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表妹用視頻通話向我電子拜年,還不忘給膩膩發個電子紅包,很是貼心。
在聊天中,表妹向我「抱怨」,說她家裡的老人總是笑話她的寶寶,說寶寶過完年都4歲了,還在包尿褲。
我聽了之後也是蠻生氣的。其實,表妹家的寶寶是年尾生的,實際年齡才2周歲出2個月。我安慰了表妹,「老人的思想比較傳統,過去的小孩都是把屎把尿、穿開襠褲。現在不一樣了,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穿尿不溼很正常的。」當然,我也給了表妹一些建議,告訴她等天氣暖和點,也可以著手給寶寶戒尿不溼了。
表妹表示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正好,我還想問問你,該買什麼樣的小馬桶呢。」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爸爸媽媽在開始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之前,該有的裝備——小馬桶,可要提前準備好。
在給膩膩進行如廁訓練之前,我也有先準備小馬桶。不過,由於自己受到了各種「新型產品」的影響,在購買小馬桶之前,我特別糾結該選擇什麼樣的小馬桶。所以,我特地去詢問身邊的過來人,「你們都給寶寶買什麼牌子的小馬桶啊?」「買什麼樣的款式呢?」後來,有一位媽媽告訴我:「我沒去找什麼牌子,就是用那種傳統的小馬桶。」聽了她的話,我突然恍然大悟。對哦,買個馬桶而已,為什麼非要弄得那麼麻煩呢?樓下小店隨便買一個就好啦。於是,我也給膩膩用了最傳統的那種小馬桶。
那麼,是不是傳統的小馬桶就是最合適的呢?那些新型的馬桶有必要買嗎?又該怎麼選呢?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小馬桶的選擇。
01傳統的小馬桶是合適的選擇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是越來越好了,生活方式也是越來越豐富了。新型工具的發明以及原有工具的改造,使得我們日常所用的產品不管是在顏值上還是功能上,都超越傳統的舊產品。不過,儘管如此,但對於一些實用性高的傳統產品,還是很難被新的產品替代的。比如:小馬桶。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小馬桶,需要具備3個最基本的特點:安全方便、利於排便訓練、寶寶喜歡。接下來,我會將這3個最基本的特點進行逐個分析,來說明選擇傳統小馬桶的原因。
安全方便小馬桶是給寶寶獨自使用且直接接觸寶寶皮膚的,因此,小馬桶不管是在材質上還是設計上,都必須保證安全係數高。
寶寶在馬桶上拉尿尿或便便時,小屁屁是直接坐在馬桶上,皮膚是直接接觸材質的。所以,小馬桶的材質最好選擇食品級塑料(PP)製品,材質結實,沒有特殊氣味。並且,小馬桶直接接觸寶寶小屁屁的那一面必須要光滑,沒有毛刺,避免寶寶坐了不舒服或劃傷。
從設計上來看,小馬桶還必須符合一些硬性標準,保證寶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寶寶的專注力比較差,在小馬桶上排便時,可能會出現亂動的情況,再加上廁所相對溼滑些,因此,小馬桶必須足夠穩,要有防滑設計,且底部要寬大。另外,為了避免在排尿排便的過程中,寶寶的小屁屁被已排出的尿便弄髒,小馬桶還要有一定的深度(至少要超過8cm)。
以上這些,我給我家寶寶準備的傳統小馬桶都具備了。小馬桶除了要保證寶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外,還需要方便爸爸媽媽進行便後的清潔和搬動。而這一點,傳統的小馬桶也是具備的。傳統的小馬桶除了坐便器本身的設計外,沒有過多的設計,非常小巧。不僅方便爸爸媽媽的清潔和搬動,放在廁所裡也不佔地方。
利於排便訓練準備小馬桶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不過,現在市面上很多功能花哨的小馬桶,卻在幹擾如廁訓練的進行。
有一次,我帶膩膩去逛超市,來到一家母嬰店。膩膩看見地面上擺放著各種小動物形狀的馬桶,說到:「小雞、小馬、小狗……」還邊指著那個放著音樂的小馬馬桶,邊看著我,暗示我要同意讓她騎馬。我蹲下對她說:「這個是小馬桶,是用來拉便便的,不是玩具。」膩膩卻倔強地和我強調:「不對,不對,小馬好玩,我想玩。」
像市面上這種功能花哨的小馬桶,雖然能夠極大地引起寶寶對馬桶的興趣,但卻會讓寶寶將馬桶錯認為是玩具。寶寶會為了好玩去坐馬桶,而不是因為有排尿排便的需求才去。這樣一來,反而不利於排便訓練。
傳統的小馬桶,雖然設計簡單,沒有花哨的功能,但反而能讓寶寶專心做好排尿或排便這一件事。再者,傳統的小馬桶比較矮,馬桶面也不會很寬,寶寶只要直接坐下,不需要去反覆挪動小屁屁調整位置,就能穩穩的坐好了。
