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郊紡渭路一小區臨街9家餐館以甲醇為燃料,在二樓頂放著9個容量為700升的甲醇桶,市民擔心高溫暴曬引發事故。安監、消防等部門查看後,因餐飲行業使用新型燃料暫無行業管理辦法,如何處置陷入兩難境地。記者昨日獲悉,相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論證,物業部門也督促餐館加強消防安全。
9家餐館使用甲醇燃料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西安市灞橋區紡渭路綠水東城小區西側,一些業主們指著臨街的一排門面房說,這裡一些餐館使用甲醇做燃料,把裝甲醇的大塑料桶直接放在二樓樓頂,最近天氣這麼熱,萬一洩漏或者發生爆炸咋弄?前幾天,灞橋區安監局、公安消防大隊都來人看了,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還不見拆除?
該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徐經理給記者指著樓頂白顏色的大塑料桶說,樓上共有9個桶,涉及9家餐飲企業,每個桶的容量是700升,已經有一年時間了。最近幾天,業主們反映比較強烈,他們已經給9家餐飲企業下發了整改通知。
記者從餐館負責人籤字認可的「整改通知單」上看到,「……甲醇桶及輸送管道緊挨排煙管道,甲醇一旦洩漏容易發生火災。隨著高溫天氣到來,甲醇沸點為64.7攝氏度,甲醇桶在房頂長期暴曬很有可能達到此溫度,後果不堪設想……特通知您於3日內整改到位。」
不符合安全要求
記者從徐經理提供的一份專業人員檢查結果書面材料上看到,6月9日,灞橋區安監局邀請兩位化工專家,現場對這9家餐飲商鋪使用甲醇燃料的情況檢查後認為,甲醇作為民用燃料,在餐飲行業使用,國家無相關標準規範,對其合規性無判斷依據。9家商戶存在的問題是: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甲醇的危險有害因素不清楚;食堂無使用甲醇安全操作規程。9個甲醇儲存罐安裝在二層屋頂,無遮陽設施,甲醇儲存罐材質PVC不符合要求,罐區無防洩漏設施、無洩漏報警裝置。未看到甲醇上料裝置,輸送甲醇的管道
材質和敷設不符合安全要求。爐灶處無甲醇洩漏報警裝置,使用的爐灶、開關、閥門等是否安全,無相關證明。專家認為,9家餐飲商鋪使用甲醇不符合安全要求,建議停止使用。
記者來到一家使用甲醇作燃料的蘭州牛肉拉麵館,該店老闆說,1立方米天然氣是1.98元,一升甲醇是2.73元,按照這個價格計算,他們每個月使用甲醇需要花費近4000元,而用天然氣只要2000多元。之所以選用甲醇作燃料,是由於天然氣「碰口費」太高,9家餐飲企業平均下來,每家要投入3萬多元。假如哪天不在這裡經營了,投入的這部分費用誰來承擔?房東不可能承擔這筆錢,即使轉讓,新業主同樣也不可能承擔。
6家商戶同意用天然氣
記者從灞橋區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西安市灞橋區治汙減霾工作實施方案(2015)》的通知中看到,提高清潔燃料利用部分說,「按照西安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大力推進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甲醇燃料等新型能源替代高汙染燃料技術,逐步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徐經理拿著這份《通知》說,對於專業人員給出的結論,安監部門正在論證。目前,誰也沒有制止商戶立即停止使用甲醇的法律、法規依據,他們只能加強消防設施,為每家餐飲商戶重新配置了滅火器,又準備了滅火沙、水桶等,防患於未然。並協調了秦華天然氣公司負責人,建議商戶們接通天然氣管道,並按成本價用氣,目前已經有6家表示同意。本報記者李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