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考生的一封信
陝西師範大學校長 房喻
親愛的考生同學們:
大家好!再過幾天你們將進入2007年高考的神聖殿堂,接受祖國的挑選,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預祝你們充分發揮、金榜題名、心想事成!陝西師範大學敞開大門歡迎你的到來!
始建於1944年的陝西師範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西安,這裡曾是周秦漢唐13個王朝建都的地方,校內有比北京天壇早1000年的隋唐皇帝祭天的「圜丘」遺址,校園佔地面積2700多畝,雁塔校區鍾靈毓秀,綠樹成蔭,長安校區氣勢恢宏,書香襲人,在陝西高校,「美在師大」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置身這樣的校園,既是青春生活的一段幸運經歷,也是對自己成長和發展環境的一種理智選擇,更意味著對國家和人民承擔了一份特殊的責任。
建校60多年來,我校始終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齊全、培養層次完備、教師教育特色突出的「優秀教師的搖籃」,先後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多人,他們奉獻在祖國大江南北的各條戰線,已經成為各自工作崗位上的骨幹,為國家建設特別是西部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
我校今年計劃招收4000名本科新生,其中免費師範生2600人。
這裡我想著重與同學們說說師範生免費教育問題。溫總理在今年3月召開的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這是負責任政府和親民總理為了祖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做出的理性選擇和鄭重承諾。這是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一件大事,是一項造福基礎教育、功被千秋的好事,作為地處西北的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把這件好事辦好,陝西師範大學責無旁貸。且不說免繳四年大學的全部費用對家庭經濟不寬餘的同學雪中送炭的意義,僅僅將來畢業時保證充分就業、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就值得你理智選擇。按照國務院批准的師範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籤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到城市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國家鼓勵免費師範畢業生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也許許多考生和家長既想享受免費待遇,又對十年服務期和農村兩年有畏難情緒。說實在的,在可以預期的未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將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至少目前還沒有其他任何一種專業能夠像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專業在入學時已經向學生做出就業承諾和制度安排。對十年服務期的擔憂也是杞人之憂,有資料表明,中國人職業變動的比例遠遠低於西方,一生從事一種自己熱愛的職業的從業人員佔就業人群的絕大多數。
農村的中小學就真的讓人卻步?這裡我想講講身邊幾位老師的真實例子和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其中所蘊涵的人才成長的道理相比不言自明——我校原校長、數學家王國俊教授,1958年從西安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前身)畢業時被分配到農村中學任教,他先後在陝西省漢中縣和長安縣的中學工作21年,在此期間,他既是在三尺講臺上倍受尊敬的名師,又是學校所在地文化教育活動的義務教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持開展教學研究和基礎數學理論問題的科學探索,在基礎教育的平凡崗位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1979年重返母校,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管理領域都取得引人矚目的成績,成為國際拓撲學界受人敬重的著名專家;以創立「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60多個基地推廣而著稱的張熊飛教授,1960年從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服從國家需要被分配到陝西省扶風縣的農村中學任教,即使在當時教學條件很差的環境下,他沒有放棄教師的操守和志向,克服多方面難以想像的困難,結合中學教學實際開展教學改革和教育理論研究,終於在中學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創新方面獨闢新徑,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探索之路。在中學任教27年後,1987年調回陝西師範大學,成為我校服務和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我自己在進入陝西師範大學學習前,也在農村教過三年中小學,現在回想起當時在破舊的教室裡面對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教書育人的情景,短短三年的從教經歷對我此後的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都發生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影響,我非常珍惜這樣的經歷和記憶,每每想到這些,心裡充滿辦好人民滿意的師範大學、培養更多優秀教師、振興農村基礎教育、全面提高人民文化素質的崇高的使命感。其實,據不完全統計,陝西省中學校長和特級教師中,具有陝西師範大學教育背景者超過60%。已往的六屆全國優秀中學教師「十傑」中,我校畢業生安振平、趙文忠佔據兩席。從這個意義上講「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決不是空洞的口號。國家將賦未來教育之大任於你們,在條件相對艱苦的農村了解國情、砥礪意志、打好基礎,對於成就一個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無疑是一種難得的機會。何況,中央政府和各省級政府已經做出決定,今後城鎮新入職教師和新錄用公務員都要到農村中小學和鄉鎮基層部門鍛鍊兩年,根本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國家用免繳學費贖買大學生的青春」。青春是什麼?青春不是安逸、不是享受、更不是怯懦!它是一種中流擊水的激情,一種挑戰未來的豪邁,一種敢為人先的勇氣,「青春作伴好還鄉」,人生何處不風流?
