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讀過《賣油翁》的故事,它向人們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在股市中,所謂的「高手」和「散戶」到底有什麼區別?也許《賣油翁》的故事能給我們一點啟發。高手與散戶的區別在哪裡,我自己分析認為從宏觀上講:一流高手用境界,二流高手用方向,三流高手用技術,普通散戶用迷糊。最高境界的人在講心境如何,什麼也不看,只用感覺就能炒好股賺錢。我說一流高手是走過了迷糊階段,穿越了技術,變化後達到了一種心境。用方向的人說方向無敵,看明白了方向你就能賺錢,用技術的人說,你什麼也不信,踏踏實實的學好技術,你就能賺錢,許多散戶沒有自己的方法,沒有自己的主張,聽這個也好,那個也好,最後不只那個好,什麼都用,什麼都用不好,只有迷糊虧損。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建議滿倉操控。
投資管理的核心在於承認無法確知的未來並採用適當的方法來應對,比如像股市調整的底部,投資者是無法確知的,但可以通過倉位調整來應對,估值低於合理水平增加倉位,估值明顯超過合理水平則減少倉位。另一方面,投資者還要加強對個的股選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裡,否則研判不準的話,可能會受到重創。
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的根本所在。
(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鐘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即成交價在離場掛單價的累計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即成交價在進場掛單價的累計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鐘)。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分時線是股價運行過程中最基本的價格變化單位,若不對分時線的走勢做研究,只看日K線在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分析的偏差。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兩根日K陽線,漲幅一樣,成交量也一樣。一個是盤中股價逐漸上攻形成的,另一根陽線是尾盤突然拉升形成的,此時就不能用同一個方法去做研判。也就是說分時圖分析十分有必要。
一. 分時判斷的關鍵點:
1、分時的判斷一定要以日K線為核心根基,在日K線發出進場或離場信號後,再去以分時決策買賣點和選個股。
千萬不要無視日K線,用分時就決定了買賣點,這是極端錯誤的。同樣的分時形態,在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短線方向中,判斷效果和方向的選擇是完全不同的,個股的買賣也是一樣,同樣的分時形態,大盤上升形態中該買,下降形態中就該賣了。
2、先以周K線判斷中期方向的升降,再以大盤日K線決策是否處於短線出擊的買賣點,再以大盤是否處於買賣點決策個股是否操控,然後在根據個股日K線同時結合分時,決策個股的買賣。注意:日K線和分時是同時參考評估的。 總結一下就是:看長做短,大盤決定個股,個股靠日K線和分時組合判斷。
早盤低開震倉買進法
雙重探底買進
急跌急漲尖刀底買進
一、指數分時:
1、指數上漲,黃上白下,小盤股漲得比大盤股強;黃下白上,大盤股漲得比小盤股厲害。
2、指數下跌,黃上白下,大盤股跌得比小盤股厲害;黃下白上,說明小盤股跌得比較厲害。
二、個股分時:這個比較簡單,表示的是5分鐘的均值。根5日均線一個道理。表示的是一個變化。黃白靠得近說明股價變化不大。兩者分離表示股價變化較快,較大。
分時圖相關參數指標就是我們每天用於觀察大盤變化的主要指標,幾乎所有的在線指導都是圍繞該圖進行的。分時線一定要配合紅綠柱指標、量能指標和買賣盤指標一起分析。
開盤後走低,反彈越過開盤價位
分時擇股原則
1、當大盤止跌企穩時,要對初擇個股進行選擇能夠在形態上成功構築小型底部形態的個股。個股的企穩時間要明顯長於大盤的企穩時間,而且在探底成功後,個股的走勢要有一定的獨立性;
2、當大盤還在延續著下跌走向時,投資者應該開始積極擇股,為將來大盤企穩時能及時參與炒作打下基矗這時要重點選擇股價曾經大幅下跌,而現在又能領先於大盤止跌企穩的個股,將它們列為關注對象;
3、對複選後的股票再進一步選擇其中那些底部的成交量能溫和放大的個股;
4、確認。等待大盤已經確認止跌企穩並有轉強跡象時,對於經過多重嚴格篩選的股票中,如果有個股能夠出現放量的強勢拉升行情,可以確認為短線進場信號,要及時跟進進場。
·對分時線進行研究有什麼意義?
股票的收益來源於三個部分:企業的每年分紅;背後企業利潤的增長;賺取股價估值的收益。
要解釋股票的收益為什麼高,就要從股票收益的來源入手分析。因為上文是根據長期指數進行統計的,因此「賺取股價估值的收益」這一項就不用考慮了。先看企業的分紅,一般來講,企業每年產生的利潤(如果有)是要拿出一部分分給股東的,而不會全部拿來進行擴大生產或者其他資產收購等,因為一是沒有足夠多的這樣的機會,二是股東們也需要現金流來源做其他的事情;這樣利潤會只有一部分留存在公司繼續進行擴大業務規模,或者開展其他業務,留存的利潤會使得公司的利潤逐年增加,一般公司淨資產收益率會在9%-15%之間,留存的利潤也會創造相當的收益。由於開辦企業風險的存在,如果一個行業淨資產收益率普遍較低,則通常不會再有新的企業介入這個行業,甚者還有退出者,直到收益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綜上,由於股票代表企業的一部分權益,因此長期來看,股票的收益就是企業的收益,而企業收益往往高過無風險債券類資產的收益,再加上企業留存利潤的再投資,因此,股票的收益通常較高。事實上,股票也是一種特殊的債券。
歡迎到評論區暢談!我會在評論區,給你驚喜!
有問題,發消息,每日在線解答疑惑,讓我們一起探討股市!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橘子談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