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讓旅客平安回家

2020-12-23 參考消息

中新社陝西永壽2月8日電 題: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

中新社記者 張遠

2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除夕,陝西永壽高鐵站顯得更為冷清,即便是在春運最繁忙期間,這裡上下車的旅客也不過800人。

地處陝西省中部的永壽縣,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素有「秦隴咽喉,陝甘通衢」之稱。

但作為西平鐵路線上的一個三等小站,永壽高鐵站的全部職工只有18人,其中90後青年就有12人。2013年12月永壽車站通車後,他們來到這個小站,開始了作為鐵路人的成長與堅守。

「當時車站設備不完善,沒水沒暖氣,只能住在附近村子裡。我感覺都無法生存下去,所有人都想離開。」丁偉坦言,最重要的是不能通網絡,這對年輕人而言簡直就是「災難」。

候衛蒙在建站之初便來到這裡,由於沒辦法上網就只能玩手機,這對「熱愛」網遊的候衛蒙而言是難以忍受的。「當時覺得很苦,不過到現在也習慣了,沒有網絡可以更好地學習看書。」候衛蒙說。

「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熬不了夜,牢騷還特別多。」作為前輩的副站長高鵬舉笑言,這是他總結這批90後「新兵」剛來時的五大「特點」。但隨著時間推移,「90後」職工們都逐漸適應了。「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強。」

「今年除夕值班人員中有一多半是90後,而且還是第一次在外過年。」高鵬舉對記者說,其實這些職工家都在永壽及周邊縣區,離得很近卻不能回家。

陝西八百裡秦川民風淳樸,歷史沉澱深厚,傳統風俗和民俗文化保留至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格外重視節日的團圓。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外過年,小站生活雖然艱辛,卻並不單調。」90後客運員任洋洋對記者說,由於沒有網絡和有線電視,也看不了春晚,所以我們在除夕夜準備了唱歌、跳舞、朗誦等節目,辦一場自己的「春晚」。

近年來中國高速鐵路加速建設,永壽車站的條件也得以改善,甚至有了自己的菜園子,逐漸被打造成了「花園車站」。

在車站辦公室及宿舍內記者看到,用各種塑料瓶做成的「花盆」擺滿了窗臺,栽種著不同的植物,牆上掛著職工的書法、繪畫作品。「一是為了給年輕人找點事做,陶冶情操。二是讓職工加強業務學習,把工作幹好。」高鵬舉說。