國家需要,師大責任,青年使命。基礎教育第一線需要有大批有志向、有能力、善育人的優秀教師,祖國的未來期待一大批優秀青年投身教育、終身從教。愛國志士林則徐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三秦故地上成長起來的「關學」大師張載也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古代文人尚有這樣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相信崇尚「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的當代青年,在個人價值與國家利益的坐標系,一定會做出無愧於青春、無愧於未來的選擇。作為一所負責任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一定能造就更多敬業樂教、堪當大任的新一代優秀教育工作者。
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是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發展的良好機遇。作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的非師範專業同樣具有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師範專業獲得國家政策有力支持的同時,我們也將對非師範專業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付諸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非師範專業教學、人才培養和就業基地建設都將得到切實加強,這些專業學生爭取勤工助學崗位、獲得獎助學金、考研和到更能實現個人價值的崗位就業的機會將顯著增加。可以負責任地說,對於報考我校非師範專業的考生,陝西師範大學同樣是你們放飛理想的天空、成長棟梁的沃土。
陝西師範大學是你們成就人生理想和價值的地方,陝西師範大學的光榮與夢想我們共同承當!
教師的搖籃——陝西師範大學
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優秀教師的搖籃」。
校史及概況 學校創建於1944年,前身是陝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1960年定名為陝西師範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建校60多年來,在幾代師大人努力下,學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師範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餘人,形成「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校風。學校目前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招生。現任黨委書記江秀樂教授,校長房喻教授。
校園環境 學校佔地2700餘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2001年西部大學城首家入駐學生,目前已成為學校的主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歷經六十年發展,主要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兩校區功能定位明確,布局合理,建築風格和校園環境各具特色。
專業及學科 學校現設有18個院(系),兩個基礎教學部和少數民族預科部,62個本科專業;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7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7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另有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6個,各類研究中心(所)60個。學校設有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教師幹部培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等辦學機構,此外,還設有教育部西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西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西北綜合圖書資料中心和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以及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古都學會等幾十個學術團體和學術機構。
人才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848人,其中專任教師1399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98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導師19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67%以上。有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0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國家級優秀人才工程入選者15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勵及資助計劃和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等省部級人才工程入選者15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近年來,學校積極調整用人政策,聘請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其中院士10餘人。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14559人、研究生4522人,教育碩士及在職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學生797人,外國留學生600餘人。
教學及人才培養 長期以來,學校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三級三類」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2000年以來共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32項,有12部教材入選「國家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或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獎,2部教材入選教育部推薦使用的研究生教學用書,3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18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12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從2006級本科生開始推行「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2+2」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積極探索教師教育「4+2」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在2006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異成績。
科學研究 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一定優勢。「十五」以來,人文社會科學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和省部級以上成果獲獎數歷年均居陝西高校之首;自然科學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獲獎成果以及發表SCI論文等項指標在全國高校排名穩步攀升,在師範院校名列前茅。
