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啥說「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這裡「三」指什麼?

2020-12-09 古言文化

人們常說「錢乃身外之物」,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的確,在生死面前,富貴貧窮不值一提。但是,拋開生死,很多時候金錢也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當我們看遍人生百態後,才發現自己不過是這芸芸眾生中不值一提的滄海一粟,人生有太多無奈是因錢而起,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句俗語,就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也是對後人的忠告,那就是「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

人窮不省三錢

無論你的生活再怎麼窘迫,都不能省這三種錢。

1、吃飯的錢

「人是鐵,飯是鋼」,將人比作鐵,飯比作鋼,意思就是人就算是有鋼鐵般的意志,也一定要吃飯,受餓之後意志就沒有那麼堅硬了。

其實就是想要告訴我們,飲食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如果不好好吃飯的話,是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從而導致一天的工作狀態也不好,甚至還會生病,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2、禮錢

通俗來說就是「份子錢」。「禮」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交流方式,我們向來都十分注重禮節,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社交圈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然真情實感一定是最重要的,彼此真心以待,用真心換取真心。但是,誰家都會有個婚喪嫁娶的時候,這個時候份子錢是必不可少的,隨多隨少都是一份心意,但一定不能省。

古時候,家庭貧困的人家可能很難負擔得起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所以就需要身邊的親朋好友,街坊一起幫忙,每人都出一點錢,幫助這個家庭一起把家裡的大事辦了,這也是「份子錢」最開始的含義。

所以,「禮錢」的真正含義並不僅僅只是一個金錢的數字,而是你們之前的情誼,當然這也是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禮貌。既然別人邀約了你,那就是對你這個人以及你們之間關係的肯定,所以說,「禮錢」是一定不能省的。

3、書錢

這裡的書錢分為兩種,一種是當時學子們到私塾讀書的束脩,另外一種是拜師學藝的錢。

在古代,想要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科舉一定是不二之選。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對於私塾的老師都十分敬重,這裡所說的「束脩」指的就是給老師的報酬。這在當時也是一定不能省的。

但狀元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中的,所以很多不愛讀書的人,他們就要選擇一門手藝來謀生。當時很多人都會選擇打鐵、屠夫、木匠等手藝。

但不管是選擇哪一種手藝,在古代除了要給師傅磕頭奉茶之外,該給的學費與供奉也一樣不能少,所以這些錢也是不能省的。

沒錢不串三門

古時候人們的生活還不像現代人們這麼豐富,沒有任何娛樂項目,所以沒事的時候就會互相串門,到別人家一起坐著聊天。但是,沒錢的時候,這三種人的家門最好不要進。

1、遠親的門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在古人眼中,對於「遠親」的態度十分複雜,他們會覺得多年不走動的親戚,忽然登門拜訪,總覺得是有點什麼事,打心眼裡並不是很歡迎這樣的人來家裡串門。所以後來人們才會常說,遠親的門還是少登。

2、是非門

這種情況在農村是十分常見的,常常因為一畝三分地而爭臉紅脖子粗。這就會導致鄰裡之間關係不和睦,有些只要雙方願意,還是可以化解的,但有些就比較難了,只能冷處理。

所以說,這類人的家門還是儘量不要登,畢竟關係已經這麼尷尬了,如果你再到人家家裡串門,會讓別人心生芥蒂。

3、冷眼門

這個很好理解了,就是總是給你冷眼的人。這類人大多嫌貧愛富,會因為你家庭比較貧困而瞧不起你。對於這類人,我們也沒必要去自找沒趣,也不要試圖去巴結那些比你過得好的人。這樣反而會讓人家更瞧不起你,所以,對於那些冷眼看人低的人,沒必要跟他們相處,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就好。

老祖宗的話值得借鑑嗎?

