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一張圖+一盤棋+一張網,追逃效能大提升
開展「雲劍」行動6個多月以來,江蘇省靖江市公安局通過建立完善包案追逃、警務協作、掛圖作戰三項追逃工作機制,聯合網安、治安、經偵等多警種合成作戰,廣泛發動群眾開闢親情勸逃、懸賞追逃等新渠道,有效提升了追逃工作效能。據統計,靖江市公安局全年共抓獲在逃人員215名,其中,「雲劍」行動中抓獲150名在逃人員。
完善三機制落實責任,實施包案追逃「一張圖」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在逃人員存量,靖江市公安局逐一細化追逃工作方案,制定了集序時進度、目標任務、責任落實於一體的「線路圖」,建立完善了局分管掛鈎領導、辦案單位、轄區派出所負責人包案追逃工作機制,拓寬渠道,建立完善了跨區域警務協作的追逃工作機制,以及掛圖作戰的追逃工作機制。按照「一逃一檔」的要求,將追逃任務量化分解落實到責任民警,建立健全檔案,逐人建立有針對性的追逃措施。倒逼責任落實,並實行日通報制度,「一張圖」一目了然,推動了追逃行動深度發力,一大批外省籍在逃人員紛紛落網。
2018年10月,廣東海豐籍曾某因涉嫌詐騙,被靖江警方上網追逃。行動中,靖江警方針對曾某系外省在逃人員,且居無定所的情況,積極開展跨區域警務協作。2019年9月19日,在廣東警方的通力協助下,曾某在廣東省佛山市被成功抓獲。
「開展跨區域警務協作不僅極大地節約了警力資源和工作成本,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為在更廣闊的領域開展警務協作提供了借鑑。」靖江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周如勇說。
「實行包案追逃後,派出所與辦案單位是捆綁考核的,在任務面前,我們有壓力也有動力。」城東派出所所長薛軍說。
在「雲劍」行動中,靖江市公安局通過廣泛開展跨區域警務協作,累計抓獲在逃人員65名,追逃周期縮短了,追逃實效提升了,實現了追逃責任單位和協作單位雙贏。
聯合多警種合成作戰,實行全警追逃「一盤棋」
追逃行動,信息先行。在行動中,靖江市公安局以刑偵、網偵為主力,以大數據指揮中心和合成作戰中心為依託,打破警種壁壘,實施刑偵、治安、經偵、派出所等諸警種合成作戰的模式,實行全警追逃「一盤棋」。強有力的大數據支撐,為追逃快、穩、準注入了活力。
為了提升追逃工作實效,靖江市公安局大數據指揮中心和合成作戰中心對追逃工作予以了全力保障支撐,實行追逃信息第一時間預警研判,第一時間推送指令,確保一擊必中。
2019年6月15日,涉嫌故意殺人的命案在逃人員俞某從上海市潛逃到靖江市孤山鎮。靖江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第一時間便研判發現了俞某在孤山的藏身地,於是連夜指令孤山派出所立即實施抓捕。當夜,俞某落網。
合成作戰為精準追逃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年10月17日,靖江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通過研判,在河南省新鄭市鎖定了羅某等4名在逃人員,責任單位隨即將羅某等人一舉抓獲。
開闢新渠道發動群眾,布設全民追逃「一張網」
為了讓在逃人員無處藏身,靖江市公安局通過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廣泛開展了宣傳,發動群眾積極舉報線索,並先後發布4期懸賞追逃通告,形成了強大的宣傳陣勢和法律威懾,布設了一張全民追逃的天羅地網。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共有42名本地上網在逃人員投案自首。
經過廣泛發動群眾,靖江市公安局先後接到追逃舉報線索16條,經過核實,成功抓獲10名在逃人員。
靖江市公安局在工作中還組織民警深入發動在逃人員親屬,廣泛開展親情勸投,一批在逃人員在親情的感召下,選擇主動投案自首,實現了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中國警察網記者 趙家新 通訊員 吳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