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旗艦」這四個字相信各位都不陌生,這是一加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產品理念。
而在前幾天,一加創始人劉作虎發布長微博,不提「只做旗艦」,只說「只做精品」。
新品要來了,且定位不是旗艦,是「精品」。
全新系列一加 Z
早在一加 8 系列發布之前,就有消息稱該系列會推出一款相對低配的版本,叫一加 8 Lite。
隨著新機的發布與上市,這個傳聞消失得無影無蹤,大家笑一笑就算了。
但是。
今天,這幾天,大家明白了一個事情 —— 不是爆料錯了,只是不準而已。
不屬於一加 8 系列,並不代表這款手機不存在。
有爆料博主表示,一加將於 7 月推出新機,命名為一加 Z,價格比一加 8 系列低。
張老闆再來個官宣,一加 Z 就幾乎實錘了。
到時候應該不會還叫一加8 Lite吧?
處理器價格低了,配置肯定也有所降低。
你說,會不會是天璣 1000+?
我也想。
但 GeekBench 說不是....
今天,一款型號為 OnePlus AC2003 的一加新機出現在 GeekBench 跑分平臺,很可能就是一加 Z。
數據顯示,這款手機的單核分數為 612,多核分數為 1955,與驍龍 765G 相當。
驍龍 765G 雖然被中端機型廣泛採用,但如果單論性能,在麒麟 820、天璣 820 的圍攻下,哪怕是中端也只能排在靠後位置。
如果你願意加幾百塊錢,就有天璣 1000+ 了,同時兩千元價位接下來還會出現麒麟 990 處理器。
不過,跑分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一加 Z 將提供 12GB 內存,是驍龍 765G 機型中最捨得堆料的一款。
不過,驍龍 765G 最高僅支持雙通道 UFS 2.1 和 LPDDR 4X,如無疑問就是 12GB 的 LPDDR 4X+128GB 的 UFS 2.1 啦。
攝像頭結合早前的傳聞來看,一加 Z 正面將採用少見的居中挖孔設計,四邊框很窄。
孔內是一顆 1600 萬像素的索尼 IMX471 傳感器。
背面豎排三攝,分別為 4800 萬像素主攝,1600 萬像素超廣角和 1200 萬像素長焦鏡頭。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刷新率,劉作虎曾表示一加不會再推出 60Hz 普通刷新率的手機。
所以,大概率會是一塊 90Hz 的高刷新率顯示屏。
為啥是大概率...張老闆也說只做旗艦啊。
其實,這次曝光的一加 Z 並不是一加第一款中端手機。
在手機上,一加是做過更低價位的嘗試滴。
「短命」X 系列
作為 2015 年 10 月推出的機型,一加 X 所搭載的驍龍 801 是 2014 年的主流,第一代一加手機也用這個。
用第一代一加手機的處理器,在一加 2 的時代裡和別家做競爭,是不是有種 iQOO Neo 的感覺?
而在其它的配置上,一加也進行了精準的刀法,eMMC 快閃記憶體、micro-USB 等都出現在了一加 X 身上。
不過,這一手機並沒有在當時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翻起多大的浪花。
在 2018 年的一次採訪中,劉作虎本人坦承,一加 X 算不上一款成功的手機產品。
而一加 X 的銷量最終幾何,我們無從知曉。
我們知道的是,一加 X 系列再也沒有推出過新品,一加也再也沒有推出過中端手機。
那,這一次是的一加 Z
這一次,一加準備充分
一加 X 時期,初期的一加缺少抵抗風險的能力,再加上瘋狂擴張的線下店面...
對於一家體量很小的網際網路手機廠商,一加隨後就面臨了最大的危機
2016 年,大量一加手機線下門店關閉。
但,如今時間已經走過 4 年,一加手機不管是在全球還是國內市場,知名度和市場份額都不同於以往——尤其是旗艦領域。
劉作虎也表示:「現在的一加已經有了充分的人力與技術儲備,我們有信心可以做到多元產品的協同發展」。
實際上就是錢多了好辦事嘛,再加上今年大家都各種發力,一加不發力看著也不對頭。
從今天曝光的跑分數據來看,一加 Z 肯定不是以性能見長,這與一直以來的極客風格不同。
顯然,一加 Z 想要成功,依賴現有用戶群是不行的,必須嘗試出圈吸引跟多用戶。
而一加 Z 要做的,就是吸引那些不只是看手機處理器,不只是追求驍龍 865 的人群。
所以我們期待一加 Z 會從什麼角度發力,是設計還是拍照還是手感?你覺得哪個更能吸引你?
據悉,一加 Z 將率先在海外推出,並在時機成熟後推向國內市場。
準備充分後第二次試水中端,一加這次能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