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每年用心修補2000多顆心臟

2020-12-11 上遊新聞

心臟,拳頭大小,它功能活躍,構造複雜,它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乎著生命安全。當前,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群眾健康的高發病。每一年,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都會收治2000多名來自當地及周邊地區的患者,他們在這裡康復甚至「重生」。

渝西首家!「金剛鑽」在心臟血管內「開隧架橋」

心病科的大門就是一道生死之門。在這裡,病情變化快,病種複雜,死生逆轉的時間幾乎是用秒來計算。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嫻熟的搶救技能,根本無法勝任心病科的工作。

2019年5月9日,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成功開展首例「冠狀動脈內旋磨成形術」,採用冠狀動脈內旋磨技術,在血管內開「隧道」,用高速旋轉的鑽石磨頭將心臟血管內的鈣化斑塊磨碎,成功解決了血管嚴重狹窄的冠心病患者無法植入支架的難題,成為渝西片區首家開展此技術的醫院。

60多歲的陳慶(化名),在2019年5月4日已反覆胸痛10多天,當天突然胸痛加重,被送往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住院治療。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發現該患者的三支冠狀動脈血管都嚴重狹窄,其中迴旋支血管合併重度鈣化,運用球囊多次擴張均不成功,血管狹窄未改善。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心病科火速邀請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遲路湘教授進行會診。5月8日,心病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劉馴召集心內科全體醫生開展術前討論,詳細制定手術方案和相關應急預案,最後決定實施冠脈旋磨術和冠脈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

(DSA影像下的「金剛鑽」)

5月9日,團隊將表面附有金剛石的橄欖形磨頭送入迴旋支血管鈣化最嚴重的部位,血管內的旋磨頭以150000轉/分的速度旋轉。「打通了!」經過2次旋磨,團隊成功將患者狹窄的血管開通,順利植入兩枚支架。最終,在高超的技術支持下,手術在1小時就順利完成。手術後,陳慶的胸痛胸悶症狀明顯緩解。

(患者在術後比出勝利的手勢 )

早在12年前,該院心病科就已創建成為重慶市重點專科,專科特色明顯,擅長於診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對診治各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及疑難病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一套系統、熟練、正規的搶救和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搶救成功率。此次冠狀動脈旋磨成形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科室冠脈介入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提高了複雜冠脈介入治療的成功率,為更多的心臟疾病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手術順利完成後,團隊慶祝合影留念)

利器助攻! DSA介入治療為生命開啟新通道

目前,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設有心血管內科專科門診、專家門診及住院病區,有中醫綜合治療室及心病科研究室,配備了心電工作站、多參數床旁心電監護儀、除顫監護儀、網絡心電系統、遙測中央監護系統、遠程動態心電智能檢測監護系統(動態心電監護儀)、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無創心功能監測儀、床旁心電圖機、電腦恆溫蠟療儀、氣血通絡治療儀、超聲脈衝理療儀。

此次冠狀動脈旋磨成形術也得力於血管造影機(DSA)的助攻。早在2017年,江津區中醫院就投入1100餘萬元引進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等先進專業設備。

(藉助DSA為患者做心臟介入術)

 「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飛利浦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DSA),能夠廣泛應用於心臟、腦血管、周圍血管、全身各臟器的血管造影和支架置入等各種血管成形術,其科技含量高,功能全,是目前兼容性能最好、操作簡便、射線劑量低的DSA。」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副主任李遠梯表示,同時,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安全可靠、診斷準確。

這臺高大上的DSA到底發揮了哪些功能呢?李遠梯介紹,DSA是數位化減影血管造影術的英文縮寫,通過一根導管插到需要檢查的血管裡面,注入造影劑,通過數位化減影設備得到單純的血管影像,可以顯示最小0.5mm管徑的血管,對於血管病變的顯示非常好。

