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倍券!不好用、不刺激、最計較
為刺激消費振興經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振興券」終於推出,每人用1000元(新臺幣,下同)現金換3000元券,改稱「振興三倍券」。紙本從7月1日起預購;信用卡、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從7月1日起綁定,都從7月15日起領取消費。
-
蔡英文「三倍券」的亂象及其可能的經濟效益
在臺灣民眾飽嘗排隊買口罩與防疫酒精之苦將近半年後,蔡當局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民眾還是要排隊登記、領取,好不容易領到手,又要花時間了解商家的各種用券「創新」;而各部會各有做法,要求民眾上網、加Line、下載應用軟體,甚至還要提供納稅資料,搞得民眾煩不勝煩,累積滿腔怒火。
-
振興三倍券來了
為了振興疫情重創下的臺灣經濟,臺灣行政院策劃並實施了振興三倍券。
-
三倍券 太難搞
蔡英文21日到新竹市花三倍券,買了美式拼盤、泰式料理等。(陳育賢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三倍券正式上路一周,問題陸續浮現,最令商家頭痛的是市面上可能已經有假券流通,而且因為當初的防偽設計不統一,讓業者莫衷一是,非常擔心拿到偽券會造成權益受損。
-
「三倍券」變「三倍倦」!羅智強狠酸:領券不如辦張民進黨證
民進黨當局推出「紙本振興三倍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推出的「紙本振興三倍券」今日可開始領取,民眾到郵局支付1000元新臺幣即可換取3000元新臺幣的三倍券,但有人擔憂,此次
-
臺灣振興三倍券上路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為了振興島內經濟,刺激實體消費,臺灣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圖為臺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手持東興紙品「 振興三倍券」分為紙質券和電子券兩種,使用期限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為止。
-
「三倍券」變「三倍倦」!氣炸臺灣民眾 痛罵「領乞丐錢」
綜合港臺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紙本「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全臺重現「口罩實名制」領取時大排長龍的場景,只不過背景從藥店換到了郵局。對此,藍營指責,首日就可看出「三倍券」四大亂象,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有臺灣民眾不堪排隊還未領到之苦,稱「領乞丐錢,有夠誇張!」
-
經濟振興遙遙無期 「三倍券」還來添亂
島內「三倍券」自7月開始預購至今,因其使用不便、換算方式複雜等引發民眾、商家的不滿,甚至連負責發放「三倍券」的郵局和超商都叫苦連天。「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
-
三倍券上路 臺經濟部門建議分散領避尖峰!
三倍券今正式發放使用,臺灣中華郵政表示首周是領券高峰,超商則估計前3天人流較多。圖為郵局日前舉行銷售演練。第1梯次預訂紙本三倍券的民眾,開放7月15日至31日上午9點至晚上10點到超商、超市、藥妝店領券。第二波7月8日至12日預購民眾,則於7月22日至31日領取。一位最近接受公司三倍券教育訓練的北市超商工讀店員說,主管要求領券要看「雙證件」,但網絡倡導只要看健保卡就好,或讓客人去機臺輸入簡訊序號即可,她自己也還搞不太清楚,擔心領取日狀況多。
-
「振興三倍券」非常成功?陳揮文吐最大遺憾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要來刺激實體店面消費,然而預購人數也已經突破千萬,「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也表示,三倍券「好領」、「好刺激」已經成功!
-
三倍券振興經濟恐事倍功半
臺行政機構花了三個多月規劃的振興券措施,第一階段要民眾先繳錢換取消費券的使用資格,從7月1日起開放民眾到郵局、上官網或到四大超商繳費預定紙本券,或是進行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等數位綁定作業。 這項措施開始執行後的結果,根據臺經濟部門中小企業處統計,振興三倍券的紙本券預購(第二輪),至12日下午4時的紙本預定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數位綁定人數則為157萬人,包括信用卡106萬人、電子票證20萬人、行動支付31萬人。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揭四大亂象要求蘇貞昌說明
(黃福其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開放預購領取及郵局臨櫃購買,全臺各地郵局重現民眾大排長龍場景。國民黨15日指出,三倍券正式領取上路首日亂象頻傳,國民黨揭露四大亂象,批評實時存量地圖「形同虛設」,要求「唯唐鳳是問」的蘇貞昌對外說明,並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
-
臺灣振興三倍券怎麼領、怎麼用?懶人包出爐!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行政院」日前公布振興三倍券實施內容,自7月15日開始,民眾可依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紙本、行動支付、電子票證或信用卡,到全島店家使用振興三倍券。針對弱勢族群,當局直接匯1000元新臺幣到中低收入戶者的帳戶,用來買三倍券。
-
領紙樣三倍券很笨?網神分析優勢:信用卡會哭爆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昨天開跑,許多民眾搶著綁定信用卡,獲得好康優惠,但有網友好奇詢問,電子三倍券的優惠眾多,這樣去領現金券的人都很笨?引發熱議,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刷卡,且到時後若商家使用紙本券的優惠,恐怕會讓綁信用卡的人哭爆 據報導,PTT上有網友發文表示,臺灣當局給很多電子三倍券的方式,有信用卡、行動支付、電子支付以及電子票證,甚至搭配很多combo回饋,而老人、小孩沒信用卡,至少還可以用電子票證,如此一來,那些排隊預購實體振興三倍券的都是什麼人?
-
三倍券很詭異?臺名嘴痛批民進黨:圖利到吃相難看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宣稱300億(新臺幣,下同)「三倍券」可創造一千億,要達到好刺激、最溫暖。(中時資料照 張鎧乙攝)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近日宣布推出「振興三倍券」刺激消費,每人支付1000元換3000元三倍券,從7月1日起預購紙本券或綁定數位券消費方式,藉此刺激經濟。政策曝光後,外界出現正反聲浪,對此,島內名嘴黃智賢5日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痛批,「三倍券是一個詭異的東西」,並質疑民進黨當局從中圖利4大支付平臺。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提3大爭議:要民眾當聰明領券人?
振興三倍券今起開放預購,國民黨召開「715領券沒分流,又要人民當聰明領券人?」記者會,列舉領券恐排隊耗時、郵局員工限時發券壓力大、徵召受刑人及公營企業員工分裝惹民怨等3大爭議,尤其使用方式複雜、適用標準矛盾,問題重重。
-
「振興三倍券」上路「數位券」被打趴湧現跳船潮
振興三倍券上路,要領紙本券的民眾人數輾壓綁數字券的,隨著紙本券優惠持續加碼,數字券幾乎只能守著「基本盤」的300元(新臺幣,下同),有的甚至還沒有,跳船潮從原本粗估約1成,可能拉高到3成,領數字券的你不妨評估看看,要不要跟進跳船?
-
三倍券(一周熱詞)
三倍券,是民進黨當局為了紓困經濟、刺激消費推出的代金券。顧名思義,即臺灣民眾支付1000元(新臺幣,下同)現金,可以換3000元的代金券。商家收到三倍券後,可以兌換現金。
-
不倫不類的「振興三倍券」
圖源:Facebook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2日得意洋洋地召開「三倍券」記者會,自吹自擂「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叫人啼笑皆非。振興券7月15日才會上路,許多商家、攤商早已撐不下去,等7月中再倒一片,三倍券恐怕沒那麼好用!
-
臺灣「口罩實名制2.0」拍板:網絡預購、超商取貨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9日)中午召集跨「部會」會議,決定「口罩實名制2.0」將採網絡預購、超商取貨模式,今天將展開系統壓力測試,正式實施時間將待測試結果出爐後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