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1月7日,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實施方案(試行)》《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單位創建實施方案(試行)》,公布了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名單,花果園C區、K區在列。而此前,一批垃圾分類智能回收設備,已在這裡「先行先試」。
花果園設置的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
11月20日,記者對花果園C區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使用情況進行了走訪。智能回收機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回收機投放兩個月來,3臺機器回收各類可回收垃圾約5噸,在兩個月時間裡,向市民發出「環保紅包」4000餘元,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到垃圾分類隊伍中,貴陽人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提升。 A 「雙11」期間的紙殼不見了 11月20日12點,在花果園C區的一臺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前,市民王先生點開微信小程序,掃碼之後,將一袋塑料瓶放入機器,他的手機屏幕立馬顯示已收到0.31元。
花果園居民在操作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
「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很高,今年『雙11』期間,樓道裡連紙殼都看不到了。」提及回收機投放以來的變化,王先生說。 據了解,花果園C區共有一萬餘戶居民,今年9月至10月,花果園設置了3臺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該機器可回收紡織物、金屬、紙類、塑料4類垃圾,市民通過手機微信掃碼的方式,註冊登錄帳戶,機器對垃圾自動稱重後,便會立即向市民發出「紅包」。 「小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環境衛生好了,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我們都很支持。」市民王女士說,小區裡裝上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後,她在家裡就提前對垃圾進行了分類,上班出門時順手就能將垃圾放進回收機,既能為環保做貢獻,又能獲得收益。 B 參與垃圾分類為環保出力 按《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實施方案(試行)》的要求,到2019年底,全市創建8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0年,全市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範圍達到90%以上。這些示範片區將以社區(鄉鎮)為單位,打造覆蓋居民小區和相關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運營方貴州邦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表示,自機器投放以來,他見證了小區居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例如喝奶茶,原來沒有回收機的時候,小區居民會把沒喝完的奶茶連著奶茶杯一起扔進垃圾桶,現在居民們學會了先把沒喝完的奶茶倒進廚餘回收桶裡,再把奶茶杯放入回收機中。」陳榮說,他還看見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扔垃圾,教孩子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一次,在智能回收機前,一位50歲左右的女士在將分好類的垃圾放入回收機時,陳榮無意間看見這位女士在垃圾回收軟體中可提現的金額已經超過100元,便好奇地問這位女士為何不提現。她回答,她做垃圾分類回收是想為環保出份力,並不是為了紅包。對此,陳榮十分感動。 記者了解到,自3臺智能回收機投放以來,目前花果園C區已有2000餘人參與其中,累計回收紡織物、金屬、紙類、塑料約5噸,市民已提現的「紅包」金額已經達到了4000餘元。其中,中年人是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力軍」。 C 貴陽市民參與熱情高漲 「貴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市民的環保意識很強,這為我們推廣垃圾分類提供了很大便利。」陳榮告訴記者,除了在花果園C區投放智能回收機外,公司在其他省份的城市也有投放。從前期運營的數據來看,貴陽市民對垃圾分類的參與度較高,無論從回收垃圾的數量、參與人數還是發出的「紅包」金額來看,貴陽的增量都非常大,超過了其他城市。
工作人員在演示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的操作方法
來源 貴陽日報
編輯 嚴莉莉
編審 胡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