這個設備在電腦可視影像下,能精確顯示血管分布,清楚地了解血管的病變範圍及複雜程度,大大提高了血管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為介入治療的精準性、安全性提供保障。目前DSA已廣泛應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腫瘤的檢查和介入治療。而DSA檢查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所有血管疾病檢查的「金標準」。DSA造影能完成心臟冠脈的影響成圖,還能實現冠脈的動態灌注檢查,其它檢查手段都是通過間接徵象了解血管病變情況,如都卜勒、彩超、核磁共振、心電圖等檢查,在發生梗塞、出血等較明顯徵象後才能判定血管病變,因診查結果往往不能肯定,就影響到確診和治療。

在這臺「利器」的協助下,江津區中醫院已為300餘名患者實施PCI(冠脈血管支架治療),成功進行心臟冠脈造影術1000餘例。為江津區內外心血管、腫瘤等疾病患者的診斷與微創治療帶來了福音。在心病科手術患者中,年齡最大的91歲,年齡最小的30歲。病人的「以心相託」「以命相託」,是心病科醫生的壓力,也是動力。

生死時速!30分鐘成功搶救79歲心梗患者

在心病科,生命比天還要大,搶救病人必須是爭分奪秒。

今年10月28日,79歲的尹桂發(化名)因腎功能不全、痛風、高血壓三級極高危收入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腎病科住院治療。11月5日早上8點40分,正在吃早餐的尹大爺突然出現胸痛,考慮到患者基礎疾病較多,血壓一直處於偏高的狀態,腎病科立即邀請心病科會診。8點48分,心病科主任劉馴、主治醫師劉偉對尹大爺進行了會診,急查心電圖。  

「心電圖顯示患者為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必須馬上手術開通閉塞冠狀動脈!」劉馴表示,「如果不儘快手術,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9點20分,心病科立刻組織科內醫務人員對尹大爺的病例進行了分析和制定治療方案,在與家屬溝通並取得知情同意後,9點35分,啟動介入導管室,行急診PCI手術治療。9點50分,兩位醫生為患者實施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其心臟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由於病情危急,立即行導絲引導下球囊擴張開通血運,10時20分,尹大爺血管開通。但由於尹大爺血管內血栓負荷重,術中血壓不穩等多種因素,根據心肌梗塞治療指南推薦,暫不行冠脈內支架植入。

經過3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危為安。術後,尹大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胸痛症狀得到緩解。

據悉,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勢。為了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讓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江津區中醫院整合急診科、ICU、心病科等多學科資源,於2019年籌建胸痛中心,並不斷規範、優化「院前院間救治一體化」急診流程,盡力做到用最短的時間減輕心梗患者的痛苦,為全區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中西結合!治心養心雙管齊下

(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醫護團隊)

作為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室設有中醫綜合治療室,中醫護理特色突出,將耳穴壓丸、中藥穴位貼敷、艾條灸、中藥燻洗、便秘、失眠病推拿等中醫非藥物療法,運用於心血管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科室的中藥蠟療技術的應用,在臨床上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得到患者的高度評價。

運用西醫先進的治療手段,搭配中醫藥特色優勢,中西醫結合,讓患者多一種選擇,也多一份重獲健康的信心。很多心血管病患者,由於長期受到疾病困擾,心理難免出現問題,從而引起情緒改變、睡眠障礙等情況,有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繼而進一步加重心臟問題,也就是「雙心」疾病。

(中醫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該院心病科護理團隊由20名護士組成,其中心血管專科護士7名。護理以「真心、細心、愛心」理念為指導,除了中醫護理,還建立慢病管理體系,注重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後的疾病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後進行定期回訪,向患者普及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做精做專是我們的使命,人民健康是我們的追求。」下一步,科室還將建立心臟康復中心,幫助心衰患者提高生存質量。

用心守護,砥礪前行,以高超醫術讓患者重現生命曙光,用仁心愛心為心臟健康保駕護航,這便是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的願景。

