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rtner分析師們的表述稱,基於意圖的網絡(IBN)正在萌芽,但可能是網絡中的下一件大事,因為它承諾提高網絡可用性和敏捷性,這是企業向數字業務過渡的關鍵。另外,負責網絡的管理者需要決定何時進行這項技術的嘗試。
至頂網網絡頻道 12月15日 北京報導:基於意圖的網絡(Intent based networking,簡稱IBN)——這聽上去又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近年來,在網絡領域已經不斷湧現出包括NFV、SDN、SD-WAN等一系列新的網絡技術趨勢。那IBN到底有何含義及前景呢?
根據Gartner分析師們的表述,基於意圖的網絡(IBN)正在萌芽,很可能是網絡中的下一件大事,因為它承諾提高網絡可用性和敏捷性,這是企業向數字業務過渡的關鍵。負責網絡的管理者需要決定何時進行這項技術的嘗試。Gartner認為,基於意圖的網絡系統(IBNS)是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可用性和敏捷性的中間件產品,其中包含對網絡基礎設施的設計、實施、運行、保障等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
根據Gartner給出的預測,到2020年底,將有1000多家大型企業在生產中使用基於意向的網絡系統。而在過去一年中,已經相繼有超過10家初創企業進入這一領域,每家公司融資均超過了1000萬美元。
IBN的市場有多大?
普林斯頓大學的Nick Feamster和Jennifer Rexford在給IBN的定義中提到,網絡監測是由任務驅動的,將與網絡控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網絡控制將依賴於對整個網絡系統的學習和大規模的數據分析。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諸如監控網絡、軟體定義網絡(SDN)、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都將成為IBN的基礎和前提,那麼在目前的網絡市場中誰會對這些技術更感興趣呢?
思科:The Network. Intuitive
今年,思科最大的一次發布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推出基於意圖的全智慧網絡解決方案,據思科表示這是一款具有顛覆未來30年網絡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具備預測行動、阻止安全威脅、持續自我演進和自我學習的能力。支撐這種能力的基礎就是思科新的Software Defined Access,可實現故障排除和配置等任務的自動化。而另外一個起核心中樞作用的部件是DNA中心(DNA Center),這也是思科基於之前推出的DNA(全數位化網絡架構)打造出的一款中央管理儀錶板,能夠通過網絡意圖和可視性與情境信息提供涵蓋設計、部署、策略和合規等方面的應用支撐。
瞻博網絡:Self-Driving Network(SDN)
瞻博網絡之前也曾提出了Self-Driving Network(SDN)概念,但此SDN非彼SDN,這是一個基於開放、敏捷、靈活的基礎架構。按照瞻博網絡的說法,此系統能夠基於源自數據的網絡操作知識深入洞察並指導自動化的決策,通過策略驅動的可編程基礎架構完成對基礎架構的配置、反饋及循環,並通過從所有基礎架構資源中收集的豐富分析以及虛擬層和物理層之間的關聯改進測量準確度和可見性、容量規劃和優化、故障排除和實時網絡遙測。其實,這就是IBN網絡。
雲杉網絡:基於意圖的自動駕駛網絡
雲杉網絡在GNTC 2017全球網絡技術大會上率先提出了基於IBN的自動駕駛網絡概念。雲杉網絡稱,這是一種面向數據中心網絡的創新產品,能夠把網絡工程師從繁瑣的網絡運維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時間去從事創造性工作,並把定義意圖作為重心,通過白名單配置、策略生成與下發、數據採集和評估與修正等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控制系統。
IBN幫助實現安全的自愈網絡
基於意圖的網絡到底是如何應用的,我們不妨看一個有關安全的場景。不容忽視的是未來的安全將大量引入AI技術及自我學習的功能來打造自愈型的安全體系。但從目前傳統的網絡環境來看,很難為這種自愈的安全能力提供更加智慧的平臺支撐。
而基於意圖的網絡相比傳統網絡而言,能夠更加輕鬆的實現IT系統的自動化、情境化,和直觀化,並依次通過網絡監測、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等相關技術,不斷對網絡環境中所反饋的數據進行洞察與分析,快速生成策略並下發配置到設備中,實現完全自動化的資源部署、故障排除、安全威脅防護和網絡隔離等功能,這樣就大幅簡化了針對用戶、設備和事物的網絡訪問和管理工作,而最終基於意圖的網絡是要達到預知判斷的境界,相比以往任何一種網絡環境都更加的擬人化和智慧化。
IBN與SDN有何區別
眾所周知,SDN的核心理念是將轉發與控制進行分離,以此提高網絡的運行效率和網絡的靈活性。從廣義上看SDN代表了一種新的網絡思想,從狹義上看其就是一項網絡轉發技術。而在我們看來IBN與SDN有很大不同,IBN似乎更像是一種網絡架構,或者是一種網絡平臺方案,Gartner也將其定義為一種中間件級產品,其和SDN並不處在一個層面之上。
總之,無論從Gartner、思科、瞻博網絡,還是雲杉網絡在內的多家機構和廠商對IBN的定義和應用來看,都是將其建立在SDN基礎之上,而SDN只是支撐IBN眾多技術中的一種。另外,我們還了解到IBN將更靠近業務和應用的需求側,這種網絡似乎能更有針對性的來提升業務性能,因而也更容易被商用化,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其在業務和系統之間必須實現精準對接。
我們從字面中也不難看出,在基於意圖的網絡中,意圖最為關鍵,這種意圖可能來自於人,也可能來自於物,但終歸還是來源於業務本身的需求。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同,未來在基於意圖的網絡IT環境中,技術部門將與業務部門實現更加無縫的連接,IT工程師們也需要更加熟悉業務特點與流程,並定義出更為精準的意圖及策略,這樣才能真正驅動「無人駕駛網絡」的持續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