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每年的11-12月是賞銀杏的最佳時節,如果說這幾天的眉山還有什麼令人心動的美景,分布廣泛的銀杏一定是其中之一。
東坡區·三蘇祠
大片大片的金黃掛滿樹梢,鋪滿地面,看看那兩株歷經千年的古銀杏樹,感受歲月在這裡沉澱,歷史在這裡凝結。
千年兄弟銀杏
尋尋覓覓,中國最有文化、最有情義的銀杏,在哪裡呢?
且看三蘇祠千年兄弟銀杏樹!————
一場一遇千年的「銀杏雨」、「兄弟情」!
走到人生盡頭的蘇軾最遺憾的不是一身抱負未展宏圖,而是沒能見上弟弟最後一面:「惟吾子由,自再貶及歸,不及一見而訣,此痛難堪。」
蘇軾去世後,一天,蘇轍整理哥哥的文稿,看到《歸去來兮》,忍不住淚流滿面:歸去來兮,世無斯人,誰與遊?哥哥走了,世上再無知音和依靠,只剩他一人在世間躊躇。
「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兄弟二人最後一次離開家鄉後,再沒有回來,家鄉人感懷兩人兄弟深情,在他們生活的老宅種了兩棵銀杏樹。如今,已經近千年。千年銀杏一樹秋,今年的銀杏黃了,銀杏雨也如約而至,寒冬時節,想邀你平分蘇祠秋色。
三蘇祠的銀杏是我們眉山的一大象徵,飄落的銀杏葉更為地面鋪上金色地毯,置身其中,頗有幾分「人在畫中遊」的意境。
彭山區·鳳鳴公園
在彭山區鳳鳴公園,有一群人,依舊用最傳統的方式感受著小城給予的浪漫。
鳳鳴公園的銀杏,用特有的金黃色渲染,在年復一年中,不斷在每個人的記憶裡刻畫小城的顏色。
一片葉凋落,仿佛是冬的吟唱;兩片葉飄零,透露著詩意與情調;三片葉墜地,留下時光的印記。
不經意的一陣微風吹過,落得一地金黃,與樹下漫步拍照的遊客構成了一幅別有韻味的美景圖。
仁壽縣·華嚴寺
在飛泉山上的華嚴寺內,幾株老杏,迎來了一片金黃。一片片葉子紛紛落下,遠遠望去,猶如一群群蝴蝶停駐憩息,又如在地上鋪上了一塊金黃色的地毯。
寺內禪意深深,秋意濃濃。大雄寶殿前的小院兩旁植著一排排銀杏,纏不住一縷秋風,樹上那鑲滿金邊的略微帶綠色的銀杏葉即將變成絢爛的金黃,整個院子被這片金黃包裹。
丹稜縣·九龍廣場
說起丹稜秋冬的景致,金黃的銀杏無疑是最吸引人的。它獨守一方靜謐,堅守一份恬淡,更能堅持一份簡單,丹稜銀杏,就是如此。
暖陽之下,冬風輕拂,那歷經億萬年不變的小扇子,或在枝頭招搖,或與泥土相擁。一片片,一樹樹,一叢叢,從南至北,塗遍鬧市,染盡城池。
不同於其他秋色葉植物的奼紫嫣紅,銀杏只用一種金黃,便把蕭瑟秋冬渲染到極致。
丹稜的銀杏就像這座城市一樣自由,從近郊到內城,到處都有銀杏的蹤影,它們可能不那麼高大,也沒有那麼多故事,只是零零散散的長在校園內、街道邊或人家屋旁,默默的點綴著大街小巷。
「丹稜味兒」的銀杏,透著幾分雅致情調和煙火氣。
銀杏,讓眉山的冬天變得熱烈又爛漫,抓住銀杏季的尾巴,帶上相機,收拾好心情,沿著小編的這份攻略打卡眉山各地的銀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