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中七首經典五言絕句,唐詩中的巔峰之作!

2020-12-22 小毛豆品詩賞詞

《全唐詩》中七首經典五言絕句,唐詩中的巔峰之作!

《題酒店壁》

虞世南

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

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按績生當隋唐之際,世亂未安,故其詩有傷時之感。三四句用屈賦「眾人皆醉我獨醒」語而反言之,以見己之「昏飲」,乃不忍見世之混濁也。

《曲池荷》

王績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首二句寫池荷,三四句借荷抒懷,與虞世南《蟬》詩同一作法。照鄰才學足用而病廢。此詩亦《離騷》「恐美人之遲暮」之意。言為心聲,發於不覺也。

《蟬》

王績

垂緌飲清露,流響入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首二句寫蟬,「清露」言潔,「疏桐」言高,「流響」聲遠聞也。三四句借蟬抒懷,言果能立身高潔者,不待憑藉,自能名聲遠聞也。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此樂府古題,作者皆以「自君之出矣」發端,其下抒別情,多用比說,猶有古樂府遺意。

《普安建陰題壁》

王勃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

山川雲霧裡,遊子何時還?

此詩寫山高水深,雲霧杳冥之中,遊子有四顧蒼茫之感。寫來無跡,久詠自知。

《南行別弟》

韋承慶

萬裡人南去,三秋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此南遷嶺表而作,因南行時,見雁北飛,有感於兄弟遠別,不知何日方得如雁北歸也。計有功《唐詩紀事》稱「韋氏孝友」,此詩正見其友愛之情。

《別人》

王勃

江上風煙積,山幽雲霧多。

送君南浦外,還望將如何!