這樣一個「一坐就穩」的小細節,在我看來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寶寶容易「廢寢忘尿」,容易出現等到急得不行的時候才會告訴爸爸媽媽想尿了,或是需要靠爸爸媽媽去發現寶寶想尿尿的行為信號的情況。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需要趕緊把寶寶抱到小馬桶旁,脫下褲子和內褲,讓寶寶迅速坐下排尿。如果是需要反覆挪動小屁屁調整位置才能坐好的小馬桶,就容易使寶寶出現把尿尿尿出內膽容器的情況。
寶寶喜歡小馬桶是給寶寶使用的工具,讓寶寶喜歡小馬桶,願意使用小馬桶也是非常關鍵的。那麼,該選擇什麼樣的小馬桶才會讓寶寶喜歡呢?如果選擇顏值高的小馬桶,寶寶確實會喜歡,但又怕寶寶會把小馬桶當成玩具。如果選擇傳統的小馬桶,「長相」平平又怕寶寶不喜歡。其實,爸爸媽媽在購買小馬桶時,不妨帶上寶寶一起去挑選,或拿圖片給寶寶看,讓寶寶自己選擇。當然,讓寶寶喜歡小馬桶,願意坐在上面排尿排便,更取決於爸爸媽媽日常的引導。
膩膩是從一開始就很「不屑」我準備的那個傳統的小馬桶,因為那是我和膩爸經過小店順便買下的。在整個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她幾乎沒坐上去一次。那怎麼辦呢?膩膩喜歡學我一樣蹲著,所以我就讓她也蹲在廁所的地板上,不管是排尿還是排便,反正有清洗乾淨。再到後來,膩膩開始想要蹲在蹲便器上排尿排便,那我就扶著讓她蹲。直到膩膩基本能夠自主如廁時,突然有一次,她和我提出:「媽媽,我要坐小馬桶。」
對於第3個基本特點——寶寶喜歡小馬桶,這點存在更多的個人主觀意願,需要由寶寶自己來決定。而前面2個基本特點——安全方便、利於排便訓練,是傳統的小馬桶所具備的。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在選擇小馬桶時,讓寶寶也參與進來。如果你家寶寶喜歡傳統的小馬桶,那就可以選擇傳統的小馬桶。
02不要選擇「玩具小馬桶」
當然,寶寶可能會不喜歡傳統的小馬桶。市面上那些新型的小馬桶款式多種多樣,卡通形狀的、帶音樂的、帶閃光的、能衝水的、帶衛生紙盒的、帶墊圈的……如果你家寶寶更喜歡新型的小馬桶,只要這款小馬桶同時具備了以上3個基本特點,也可以選擇。在這裡,我要強調下那些不建議選擇的馬桶。
在前面,我已經提到了有些小馬桶容易被寶寶錯認為是玩具,如:帶有音樂功能的、閃光功能的…這類小馬桶,都應該避免選購。
另外,對於已經開始使用的小馬桶,只要爸爸媽媽發現寶寶不管想不想排尿或排便,都會為了好玩而去坐在馬桶上,甚至已經出現頻繁坐在小馬桶上的情況,都應該引起注意,及時更換小馬桶。
03
新型的小馬桶款式獨特、顏值高,有小動物型的、有沙髮型的、有交通工具型的、有家用馬桶型的……這些小馬桶在設計上除了有坐便器本身外,還會增加一些材料用來製作出造型。因此,這類小馬桶相對於傳統的小馬桶來說,體積更大一些,重量也更重一些。
在選擇新型的小馬桶時,爸爸媽媽要選擇內膽容器可以分離的小馬桶,這樣方便小馬桶的清潔。另外,爸爸媽媽還要考慮到家裡廁所的空間,選擇一款體積合適,能放進廁所又不太佔地的小馬桶。
爸爸媽媽也可以選擇一些有靠背和扶手,有帶墊圈的小馬桶,這樣,寶寶坐上去也會比較舒服,也方便寶寶站起來。說到墊圈,我還想到了那種放在成人馬桶上的小馬桶圈。對於寶寶來說,成人馬桶相對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容易讓寶寶產生恐懼感,所以不建議寶寶使用。
此外,有些細心的媽媽還考慮到男寶寶是否需要準備小便器的問題。其實,對於如廁訓練初期的寶寶,還無法正確判斷和表達出自己是要排尿還是排便,因此,男寶寶暫時還不需要準備小便器,只需要和女寶寶一樣準備小馬桶就可以了。
看完了這些,相信爸爸媽媽都知道該怎麼給寶寶選擇小馬桶了吧。下面,來做下簡單的總結。
1.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小馬桶,需要具備3個最基本的特點:安全方便、利於排便訓練、寶寶喜歡。
2.傳統的小馬桶具備安全方便、利於排便訓練2個特點,如果寶寶也喜歡,爸爸媽媽可以選擇購買。
3.選擇新型的小馬桶時,不建議選擇「玩具小馬桶」。
4.選擇內膽容器可分離,有靠背和扶手,有帶墊圈的新型小馬桶。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期間,不需要使用小馬桶圈和小便器(男寶寶)。
我是@膩膩媽,堅持更新育兒知識。想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知識,請關注我。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向拍攝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