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拳頭大小,它功能活躍,構造複雜,它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乎著生命安全。當前,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群眾健康的高發病。每一年,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都會收治2000多名來自當地及周邊地區的患者,他們在這裡康復甚至「重生」。
渝西首家!「金剛鑽」在心臟血管內「開隧架橋」
心病科的大門就是一道生死之門。在這裡,病情變化快,病種複雜,死生逆轉的時間幾乎是用秒來計算。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嫻熟的搶救技能,根本無法勝任心病科的工作。
2019年5月9日,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成功開展首例「冠狀動脈內旋磨成形術」,採用冠狀動脈內旋磨技術,在血管內開「隧道」,用高速旋轉的鑽石磨頭將心臟血管內的鈣化斑塊磨碎,成功解決了血管嚴重狹窄的冠心病患者無法植入支架的難題,成為渝西片區首家開展此技術的醫院。
60多歲的陳慶(化名),在2019年5月4日已反覆胸痛10多天,當天突然胸痛加重,被送往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住院治療。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發現該患者的三支冠狀動脈血管都嚴重狹窄,其中迴旋支血管合併重度鈣化,運用球囊多次擴張均不成功,血管狹窄未改善。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心病科火速邀請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遲路湘教授進行會診。5月8日,心病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劉馴召集心內科全體醫生開展術前討論,詳細制定手術方案和相關應急預案,最後決定實施冠脈旋磨術和冠脈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
(DSA影像下的「金剛鑽」)
5月9日,團隊將表面附有金剛石的橄欖形磨頭送入迴旋支血管鈣化最嚴重的部位,血管內的旋磨頭以150000轉/分的速度旋轉。「打通了!」經過2次旋磨,團隊成功將患者狹窄的血管開通,順利植入兩枚支架。最終,在高超的技術支持下,手術在1小時就順利完成。手術後,陳慶的胸痛胸悶症狀明顯緩解。
(患者在術後比出勝利的手勢 )
早在12年前,該院心病科就已創建成為重慶市重點專科,專科特色明顯,擅長於診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對診治各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及疑難病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一套系統、熟練、正規的搶救和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搶救成功率。此次冠狀動脈旋磨成形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科室冠脈介入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提高了複雜冠脈介入治療的成功率,為更多的心臟疾病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手術順利完成後,團隊慶祝合影留念)
利器助攻! DSA介入治療為生命開啟新通道
目前,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設有心血管內科專科門診、專家門診及住院病區,有中醫綜合治療室及心病科研究室,配備了心電工作站、多參數床旁心電監護儀、除顫監護儀、網絡心電系統、遙測中央監護系統、遠程動態心電智能檢測監護系統(動態心電監護儀)、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無創心功能監測儀、床旁心電圖機、電腦恆溫蠟療儀、氣血通絡治療儀、超聲脈衝理療儀。
此次冠狀動脈旋磨成形術也得力於血管造影機(DSA)的助攻。早在2017年,江津區中醫院就投入1100餘萬元引進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等先進專業設備。
(藉助DSA為患者做心臟介入術)
「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飛利浦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DSA),能夠廣泛應用於心臟、腦血管、周圍血管、全身各臟器的血管造影和支架置入等各種血管成形術,其科技含量高,功能全,是目前兼容性能最好、操作簡便、射線劑量低的DSA。」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副主任李遠梯表示,同時,荷蘭飛利浦型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系統安全可靠、診斷準確。
這臺高大上的DSA到底發揮了哪些功能呢?李遠梯介紹,DSA是數位化減影血管造影術的英文縮寫,通過一根導管插到需要檢查的血管裡面,注入造影劑,通過數位化減影設備得到單純的血管影像,可以顯示最小0.5mm管徑的血管,對於血管病變的顯示非常好。
這個設備在電腦可視影像下,能精確顯示血管分布,清楚地了解血管的病變範圍及複雜程度,大大提高了血管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為介入治療的精準性、安全性提供保障。目前DSA已廣泛應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腫瘤的檢查和介入治療。而DSA檢查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所有血管疾病檢查的「金標準」。DSA造影能完成心臟冠脈的影響成圖,還能實現冠脈的動態灌注檢查,其它檢查手段都是通過間接徵象了解血管病變情況,如都卜勒、彩超、核磁共振、心電圖等檢查,在發生梗塞、出血等較明顯徵象後才能判定血管病變,因診查結果往往不能肯定,就影響到確診和治療。
在這臺「利器」的協助下,江津區中醫院已為300餘名患者實施PCI(冠脈血管支架治療),成功進行心臟冠脈造影術1000餘例。為江津區內外心血管、腫瘤等疾病患者的診斷與微創治療帶來了福音。在心病科手術患者中,年齡最大的91歲,年齡最小的30歲。病人的「以心相託」「以命相託」,是心病科醫生的壓力,也是動力。
生死時速!30分鐘成功搶救79歲心梗患者
在心病科,生命比天還要大,搶救病人必須是爭分奪秒。
今年10月28日,79歲的尹桂發(化名)因腎功能不全、痛風、高血壓三級極高危收入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腎病科住院治療。11月5日早上8點40分,正在吃早餐的尹大爺突然出現胸痛,考慮到患者基礎疾病較多,血壓一直處於偏高的狀態,腎病科立即邀請心病科會診。8點48分,心病科主任劉馴、主治醫師劉偉對尹大爺進行了會診,急查心電圖。
「心電圖顯示患者為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必須馬上手術開通閉塞冠狀動脈!」劉馴表示,「如果不儘快手術,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9點20分,心病科立刻組織科內醫務人員對尹大爺的病例進行了分析和制定治療方案,在與家屬溝通並取得知情同意後,9點35分,啟動介入導管室,行急診PCI手術治療。9點50分,兩位醫生為患者實施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其心臟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由於病情危急,立即行導絲引導下球囊擴張開通血運,10時20分,尹大爺血管開通。但由於尹大爺血管內血栓負荷重,術中血壓不穩等多種因素,根據心肌梗塞治療指南推薦,暫不行冠脈內支架植入。
經過3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危為安。術後,尹大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胸痛症狀得到緩解。
據悉,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勢。為了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讓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江津區中醫院整合急診科、ICU、心病科等多學科資源,於2019年籌建胸痛中心,並不斷規範、優化「院前院間救治一體化」急診流程,盡力做到用最短的時間減輕心梗患者的痛苦,為全區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中西結合!治心養心雙管齊下
(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醫護團隊)
作為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室設有中醫綜合治療室,中醫護理特色突出,將耳穴壓丸、中藥穴位貼敷、艾條灸、中藥燻洗、便秘、失眠病推拿等中醫非藥物療法,運用於心血管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科室的中藥蠟療技術的應用,在臨床上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得到患者的高度評價。
運用西醫先進的治療手段,搭配中醫藥特色優勢,中西醫結合,讓患者多一種選擇,也多一份重獲健康的信心。很多心血管病患者,由於長期受到疾病困擾,心理難免出現問題,從而引起情緒改變、睡眠障礙等情況,有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繼而進一步加重心臟問題,也就是「雙心」疾病。
(中醫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該院心病科護理團隊由20名護士組成,其中心血管專科護士7名。護理以「真心、細心、愛心」理念為指導,除了中醫護理,還建立慢病管理體系,注重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後的疾病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後進行定期回訪,向患者普及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做精做專是我們的使命,人民健康是我們的追求。」下一步,科室還將建立心臟康復中心,幫助心衰患者提高生存質量。
用心守護,砥礪前行,以高超醫術讓患者重現生命曙光,用仁心愛心為心臟健康保駕護航,這便是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的願景。
(文/何婧 圖/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