此送別後抒情之作。「江上」送人之地,「山」則詩人所居。「風煙積」、「雲霧多」,則望去人不復能見,以見別情難遣如此。

相關焦點

  • 五言絕句,唐詩中的「小清新」
    五言絕句是唐詩中的奇葩(註:此處為褒義詞),詩人用簡短的文字,描繪自然的勝景;用精悍的篇幅,書寫人生的際遇;用高超的技巧,直達人心的情感,下面十首五言絕句,哪一首曾敲打你心?《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細解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
    除了解釋為什麼這首詩不符合格律外,把《唐詩三百首》裡的29首五言絕句作了分類,有助於大家更清楚地理解這本書。第一部分 不僅僅這一首首先這個問題說得沒有錯誤,如果不知道李白《靜夜思》不合平仄(格律規則之一)的話,應該謝謝對方告訴您這個知識。唐詩三百首中的五言絕句有29首,不合格律的不僅僅是李白的靜夜思這一首。
  • 《唐詩三百首》八首經典七言絕句,每一句都是唐詩的巔峰
    《唐詩三百首》八首經典七言絕句,每一句都是唐詩的巔峰《唐詩三百首》是用《唐詩別裁》作為藍本再加選汰而成的共入選77位作者,以杜甫作品入選最多,其次為王維、李白、李商隱。此詩是詩人天寶三年經皇帝同意回鄉後作的,那時他已經八十多歲,闊別家鄉已好幾十年,確實是「少小離家老大回」。此詩妙處,在於全用白描,將一個很有戲劇性的場面寫了出來。不用渲染加工,就成名詩。
  • 唐詩300首中最有生活情趣的五言絕句,都在白居易的這10個字中
    相反,生活在中唐時代的白居易,雖然沒有了盛唐的那種驕傲和自信,但是卻能夠在平實的生活當中找到樂趣,所寫下的一首首具有趣味的唐詩也體現了一個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人的五言絕句都入選,王維的最多,白居易的只有一首。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它編程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編選者僅署名「蘅塘退士」,後經現代學者的考證,才確定為孫洙。《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從所選詩人和詩作來看,此書主要選取了盛唐和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的代表著作。從編排體例看,此書按詩體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六大類,並單列樂府詩於每類之後。囊括了唐代詩歌的全部題材 。1,五言古詩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
  • 60歲駱賓王出獄之後寫下的這首唐詩,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
    他7歲時創作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可謂普及程度最高的唐詩了,牙牙學語的兒童都會背。除了詩歌之名之外,駱賓王在歷史上的經歷很豐富,也很複雜。畢竟這個詩人曾經一度反對武則天,一次因為上書觸怒了武則天被下了大獄,後來直接寫出了討伐武則天的檄文,起兵反唐,最後兵敗被殺。
  • 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就靜下來了!
    要讀有意境的詩,唐詩五言絕句不可錯過,唐詩五言絕句在「言簡意深」、「辭微旨遠」方面堪稱典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了!讀這首詩的時候還小,睡前讀的,讀完1個小時睡不著,一直在默念想像。如果說王維的淡是運斤成風,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孟浩然就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詞淡意遠,質樸天然。這首詩含而不露,風韻天成,大愛「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張謙宜《繭齋詩談》云:「『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
  • 這首五言絕句是首豔詩,居然入選唐詩三百首,俗中含雅,樂而不淫
    詩有俗雅之分,庸俗的作品沒有生命力。同時也有很多作品,由於表達了男女之間的深情厚誼,其中的款款深情頗受讀者喜愛。如果有一首詩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一定是一首高雅的作品,那是經過了編撰者反覆的斟酌和篩選。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代的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從公元七世紀末也就是初唐時期開始,賀知章的弟子孫季良就開始編纂唐詩選本,此後陸續有人整理唐詩,一直到清朝,至少超過六百本唐詩選集問世,其中以《全唐詩》收集最全,而《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杜甫的詩有好多都被收錄進《唐詩三百首》,但是杜甫有一首非常精彩的絕句卻沒有入選唐詩三百首。後世對於杜甫的讚頌和崇拜,是一點都不亞於李白的。這位現實主義詩人,流傳下來的佳作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對後來文學界的影響極其深遠。因此,在《唐詩三百首》中,杜甫的詩歌被選入的是最多的,一共是38首。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且五七言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
  • 唐詩——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
    唐詩是漢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漢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中國詩詞大會:10首美透了的唐詩五言絕句,總有一句會撩到你!
    無論什麼身份何種年齡的人,在節目中總能觸碰到,那曾經讓我們心動的詩句。在這個農曆年末,在這個各行各業都在整理總結的時刻,我這段時間就注重寫一下這大半年看《中國詩詞大會》的總結,總結一下我們古代的那些大文豪,總結一下曾經讓我們心動的瞬間。這篇文我就重點寫一下,詩詞大會裡考到的,讓我感覺意境最美的唐詩五言絕句前十。
  • 王維入選唐詩300首的五絕古詩,流傳甚廣但題目一個字常常讀錯
    王維有多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五言絕句就站到了5首,是唐詩300首入選五言絕句詩歌當中最多的詩人。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王維一首精彩的五言絕句唐詩,雖然我們很早就接觸過,不過在後來題目當中的一個字卻經常讀錯。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唐代詩歌文化繁榮,湧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2536位有名有姓的詩人,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冠絕古今。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可以稱得上古詩啟蒙必背之作,有多少人會背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這首呢?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的想像,更沒有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 唐詩天天背 《絕句二首》
    尊敬的讀者:我們將會用150天更新《唐詩三百首》所有必背古詩,每天兩首。傳承經典,我們責無旁貸。 唐詩三百首·111
  • 《唐詩三百首》中7首七言絕句,經典走心,讓人深深陶醉!
    《唐詩三百首》中7首七言絕句,經典走心,讓人深深陶醉。1、《春怨》劉方平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此詩寫徵人之怨,主題是反戰。將士們歲歲朝朝,過的都是刀頭舔血的生活,但有什麼意義呢?人歸青冢,河山依舊。3、《宮詞》顧況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 十首最經典的五言絕句
    如此有才華之人,可惜終不見用,天也不假其年。這也是一切有才華的正直知識分子的常見結局。他的詩雖只流傳下六首,但這寥寥數首,確為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之一)
  • 【詩詞格律與寫作】五言絕句(下)
    五言絕句第四種格式 第四種格式由第二種格式變化而來,就是首句換了一個平聲收尾的句子。首句寫望,次句繼之以愁,然後寫出淚痕,深淺有序。信手拈來,無非妙筆。(章燮《唐詩三百首註疏》卷六) 拗句抽換平仄,較諧平仄者為難,而無絕句短字少,尤不能輕易著筆,且須有層折,有寄託,方為合度。李白《怨情》詩,劉長卿《彈琴》詩,均用拗句,而深深款款,餘味曲包。殊覺百讀不厭,學者宜熟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