(文/何婧 圖/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

相關焦點

  • 江津區中醫院開展「世界無脫髮日」義診活動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世界無脫髮日」。為了讓大家正確認識脫髮,規範治療,了解日常養護知識,6月18日上午,江津區中醫院皮膚科在德感本部大門口開展了「世界無脫髮日」義診活動。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中醫師杜峰、護士塗玉榮現場坐診,接受群眾免費諮詢。
  • 江津區中醫院赴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銀海眼科醫院會商合作事宜,探索...
    12月7日從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獲悉,為緊緊抓住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戰略機遇,12月4日,江津區中醫院黨委書記黃靜、院長曾宏、副院長魏東華、醫務部主任鄧玉霞一行四人驅車4小時前往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銀海眼科醫院,會商兩院在眼科臨床診療、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事宜。
  • 孝感市中醫院專家開展醫共體巡迴授課
    近期,為了進一步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工作,孝感市中醫院組織心腦血管專家團到醫共體成員單位:三汊鎮衛生院、西河鎮衛生院、陡崗鎮衛生院、肖港中心衛生院、東山頭衛生院、車站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書院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巡迴授課培訓,受到醫務人員的好評。
  • 重病阿婆竟是「鏡面人」:心臟等內臟位置與正常人相反
    重病阿婆竟是「鏡面人」:心臟等內臟位置與正常人相反 2020-08-05 05:27:37  患者胸部CTA血管堵塞  記者昨天從英德市中醫院獲悉,67歲的謝阿姨最近因「胸痛氣促10天,伴頭暈1小時」到英德市中醫院急診科就診。
  • 江津區「醒腦開竅」針刺法培訓中心正式啟動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綜合處處長、重慶市針灸學會會長廖惠萍,重慶市江津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邱東,重慶市名中醫、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原會長周天寒,江津區中醫院黨委書記黃靜、院長曾宏,重慶市針灸學會、重慶市中醫藥學會科普專委會和疼痛專委會部分委員共
  • 醫學專家爭論常人心臟上小洞修補有無必要
    醫學專家爭論常人心臟上小洞修補有無必要 來源:東北網 2006-11-02 09:11         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的心臟裡有個小洞。
  • 收徒收到400公裡外 江津中醫院「拜師傳藝」圈子再擴大
    今日上午,正在巡查病房的江津區中醫院副院長刁鵬接到了一個從400公裡之外的酉陽縣打來的諮詢電話。酉陽縣中醫院於2017年成為江津區中醫院對口幫扶單位。近三年來,江津區中醫院每年都會組織多次對口調研和針對性幫扶,先後向酉陽縣中醫院派駐醫療技術骨幹人員60餘人次,通過教學查房、手術帶教、坐門診、義診、接收人員進修等多種方式,幫助該院提升臨床診斷、手術治療以及醫療科研水平,助力當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 打開那顆右邊的心臟
    這也給了我獨一無二的機會,可以接觸任何你能想到的先天性心臟異常病例。大量的年輕病人因為風溼性心臟病從遙遠的鄉鎮轉到這裡治療,他們大多接觸不到我們西方人習以為常的抗凝療法或藥物。這裡的農村醫療還停留在中世紀水平,我們在治療中不得不有所創新和發揮,修補他們的心臟瓣膜,而不是用人工材料替換。
  • 29歲女士心臟竟藏著一個3釐米的洞 醫生說年紀越大越危險
    浙江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院長毛威教授,近日剛剛在下沙院區,為一位29歲的房間隔缺損患者實施了經導管封堵術。他說,這種先天性的疾病,在下沙區域碰到的似乎特別多。記者 謝謹憶 通訊員 方琳  身高只有1米48 心臟卻有個3釐米的洞  這位29歲的患者,是一位身高只有1米48的年輕媽媽。
  • Heartbleed「心臟流血」漏洞已大範圍修補
    據Re/code網站報導,上周震驚整個網際網路世界的「心臟流血」 漏洞(Heartbleed)引發了人們的恐慌。
  • 重慶江津區舉行首屆「巴渝岐黃杯」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競賽
    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0日電 近日,重慶江津區首屆「巴渝岐黃杯」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競賽在江津區中醫院德感本部拉開帷幕。活動邀請到全國知名專家評委,重慶江津區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立醫院、民營醫療機構的93名中醫師組成31支參賽隊伍,比拼專業知識。