為了充實生活,永壽車站除了加強職工業務學習外,還不時舉辦羽毛球、桌球比賽。閒暇的時候也會「組隊」去縣上的網吧玩遊戲。

「今天是除夕,但要堅守崗位在車站過年,不能回家當乖孩子了。」任洋洋告訴記者。對於這些90後「新兵」來說,春運就是堅守好每一班崗,讓旅客平安回家。(完)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春運故事:看不到春運旅客的鐵路小站
    中新網福州2月7日電 (龍敏、袁酩)位於福州市閩清縣尚坑村的浦後站,是閩江旁、大山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站。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四等「小站」。說其「小」是因為這裡遠離城市,距離福州市區近百公裡,而且全站只有6個工作人員。  6日下午,記者乘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顛簸兩小時後,再乘小船橫渡閩江,才來到這個大山深處的鐵路小站,探尋著春運中不為人知的堅守。
  • 甜蜜小站的堅守
    那時候甘強與兄弟姐妹最喜歡幹的事就是,爬到鐵路邊的山坡上等父親回家。車站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每次夕陽西下,父親的身影承載著一家人盼歸的期望,慢慢歸來,這是根植在甘強心中最深刻的記憶。帶著對鐵路的感激之情,甘強來到了這座「甜蜜小站」。甘強在渠舊的第一個工作是扳道。「就是給火車引路,不讓火車跑偏了。」回憶起扳道苦悶,甘強卻不以為然。一部電話、一雙手套、一副信號旗、一盞煤油燈,每天在不足十平米的房子堅守,這是扳道員的寂寞;寒冬、酷夏,無論颳風下與,只要接到扳道通知,就要去到現場幹起體力活,這是扳道員的忙碌。扳道苦,但甘強卻甘之如飴。
  • 網紅小站熱度漸退,連續三年春節夫妻倆仍堅守小站「六個雞」
    網紅小站熱度漸退,連續三年春節夫妻倆仍堅守小站「六個雞」 吳家強、鍾桂萍在站臺上巡查。 「夫妻檔」堅守春節崗位 「兩年沒見面,你們還好嗎?」2月2日,當記者再次來到小站六個雞時,從線路工區值班室走出來的吳家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掛在臉龐的微笑真摯熱烈。「工區離不開人,我們申請一起值班,」隨後趕到的妻子鍾桂萍含羞說道。
  • 近800人次雙節堅守成都東客站 平安護送旅客超27萬人
    在這個家國歡慶的八天假期裡,出行熱情飽滿,成都交通系統運送旅客超過7059萬人次。其中,備受關注的成都東客站,累計接待客流量達到275651人次,創下近期的出行記錄。10月10日,記者從成都交投運業部門了解到,面對井噴式的客流,東客站售票、檢票、車輛例檢、場內秩序管理、三品安檢等共計791人次工作人員始終在崗堅守,奮戰一線,幫助旅客解決、解答出行等問題,確保了今年雙節假期的旅客平安出行。
  • 60公裡線路上的20年 看小站鐵警的堅守與擔當
    上世紀90年代後期,煙白鐵路停止辦理客運業務,只保留貨物運輸,樺甸車站派出所因此不斷減編,目前僅有9名民警。  小站鐵警在責任路段上工作(央廣網發)  樺甸站派出所與吉林市相距110多公裡,民警大多居住在樺甸市當地,20
  • 「平安旅途有我們」——記堅守春運的一線工作者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平安旅途有我們」——記堅守春運的一線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葉昊鳴、樊曦  春節日益臨近,遊子歸家心切。然而,卻有這樣一群人,在春運背後忙碌著、堅守著,只為了遊子平安出行、闔家團聚。
  • 保定80後女交警陳芊睿:願為人人平安回家而堅守
    記者 孟捷 攝  長城網保定8月7日訊(記者 孟捷)「為了讓更多人能平安回家,我願意在一線堅守。」在保定公安交警支隊80後女交警陳芊睿心中,交通有序,道路不堵車,每個人都能平安回家,是她最大從業夢想。  對於一線交警而言,每天的工作就是排堵保暢、處理違章。在很多人眼中,工作簡單平凡。
  • 98後新兵「鐵腳」拉練 90公裡
    9月份入伍的「98後」新兵,首次走出部隊營區,全副武裝徒步完成了90餘公裡的野營拉練。途中他們相繼完成了警戒封控、口令傳遞、疏散偽裝等課目訓練,新兵不僅沒有喊苦喊累,反而感覺挺過癮。    清晨,大地還未甦醒,緊急集合號驟然響起,打破了警營的寧靜。熟睡中的新戰士們迅速跳出溫暖的被窩,穿衣、疊被、打包,秩序井然。隨後,全體官兵迅速在指定區域集合完畢。
  • 他們堅守在這裡 護回家的你「一路平安」
    春節腳步臨近,人們或已在返鄉途中,或是正準備出發,一場叫做「回家」的旅行在全國上演。「一路平安」,是人們對回家之路的祝願,也是另一群人堅守崗位的信念。 針對春節前出城車流高峰、交通樞紐周邊接送高峰、商圈人流量大等情況,芙蓉區交警部門早早進入備戰狀態。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六年堅守一個人帳篷小站的馬佔武
