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徵信記錄被查詢的次數過多,會直接影響到信用卡和貸款的審批,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查詢都會產生影響,真正的決定因素是:硬查詢次數!
如果徵信報告上顯示硬查詢被查詢的次數過多,而且又沒有放款或信用卡下卡成功的記錄。那麼在銀行眼裡,你就存在「多頭借貸」的嫌疑,從而懷疑你的經濟狀況和償還能力,拒絕下卡或者貸款。
什麼是硬查詢?
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分為: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借款審批、異議查詢等。其中硬查詢為:信用卡審批、借款審批、擔保資格審查。
自己查詢徵信和銀行以貸後管理為名義的查詢雖然都不算硬查詢,但是一年內自己查詢也最好不要超過4次。而且一般信用卡申請提額之後,銀行都會以貸後管理的名義查徵信,看是否符合提額標準。
目前,銀行還沒有明確規定查詢多少次才算查詢次數過多,有些銀行嚴格有的稍微寬鬆。但是一般情況下,1個月內只要超過3次硬查詢,那就等於進了銀行的黑名單,會影響到辦卡、房貸等借款審批。
如何避免硬查詢?
1、不要在短時間內多次申請信用卡,一個月內連續申請超過3張信用卡,就會導致多家銀行以信用卡審批的名義查看徵信,不僅徵信被毀,下卡率也會變低。
2、注意網頁上的金融平臺,有些金融借貸平臺為了誘惑你申請,會給出一個可借款的額度區間。稱只要輸入簡單的身份資料就能預估出你可借的金額,等你填寫完資料,就會被平臺以借款審批的名義查看徵信,留下查詢記錄。
3、很多網貸和理財產品也是要查詢徵信的,這種查詢是一定會留下記錄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所辦理產品中的「用戶協議」,不要忽視這些「協議內容」,很多授權查看徵信的條例都寫的很隱晦,需要你仔細確認。
4、不要盲目給他人擔保,在為人擔保之前會有一個擔保資格審查,也是要查詢徵信看你的擔保能力。這不僅會留下硬查詢的記錄,擔保本身就會對貸款和下卡造成很大影響。
提醒大家,硬查詢雖然防不勝防,但是在兩年後就會消失,所以當你硬查詢次數較多的時候,建議不要忙著申請貸款。等到查詢次數減少之後在申請,不然循環往復,徵信只會越來越難看,貸款成功率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