校園文化 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多年來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弘揚「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在課堂教學以外,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形成了大學生藝術節、科技文化節、綜合素質大賽、英語角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學生馬列讀書社先後得到三任省委書記的親自指導。學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校團委2004年被團中央授予「紅旗團委」光榮稱號,學校連續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學校畢業生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踏實敬業,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90%以上,位居全國師範院校前列。
教育資源 學校擁有設施先進、功能齊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兩校區圖書館面積達5.9萬平方米,共有藏書252萬冊。學校重視網絡數字校園建設,網絡接入條件優越,能滿足師生教學、研究和生活需要。學校還設有歷史文化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和全國唯一的婦女文化博物館。學校編輯出版《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社會科學評論》、《中國藝術教育》等學術刊物,其中《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於2003年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成為國家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11種高校社科學報之一。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等國家的60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
後勤服務 學校是全國最早實行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高校之一,並積極探索出了一條被譽為「陝西師範大學模式」的後勤改革之路,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面向新世紀,陝西師範大學以西部大開發和教育大發展為契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正朝著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努力奮鬥。
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招生政策解讀
「美在師大」 青春無悔的選擇
——選擇陝西師範大學的理由
「美在師大」,是西安高校一個耳熟能詳的說法。其中的內涵當然是豐富的——不僅僅大樹參天、芳草如茵、環境宜人,而且名師薈萃、教風優良、師愛拳拳,還有後勤保障聞名全國、家庭般的生活服務讓人羨慕,更有多姿多彩、獨具特色、學生喜聞樂見的品牌校園文化……。大學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青春年華,大學是體味青春韻致和步入社會生活的驛站,大學是陶冶生命價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化熔爐,在這裡演繹你風華正茂的青春故事,是你無悔的選擇,在這裡度過你如詩如歌的花樣年華,讓給自己的未來擁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志存高遠 向高水平大學邁進
——陝西師範大學非師範專業獲得健康發展
為適應和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陝西師範大學從本校教育資源實際出發,在辦好傳統師範專業的基礎上,創辦了一批特色鮮明、師資精良、育人環境優越、人才培養質量有足夠保障的非師範專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些專業已經成為學校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重要基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非師範專業畢業生因專業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能力強、踏實敬業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90%以上。
2007年我校本科招生的35個非師範類專業為:中國語言文學(基地班)、對外漢語、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財務管理、材料化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法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哲學、古典文獻、新聞學、編輯出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日語、俄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運動訓練、信息與計算科學、表演、藝術設計、繪畫、生物學(基地班)、生物技術、旅遊管理、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非師範專業在本科第一批次錄取。非師範專業學生在入學兩年內,可在教育部和學校核定的計劃指標內轉入師範專業,並由學校按標準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費補貼。
教師搖籃 勇擔西部教育重任
——陝西師範大學試點師範生免費教育
國家從2007年開始在教育部直屬6所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陝西師範大學是6所試點學校之一。
師範生在校四年學習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並領取生活費補貼。品學兼優的師範生,還可以享受其它非義務性的獎學金。
享受免費教育的師範生,可按照學校規定在師範專業範圍內進行二次專業選擇,凡按照學校人才培養計劃修夠相應學分並達到相應要求的,學校頒發給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教師資格證。
2007年我校本科招生的21個師範類專業為:學前教育、教育學、化學、科學教育、物理學、應用電子技術教育、漢語言文學、文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教育技術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體育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食品工藝教育。
師範類專業和藝術、體育類專業在提前批次錄取,文化課投檔成績不低於省級招生辦公室劃定的一批本科控制線。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籤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到城市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免費師範畢業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學任教,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用人學校與畢業生在需求崗位範圍內進行雙向選擇,切實為每一位畢業生安排落實任教學校。免費師範畢業生在協議規定服務期內,可在學校間流動或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經考核符合要求的,可錄取為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在職學習專業課程,任教考核合格並通過論文答辯的,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作為一所負責任的部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將發揮教師教育學科優勢、地處西安的地緣優勢、服務西部基礎教育的特色以及多學科、綜合性的教育資源優勢承擔這一任務,神聖而光榮。有關師範生的培養、管理和在職教育碩士學位攻讀的具體問題,可諮詢、查閱《陝西師範大學師範生免費教育實施方案》與《陝西師範大學師範生「4+3」教育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 郵編:710062
聯繫電話:029-85310330、85308754
網址及電子郵件:www.jwc.snnu.edu.cn Email:jwzb@snnu.edu.cn
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本科招生分省計劃(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