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名單,集全國之力,集優質資源,全國對口支援湖北。話音剛落,正版對口支援表就出爐了!
江蘇包的是黃石,不是之前網傳的孝感,但是依舊不妨礙「散裝江蘇」的搞笑氣質。此前江蘇人民迅速響應、13支醫療隊各自出發趕赴湖北的消息讓「散裝江蘇」的梗火遍大江南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梗是怎麼來的?
其實江蘇「散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文化分界,語言不通,沒法集體行動;第二是經濟實力均等,誰也不服誰。
我們先來說說「散裝江蘇」的文化淵源。
江蘇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代表,河流分隔眾多,古時候人口流動性極低,所以口音劃分精確到村。不同的縣說話都互相聽不懂,自然沒法集體行動。
大學的老鄉會就是最好的證明,「西北老鄉會、東北老鄉會、川渝老鄉會…」這都比較正常,但是到了江浙皖一帶就不一樣了,安徽是按片區組織的老鄉會;浙江是每個市都有自己的老鄉會;江蘇就更奇葩了,是按照市下轄的每個縣甚至精確到鎮來劃分的老鄉會。
比如,光南通的老鄉會就有7個,涉及6種方言。為什麼南通不以市為單位辦老鄉會呢?答案很簡單,辦了有啥用,又聽不懂彼此講的話。
語言都不通,這讓江蘇人怎麼「親密溝通」?所以「散裝」也是有情可原的。
我們再來說說「散裝江蘇」的強勢經濟。
江蘇是「無事散裝蘇、有事蘇大強。」江蘇的經濟真是強得有底氣。
江蘇2018年的GDP大約是9.26萬億,基本相當於一個俄羅斯。
而江蘇省內部,各市區的實力也很均衡,誰也不服誰。比如,2018年,江蘇13個市中,GDP排名第一的城市是蘇州,超出全國12個省的GDP;排名最後的是宿遷,為2750億。
但是宿遷也很委屈啊,雖然在江蘇是墊底,但是如果生在河南、安徽、湖北的話,能排到前4位。
再說到「誰都不服誰」,江蘇省會是南京,但是GDP最高,人口最多的卻是蘇州。因為蘇錫常三兄弟都是跟著上海混,大家經濟實力都強,所以誰也不服誰。
浙江就更牛了,「浙江金華,中國永康,亞洲橫店,世界義烏」,一個比一個牛。
江蘇十三市就連高考都是抱小團體,誰也不服誰,基本是:蘇錫常鎮+通泰揚+蘇北四市+南京鹽城。
因為蘇南片區蘇錫常鎮聯考不帶南京,蘇北四市聯考不帶鹽城,最後這兩城市一合計,自己玩也沒意思,你們不帶我們玩,我倆索性一起玩吧,最後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城市聯考了,自此誕生了南京鹽城模擬聯考。
所以啊,這「誰也不服誰」並不是不團結的表現,而是誰也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的「奮鬥表現」。
所以,江蘇的散裝格局基本就是抱團蘇州、抱團南京、抱團徐州,一個政治中心一個經濟中心一個戰略要塞誰也不服誰,大家各有各厲害的資本。誰都清楚南京是省會,蘇州經濟強,徐州地理位置重要,沒誰想去改變。
疫情當前,「蘇大強」多次上熱搜都是因為散裝,但是江蘇確實在疫情期間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但這是支撐熱搜的根源。
謝謝你!「蘇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