鼎通科技董事長 王成海
鼎通科技王成海:
做好實業與資本的「連接器」
⊙記者 邱德坤 ○編輯 祝建華
「連接」是鼎通科技董事長王成海的人生關鍵詞之一。從1991年大學畢業開始,王成海便一頭扎進了製造業,將個人成長與製造業緊密相連。到了2003年,王成海創立了鼎通科技,當前專業從事通信和汽車連接器精密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我一直堅持做這個行業,沒有去做其他行業。」王成海表示,連接器的一個核心是製造技術,這就牽扯到一些工藝。而他和鼎通科技的管理團隊一直與製造業緊密相連,這有助於他們對連接器行業有比較透徹了解。
而今邁步再出發,王成海將以鼎通科技為媒介,連接實業與資本。王成海表示,公司將通過此次科創板上市,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研發實力推出新品。
多年蓄力連接創業心
王成海的創業念頭,始於1991年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南省第二紡織機械廠任職技術員。那時,他希望多為家裡作些貢獻,但是自身實力有限,創業只能等待時機。
當時,中國正在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於是,王成海順著這股浪潮來到南方,從1993年開始先後在東莞市洪梅電器廠、加域塑膠五金製品(深圳)有限公司工作,進行創業的原始積累。
到了2003年,王成海終於連接了多年的創業夢想。鑑於創業時機已經成熟,王成海帶領陳士鍔、虞志恩、魏連生共同出資成立了鼎通有限(鼎通科技前身,以下統稱為鼎通科技)。
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讓王成海明確了創業要由易到難。鼎通科技想做連接器,但是創業初期各方面的條件均不成熟,只好先從連接器的子項入手,即五金端子,因為五金端子的工藝相對簡單。
目前,王成海仍是鼎通科技5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招股書(註冊稿)介紹,連接器行業是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產業,核心技術人員的穩定性是保障公司業務穩定性和發展持續性的關鍵。截至2020年6月末,鼎通科技擁有研發人員79名,其中核心技術人員5名。
王成海對行業的了解,還體現在選擇東莞作為鼎通科技的創業地。王成海回憶,選擇在東莞創業是經過了幾番思量的。一些朋友提及「中國真正的精密製造在東莞」,讓他決定在東莞創業。同時,東莞長安鎮聚集了很多模具製造廠商並形成了產業鏈,這裡就有了人才優勢,有利於鼎通科技招募人才。
抓住通信與汽車連接器市場
連接器是信息傳輸轉換的關鍵節點,作為電子電路中的連接橋梁,廣泛應用於汽車、通信、醫療、航空航天、能源、消費電子等領域。
選擇從事連接器的哪些細分行業顯得尤為重要。鑑於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狀態,以及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王成海決定鼎通科技的連接器要走汽車和通信這兩個細分行業。
據全球連接器市場調研機構Bishop & Associates統計數據顯示,連接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已由2011年的489.23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641.6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45%。其中,2019年連接器前三大應用領域及其佔比,分別是汽車(佔比23.7%)、通信(佔比22.2%)、消費電子(佔比13.1%)。
「回過頭來看,我們當時的選擇是對的,通訊連接器的市場還超過了我們想像。」王成海說,通訊連接器不僅發展較快,而且全球市場主要在中國市場。Bishop & Associates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全球連接器的生產重心轉移至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接器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
鼎通科技還在加大力度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鼎通科技已與比亞迪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向比亞迪交付了汽車連接器組件產品。
在5G通信、物聯網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鼎通科技正在積極開展前瞻性研發。圍繞既有的核心技術、工藝以及設備,公司研發中心不斷開展縱向和橫向的拓展性研究,持續進行工藝、技術優化以及機械自動化創新。
搭建實業與資本的橋梁
如今的王成海,正以鼎通科技作為「連接器」,搭建實業與資本的橋梁。
招股書介紹,此次在科創板上市,鼎通科技募資投向連接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王成海稱,IPO募投項目的建成和投產,有助於擴大公司規模,為鞏固公司競爭優勢、實現業務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連接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為例,該項目的實施將令鼎通科技新增330萬件/年高速通訊連接器(相當於82158萬個通訊連接器組件)和2124萬件汽車連接器(相當於18216萬個汽車連接器組件)產能,助力公司突破產能瓶頸,提高綜合供應能力和服務能力,滿足下遊通信行業及汽車行業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在王成海看來,鼎通科技科創板上市,是他開拓實業與資本連接之路的起點。目前,王成海帶領團隊制定了未來3年發展規劃,擬進一步完善自有技術體系、擴充產能,提高產品供應和服務能力,進而抓住通信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