  • 在線開方+送藥家門 湖北省中醫院推出網際網路醫院網絡門診
    日前,湖北省中醫院推出網際網路醫院網絡門診,為普通患者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提供網絡問診、開方送藥等便民服務,破解疫情期間普通百姓就診和用藥的難題。湖北省中醫院院長何紹斌督導網際網路醫院運行在「湖北省中醫院網際網路」APP上可以看到,患者有圖文諮詢、視頻諮詢兩種問診方式可以選擇。除了用文字描述身體症狀,發送相關檢查結果的圖片給醫生,患者還可以向醫生發出視頻邀請,醫生可以在線查看舌苔、聽患者說話,來辨證論治。
  • 海南省中醫院舉辦中醫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教案競賽(決賽)暨教師節表彰大會
    為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全面加強醫院臨床教學工作建設,海南省中醫院舉辦中醫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小講課教案競賽(決賽)暨教師節表彰大會。在海南省中醫院,每位老師都在醫學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奉獻著青春,揮灑著汗水。我們的老師要珍惜「醫生」「老師」的雙重身份,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大家要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以德為先,做教學方法的改革者和創新者,師徒同行、共勉共進,通過提升自身醫療、教學、科研能力,全面推動醫院發展。
  • ...江津區婦幼保健院攜手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銀海眼科醫院共謀發展
    近日,成都市中醫藥大學附屬銀海眼科醫院院長段俊國一行4人應邀來到江津區婦幼保健院考察交流,江津區政府副區長熊偉,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升兵,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朱永江,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小紅,區中醫院黨委書記黃靜、院長曾宏,區婦幼保健院黨總支書記朱曉萍、院長何桂明、副院長王曉玲、馮毅等陪同考察。
  • 國家培微計劃「專家面對面」走進江津中醫院 系首次在中醫醫院開展
    為發展和完善細菌耐藥監測體系,提升臨床微生物人員和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和價值,10月2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與中國藥師協會主辦的「臨床微生物專業人員細菌真菌感染診斷能力提升項目(培微計劃)」之「專家面對面」重慶江津站活動走進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據悉,這是培微計劃首次選擇在中醫醫院開展。
  • 運動也能心臟「搭橋」?聽聽濰坊市中醫院專家怎麼說
    濰坊市中醫院保健一科規範化開展的以科學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為郎奶奶的治療帶來新的改觀,為陷入困境的治療打開了新局面。治療後,朗奶奶胸悶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可從事一般家務活動,下樓到院子裡活動。
  • 《紀念碑谷》團隊唯美系新作《用心修補》將登陸PC
    《紀念碑谷》團隊新作《用心修補(Assemble with Care)》確認將於2020年春季登陸PC平臺。本作已在Apple Arcade中推出,而開發團隊在聖誕佳節期間公布了將登陸PC的消息。
  • 修補心臟漏洞不留痕跡!耗時10年,可體內降解的封堵器來了
    10月23日上午,由於心臟的房間隔缺損,55歲的患者張先生(化名)接受了修補手術。省醫心血管病研究所張智偉教授用導管將一個可降解的封堵器「送」進患者心房,順利地將缺口「堵上」。這個可降解的吸收封堵器將於兩三年內在張先生體內被降解掉,實現「補心」不留痕跡。
  • 江津區A群流腦疫苗缺貨通知
    目前江津區鼎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幾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德感中心衛生院、江津區第一人民醫院(雙福)等單位已無貨,請需接種此類疫苗的兒童不要前往,據向重慶疾控中心了解在九月份缺貨情況將緩解,到貨後我們會在微信公眾號上第一時間進行通知。A群流腦接種程序:6月齡、9月齡齡分別接種1劑次。重慶流腦發病特徵:每年春季為流行季節;發病率低,全市每年1~3例左右,今年發病只有1例。
  • 海邊小木屋,一座小小博物館,可以聆聽7萬多顆心臟跳動的聲音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處日本的小眾景點,在那裡你可以面朝大海,還能聆聽7萬多顆心臟跳動的聲音。 這裡收藏了來自全世界7萬多顆心臟跳動的聲音,你還可以錄下自己的心跳聲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