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一些人都只知道幾代i3/幾代i5/幾代i7,對於其他信息知之甚少,相信不少人身邊都有一些「硬體白痴」,玩起軟體的東西信手拈來,可是一問他CPU型號是啥,總是只會說i5。那這CPU型號後面的的數字和字母到底指的是什麼,CPU型號又是如何命名的呢?
由於現在我們使用的電腦處理器更多的是英特爾的處理器,雖說不少人喊著「AMDyes」,但在買的時候還是乖乖的購買了因特爾的處理器,今天暫時先介紹一下因特爾的處理器。
Intel處理器有多個品牌,Core酷睿、Pentium奔騰、Celeron賽揚、Xeon至強、Atom凌動等,其中至強是針對伺服器推出的,不過這些品牌中的處理器,即使是至強,也有很多型號用在個人電腦上。我們日常更多使用的是酷睿系列的處理器。
酷睿處理器的i3/i5/i7/i9隻是CPU的等級,從低端到高端,同時CPU的核心數、線程數以及是否支持HT超線程都是沒有規律的,此外例如至強處理器的E3/E5/E7也是一樣,只是等級。
CPU等級後面(i3/i5/i7/i9)會跟著4個數字,有些是4個數字帶1或2個字母。
四個數字的第一個表示CPU代數,隨著十代酷睿處理器的發布,前面兩個數字代表了代數,比如i7-8700,就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i7-10750H,就是十代酷睿處理器。
第二個數字代表處理器等級排序,同等級下數字越高,級別越高,性能也就越好。比如同樣是i5級別,i5-8600的性能就比i5-8500更強。
第三個數字可以理解是對應的核心顯卡的型號。但是這個不能完全是這麼看,因為當去intel官網對編號的解答,也沒有說一定是和顯卡有關係,只是說有數字可以往核心顯卡方面想。
第四位數字對應的是標準電壓,「0」在標準電壓中代表47W,而在低電壓中是代表15W;「2」則代表37W,「8」在低電壓處理器中代表28W,和第三位數字一樣,不能就這麼說是電壓,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具體還是要看裡面的參數。
總的來說關於型號的數字,後面兩位不能完全決定性能,主要看前兩位數字,可以理解為同一代處理器數字越高處理器越好。
最後講解最後代表的意思。在這裡需要分開為筆記本上的和桌上型電腦上的
筆記本處理器部分
後綴+ M代表標準電壓處理器;
後綴+ U代表低電壓處理器;
後綴+ H高電壓且不可拆卸處理器;
後綴+ X代表高性能處理器;
後綴+ Q代表4核心至高性能處理器;
後綴+ Y代表超低電壓處理器。
由於筆記本的處理器大部分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廠商早已經為不同定位的筆記本選好了處理器與顯卡,我們就不用在這上面費心去選了。
臺式機處理器部分
後綴+X至高性能處理器;
後綴+E代表嵌入式工程級處理器;
後綴+S代表低電壓處理器;至於現在的i9 9900KS中的「S「是」Special Edition」的首字母,意為特別版
後綴+K代表不鎖倍頻處理器;這種處理器深受遊戲玩家或者設計愛好者青睞。
後綴+T代表超低電壓處理器;主要辦公為主,不做設計,不玩大型遊戲,一般公司單位用的電腦會用這樣類型的處理器。
後綴+F代表無內置核心顯卡,相應的價格也會更便宜。
不帶任何字母的他就屬於標準版的處理器在頻率,性能,功耗上面都是比較適中的,適合大部分的用戶選擇。
好了現在先簡單羅列這些,當然不止上面說的,歡迎大家補充。下次我們再分享一下AMD的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