「人窮不省三錢,沒事不串三門」,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依舊具有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交友準則,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人心不同不必強求。不必去刻意討好誰,也不是非誰不可。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並肩前行,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就好!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究竟是哪三錢三門呢?
    農村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是一句古人的忠告,規勸人窮的時候不節省三錢,人在沒錢的時候,不要串三門,必須要牢記於心,會讓我們受益終生的。~~先來看看人窮不能節省哪三錢?第一錢是「份子錢」。人的外表是第一印象,從衣著就能判斷出對方的個人品味。窮的時候往往不會顧及個人形象,是不對的。不修邊幅的狀態,很難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馬靠鞍裝,人靠衣裝」這是古人的話。人在窮的時候,穿的錢也不能節省。退一萬步來說,人的穿衣是保暖和遮羞的必要條件,沒有穿好衣,有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和個人形象以及道德尊嚴。人在沒錢的時候,穿的衣服差一點,得體、乾淨、舒適就行,不一定非要穿好的。我們也不會覺得低人一等。
  • 古人忠告:「人窮不省三錢,落魄不串三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人與人之間的交情,看似非常牢靠,恨不得對他人掏心掏肺,其實再好的關係,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趨於平淡,甚至形同陌路。當你貧窮落魄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古人曾給出忠告:「人窮不省三錢,落魄不串三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 「人窮不省三錢,無錢不走三門」啥意思?牢記古人的金玉良言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的這兩句俗語,便是人處於落魄之境時應該注意的六件事情。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這兩句俗語「人窮不省三錢,無錢不走三門」到底為何意。04、人窮不省三錢,意思是說人在最為窮困的時候也不能省掉這三種錢。那麼是哪三種錢如此重要?
  • 「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銘記古人的忠告,讓你受益一生
    不同的人對待自己的人生有著不同的想法,面對生活的時候也有著不同的態度,古人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也總結出了一些看待人生的經驗,哪怕放到現在也是比較有用的,比如說「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這是古代人對窮富兩種狀態的忠告,大家最好銘記,會讓你受益一生,那麼其中到底有何深意呢?這可是彰顯著古人的大智慧!今天小妹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古人云「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這三人和三欲指的是啥?
    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句俗語是「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這句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人窮不思三人顧名思義,人在窮苦的時候不要思念這三種人。究竟是哪三種人?1、貴人我們常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指的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在我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其實就是你的父母。如果沒有他們,你也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我們說「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至於人生路上的貴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 古語說「人窮不串三種門」幾個意思?血緣維繫不了表面親戚
    每到過年時,平時為了生計四處奔波人們回到老家,親戚、鄰居、朋友們開始走動串門,說到親戚朋友間串門,古語有句話叫做「人窮不串三種門」,最近大家也在聊一個話題,就是「表面親戚」,那麼,為什麼說「人窮不串三種門」,表面親戚到底該不該維繫呢?臨近過年,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每個人的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人到中年,經歷起伏後,會明白白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沮喪,應該更多挫折勇敢,會走出困境。所以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農村有句古話,「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這裡說的「三人,三藝」你知道哪三件事嗎?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第二:風花雪月之地這個也不難理解,風花雪夜之地最容易使人喪失意志。本來一個人壯志滿滿,拼搏半生,終於有了些積蓄,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開始享受生活。
  • 俗語:人窮不省三種錢,沒錢不串三人門,老祖宗教你的處世哲學
    俗語:人窮不省三種錢,沒錢不串三人門,老祖宗教你的處世哲學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十分高尚的精神品德,就比如我們常說的「貧賤不能移」。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物質的上的貧困而自動的把他同化到了精神上。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蘇軾、杜甫,雖然他們生前很貧困潦倒但是在文學上的造就無人能比。
  • 「人窮不發三誓,沒錢不沾三情」,什麼意思?少有人懂
    對於錢,每個人的看法應該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會認為錢財乃身外之物,也有的人認為錢便利了生活,還有的人視財如命。不過總得來說,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每天都是要用到的,還是很重要的。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口袋空空的日子,這段時期應該是不太好過的,但是卻也但我們對以後的富足生活更為珍惜,也是一種獨特的成長方式。其實也有句俗語是針對這個時期,也是為了告誡大家應該如何去做,注意些什麼事情。"人窮不發三誓,沒錢不沾三情"這個老一輩的人可能會更為熟悉,但年輕一代的我們也應該了解下。
  • 農村俗語說:「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在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主要是因為這些話為了省字沒有講明白,導致一些人解讀時會想當然地去理解。農村俗話本來是要通俗易懂,但有些其實摻雜了很多別的東西,像是這句「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就容易讓人誤解,誤解的主要點在前半句上。
  • 古人講:「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富不入三地,究竟是哪三個地方一:不入煙花之地那個地方有酒有肉,多少英雄好漢都過不了美人關。人一旦有錢了就會想要去這個地方享受。就算你家財萬貫都會在這裡輸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再有錢也不要進入這樣的地方。三:不入寡婦之門老人言說,就算是外面狂風暴雨,也不要進寡婦的家中。因為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再有錢也不要在生活作風方面犯錯。
  • 農村老話講的「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麼呢?
    導語:農村老話講的:「人窮莫說三句話 ,沒錢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麼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是經過多少年傳下來經驗教訓,是讓後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必須遵守的,在這些農村老話中領略更多的生活知識 ,在社會上會運用如流 ,達到一帆風順的效果 ,也不會導致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人在窮的時候 不要說三句話 ,氣話,大話,喪氣話,這三句話中有很多深刻的含義和道理,還沒錢別管三件事,聽下段分解。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戳心
    老祖宗的俗語說:「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言外之意,若是貧窮時思了這三人、貪了這三欲,只怕效果都不會太好。人窮不思三人,指的是貴人、情人、仇人。人在窮困時很容易有的一個思維,就是希望有個貴人能夠拉自己一把,讓自己去幹一個好的工作,介紹一個好的對象,甚至於直接給自己一大筆錢,反正就是希望有人能夠快速地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貴人之所以願意去幫助人,那也是要看這人是個可造之材才會去提拔幫助的,要看這個人是否懂得感恩,是否具備有成長性。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啥意思?可惜明白太晚
    俗語就是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或者是因為以前的技術落後,人們對一些不能解釋的事說的話,後來經過更多人的相互流傳而形成的。有些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因為說的人太多了也就變成了俗語。還有就是人們的經驗總結了人們的智慧,是很有道理的。
  • 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的時候在有些地方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其實想要說的意思是一樣的,比如這句「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在我們這邊,有另一種說法叫「不借三種錢,不隨三樣禮,不走三條路」。這兩句話雖然用的字不太一樣,但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想說一些生活中總結得出的經驗,告誡後人能夠規避一些麻煩事。
  • 俗語「窮不做三事,一生不愁吃」是哪三樣?古人的智慧之談!
    不過除了這些以外,民間還流傳著一句俗語「窮不做三事,一生不愁吃」則是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那些能人窮困潦倒時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們經常都在學習別人是如何成功的,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的,也總是把眼光聚焦在他們做了什麼,怎麼做的,卻往往忽略了他們什麼不做,什麼必做。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人的一生是崎嶇坎坷的,有貧窮的時候,也會有富有的時候,無論我們處於什麼狀態,都想著能夠變得富有。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什麼意思?可惜明白太晚
    都說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我們的漢字算是晦澀難懂的。別說是外國人了,就連我們自己在看到一些俗語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理解。在我們身邊一定會有不少這樣的情況,越是窮的時候越是窮折騰,如果你也遇到了不順利的情況,大家一定要記住,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