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懷胎十月,最期待的時刻莫過於臨產的瞬間。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經歷了漫長的分娩過程,寶媽拼盡全力才能生下寶寶,讓寶媽疑惑的是,為什麼醫生要先把孩子抱走一段時間呢?
不知所措的寶媽往往會擔心是不是孩子的健康出了什麼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出生後離開媽媽的這段時間,都會經歷什麼。
蕾蕾的寶寶如今已經一歲多了,回想起當初生孩子的經歷,她還曾經鬧出過一個大烏龍。
蕾蕾胎兒條件好,當初是順產。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了,醫生就讓她看了一眼是男是女,就把孩子抱走了。
這可把沒有經驗的蕾蕾嚇壞了,還以為,醫生這是抱著孩子幹嘛去了?昏昏沉沉中,他就開始往不好的方面想,是寶寶身體有畸形帶著孩子去體檢了?
還是這個醫生,是壞人假扮的把孩子抱走了?等到出了產房門口,蕾蕾有氣無力的和老公說他們把孩子抱走了,快去找孩子,把老公也嚇了一跳。
正說話間,護士把孩子抱回來了,老公連忙問護士為什麼要抱走孩子?
結果護士用看傻子的眼光看著老公:「我抱著孩子去洗澡,你們家大人沒有一個跟去的,還在這問我幹嘛去了?」蕾蕾聽了這才知道鬧了好大一個誤會。
由於寶寶剛出生,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對於護士醫生要把孩子抱著離開一段時間,這個行為非常不理解。
但其實,醫生抱走的這10至30分鐘內的時間裡非常重要,關係到寶寶的健康和之後的一系列登記。如果沒有這關鍵的半個小時,後續會非常麻煩。
① 剪臍帶
在無感染、外傷等情況下,胎兒臍帶約在出生後3~7天內脫落。
寶寶出生後,作為曾經的營養供應通道,臍帶完成了它的使命,寶寶需要與期待,一刀兩斷,醫護人員會給寶寶剪斷臍帶並進行消毒。
② 拍哭
哭泣代表著寶寶開始呼吸入了第一口空氣,之前一直處於待機狀態的肺部開始投入運行。
此時醫護人員十分注重寶寶的哭聲,即使是出生後沒有哭的寶寶,醫護人員也會通過拍打屁股或腳心等部位,促使他開始進行呼吸。
在此過程中,醫護人員也會檢查口腔裡是否有異物,如果有殘留的羊水等物,會及時為寶寶清理,以免嗆入呼吸系統。
③ 抱給媽媽看男女
許多孕婦對這一步驟一頭霧水,為什麼一定要給媽媽看一眼孩子的性別呢?首先讓媽媽知道孩子的大概狀況。
孩子的性別問題是許多媽媽都關心的問題,暫時給產婦吃下一顆定心丸,其次,媽媽們在分娩後不能立刻虛脫甚至入睡,以免有些產後突發情況發生。
醫生用這種方式來幫助產婦打起精神,度過觀察期。
④ 抱去洗澡
寶寶出生後,身上可能會有羊水,血液,胎脂,等等汙垢,看起來十分難看,也不乾淨。
為了減少寶寶的細菌感染,以及讓孩子看起來更美觀,醫護人員都會先給寶寶洗個澡,並擦乾淨身體,這也是為什麼會把寶寶帶離手術室的原因。
⑤ 給寶寶評分
洗完澡之後會去,給寶寶建立檔案測量頭圍,胸圍按腳印一系列登記,並進行一個名為阿普加評分的操作流程。
主要是為了測評寶寶的身體狀況,便於家長與醫護人員對達不到健康標準的孩子,及時發現並治療。達到10分為最優秀,分數越低,狀態越不好。
在上述操作基本完成後,醫護人員會給寶寶包上小被,帶回到媽媽身邊,此時媽媽看見的就是一個乾淨安靜的孩子。
1. 保暖
寶寶剛從子宮內來到這個世界,宮內環境與宮外環境溫差很大,需要及時對寶寶進行保暖,準備好嬰兒衣物,按照正確的手法對寶寶進行保暖,注意不要勒到寶寶。
2. 穿紙尿褲
剛出生的寶寶,即使沒有飲食,也會有一定的胎糞,為寶寶穿戴上紙尿褲以防止弄髒被褥。
3. 吸奶
美國將產後一小時的時間稱為「黃金一小時」,建議新生兒出生後的 半小時內就開始進行哺乳。
媽媽們在分娩之後往往不能立刻分泌大量奶水,剖腹產產婦,尤其要比順產產婦晚一些,但此時是開奶的最關鍵時期。
嬰兒儘早吮吸乳頭,會促進寶媽分泌乳汁的速度加快,記得提前對母親胸部進行清潔。
糖果媽媽叮囑:寶貝帶出產房抱去洗澡建檔的這段時間裡,家人最好跟上去隨時看護,避免某些意外發生。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