    2005年1月,20歲的馬佔武從部隊退伍,一個月後招錄到剛察縣公安局當輔警,從守護離縣城130多公裡的熱水煤礦開始,輔警一幹就是13個年頭。馬佔武堅守的「一個人的帳篷小站」,要從2009年9月說起。這麼多年來,他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怕家人擔心,我從沒告訴過他們我獨自工作在帳篷檢查站。被問急了,就說在派出所上班。」馬佔武的父親三年後才知道他一個人駐守檢查站。得知真相後的父親就說了一句讓他記一輩子的話:「那就好好幹,別給我丟臉。」因為忙於工作,疼愛他的爺爺因病去世時,他也沒能回去送最後一程。
  • 【春運故事】雙胞胎「高鐵夜行俠」默契配合送旅客平安回家
    【春運故事】雙胞胎「高鐵夜行俠」默契配合送旅客平安回家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22日 09:35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很多人形容今年春運的返程路是「高峰逢雨雪」,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選擇鐵路出行的旅客增多
  • 一個人的帳篷小站
    堅守「帳篷檢查站」以來,我截獲過失竊的牛羊、查獲過偷捕的湟魚、幫助過被困的司機,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我們的真情付出,老百姓總會記住。記得,有些路過的司機看我一個人就會問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實在沒有,他們就會把我的手機電池帶上,充好電過兩三天再捎回來;我是同事和群眾口中的「小馬站長」。
  • 回家的人順心 堅守的人安心(一線探民生·說說節前暖心事①)
    還有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他們為大家的團圓年、平安年忙碌著,大家也對他們的付出表達著尊重和認可。從今日起,本版推出「一線探民生·說說節前暖心事」系列報導,請您跟著記者的腳步,一道去看看年節下的溫情故事。——編者離家千裡,一年奔波,臨近新春佳節,農民工們或踏上返鄉路,或堅守在城市建設一線。
  • 小站教育堅守教育本質 學員「表白」小站老師
    回首2018年,小站教育不僅收穫了上萬名學員,更在每一次出分日喜見學員通過考試的興奮。在感恩節前後,小站教育收到了很多學員們的「表白」。託福考了106分的米同學在考後分享經驗時這樣說。  雅思首考7.5分的楊同學「表白」了小站雅思口語老師Tomato.Wang:「她總是能夠用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話題,使得整個口語交流過程十分自然。課堂全程她都堅持英文授課,且要求學生也要儘量用英文回答問題,這對口語的訓練是十分有幫助的。
  • 西安客運段T41次列車聯歡接陝西旅客
    站臺橫幅迎接陝西乘客回家。張雁南供圖1月19日14時許,乘坐T41次列車的旅客依次走上站臺,列車前的一條橫幅頓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喜迎三秦父老,過年帶福回家」,車窗上紅紅的窗花、「回家過年,撩咋咧!」的方言貼紙表現著家鄉的溫暖和濃濃的年味。
  • 淄博火車站90後車站值班員孫瀅:我選擇 我堅守
    她是濟南鐵路局唯一的女車站值班員,參加工作4年來除夕夜全部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春運期間,齊魯網記者來到淄博火車站運轉車間,走進這位90後車站值班員:孫瀅。一張長長的桌子,兩臺液晶屏幕,外加兩部數字智能操作臺,構成了淄博火車站車站值班員的工作環境。
  • 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英雄們,歡迎回家!
    路燈下,隊員們和當地醫護人員簡單地告別後,踏上回家的歸途。「心裡挺不舍的。在武漢的43天裡,武漢人民的熱情、善良、勇敢,深深感動、溫暖著我,讓我終生難忘。我相信,英雄的武漢人民一定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 記憶深處的小站
    "這是一個鐵路線上的小站,只有慢車才停靠兩三分鐘,快車疾馳而過,旅客們甚至連站名都來不及看清楚。"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題目叫做巜小站》。是一篇看圖學文。 我那時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在當時的巴縣曾家鄉小學教了三年,覺得沒意思,便想換個環境。於是和一個叫做蘭英的小姑娘對調,回到家鄉土主小學任教。
  • 從綠皮車到和諧號復興號 民警老孟值守深山小站25年
    小站每天迎來兩趟載客進京的列車  建於1955年的官廳火車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官廳鎮境內,是北京鐵路公安處管轄的豐沙鐵路線上的一個小站。每天的11時44分和17時26分各有一趟開往北京的載客列車會途經這裡,並在此短暫停留幾分鐘,等候旅客上車。這個時候,經常能在小站上看到孟憲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