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National flag)是國家的一種標誌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的必然產物,它通過國民認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這個國家的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國旗的起源和世界上第一面國旗是哪個國家誕生的。世界上第一面國旗是在1219誕生於丹麥,至今已有 800年的歷史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國旗,丹麥國旗也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可見其意義非凡。
丹麥國旗又稱為「丹尼布洛」( 丹麥語:Dannebrog),意思為「丹麥人的旗」或「紅色的旗」。自1219年起使用至今。丹麥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7:28。紅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圖案,十字圖案稍偏左側。
據丹麥史料記載,公元1219年丹麥國王瓦爾德瑪·維克託裡斯(也被稱為「勝利王」)率軍對愛沙尼亞異教徒徵戰。戰爭剛開始時,丹麥軍隊打的挺順利,一路挺進。但當愛沙尼亞軍隊緩過氣來後,轉向對丹麥軍隊發動回擊,在 6月15日隆達尼斯的戰鬥中,讓丹麥軍隊陷入了困境。突然,一面帶有白色十字的紅旗從天而降,這時一個丹麥士兵衝上前去一把抓住旗幟,高聲大喊「我們必得勝利!」。於是在這面旗幟的鼓舞下,丹麥軍隊奮勇作戰,轉敗為勝,打敗了愛沙尼亞軍隊。於是,這面旗幟被當著英雄似的傳承下來了,成為了丹麥的民族象徵。此後這面白色十字紅旗就成為了丹麥王國的國旗。至今每年 6月15日,丹麥都要慶祝「國旗日」即「瓦爾德瑪日」。丹麥人也將這面國旗稱為"丹麥人的力量"。
但在當時,國旗並沒有廣泛被各國使用,原因在於各國封建王權勢力強大,並沒有現代國家的主權意識。直到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展開,公民的國家意識和主權意識開始高漲,大量國旗才應運而生。歷史久遠的丹麥國旗,影響著很多國家,特別是對北歐國家的國旗設計起了重大影響。採取類似國旗設計的國家就包括了這次我們要去的挪威、芬蘭、冰島和瑞典。同時一些基督教國家也仿效丹麥國旗,在國旗中採用各種十字圖案,以至後來大多數國家都是採用宗教標誌來設計國旗,如:伊斯蘭教國家的新月、以色列的大衛星、斯裡蘭卡的獅子、日本的太陽和清帝國的黃龍等。可以說在法國的三色旗出現以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國旗設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丹麥國旗的影響。
同時,隨著海上新航路的開闢也促進了世界各國的交流,當時海上信號旗作為軍艦和商船重要的通信手段,被各國廣泛採用。信號旗的設計理念被吸收後也用於了現代國旗設計上。
在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國旗當屬法國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象徵著革命者平等、自由、博愛的信念,它也直接影響到周邊國家的革命進程和國旗設計。這面國旗也開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宣告封建王朝的沒落。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最初的國旗產生於近代歐洲。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統治階層將「紋章」作為家族的象徵,後來紋章的緞帶顏色與徽章圖案就發展成為國旗。
20世紀以來,隨著亞非拉國家獨立的高潮,大批國旗隨著新獨立的國家誕生而誕生。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包括未被普遍承認地區)的國旗數量已達到199面。
原以為作為世界上第一面國旗的誕生地,一種自豪感會使丹麥的政 府機關和主要建築物上都會掛上國旗,也可能不是主要節日或紀念日,在丹麥街頭很少能看到丹麥國旗,有點遺憾,只能選了一些街景充實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