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海澱區將校本培訓者培訓作為提升區域校本研修品質的重要舉措。在成功舉辦兩期教師培訓負責人和三期中學教研組長培訓後,海澱區於2018年10月啟動首期小學教研組長高級研修班。2019年10月15日下午,首期小學教研組長高級研修班在海澱教師進修學校舉行結業儀式。
經歷為期一年的研修,各位教研組長完成集中研修、異地研修和實踐研修三個模塊的課程,系統學習校本研修的理論、策略和方法,學科組研修的先進經驗,以及系統設計和專業實施學科校本研修,從而提升自身學科校本研修領導力。參與結業儀式的有來自海澱區各小學的45位教研組長,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支瑤副校長,師訓部劉鋅主任和張曉副主任,校本研修項目負責人遲淑玲老師和王秀英老師。研修班結業儀式由劉鋅主任主持。
明確方向
做好學科團隊的領頭雁
海澱教師進修學校支瑤副校長做「如何做好學科團隊的『領頭雁』」專題講座,要求教研組長「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問題、手中有策略」。首先,教研組長要承擔「完善機制、評估效果、深度參與」的責任與擔當;把握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改進的方向;從「課程、學科、學生、教學、評價」五個方面把控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其次,教研組長應當有敏銳的問題意識,能夠聚焦教學設計與實施、單元教學設計以及課時教學設計中的問題開展研修。最後,重點介紹中關村三小教研活動和回民中學學科組發展案例,分享組織學科校本研修的策略方法。
精彩紛呈
學員共享研修收穫和實踐經驗
海澱實驗小學魏欣老師分享「聚焦研修主題 助推專業成長」的實踐經驗,介紹校本研修 「聚焦問題——確定主題——策劃方案——探索實施——總結梳理」的實施路徑。回顧一年的探索,發現有效的校本研修首先要立足本源,解決課程與教學中產生的問題與困惑,更新完善教師的教學經驗,形成教育智慧,為研修活動的總結和反思提供參照;其次要遵循認知發展規律,在問題解決的驅動下,在反思中激活相關原有經驗,從而進行經驗的重組和再構。
北京二十中學附屬實驗學校趙春豔老師以「一次經歷 一次再塑」為題,回顧研修活動中碰撞式學習帶來的思想交流、思維互動和認知提升。該校校本研修以「做質性教學研究」為突破點,聚焦主題和文本,創造「共生」的團隊文化。展示活動中依託課堂觀察、課後共議、專家指導,助推團隊建設,提升自我能力。通過研修將思想上的碰撞轉化為行動力、領導力和創造力,再塑自我和再塑團隊。
中關村第三小學的明雨老師介紹了該校數學教研組的研修背景,梳理了整個研修歷程,展示了數學組「問題引領下單元整體構架」的校本研修活動和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她總結道,「明確定位——聚焦主題——計劃周全——全員參與——落實反思」是實現該校「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研究氛圍和強化職業認同感」校本研修目標的不二路徑。
劉鋅主任小結
三位教研組長從研修回顧開始,分享在教研組建設中的思考和做法,既有系列整體設計的研修課程,也有聚焦主題的單次研修展示活動。通過呈現三所學校不同的研修主題、目標、活動、過程和效果,相信大家從中獲取了可供借鑑的有效經驗和有益啟示。三位的介紹體現了高研班的初衷,即通過研修提高教研組長的團隊建設能力和研修規劃設計能力,最後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引導力的提升。教研組長承擔教育學生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雙重使命,因此,在座的每一位都非常重要!
眾籌工作坊
為返校實踐增智賦能
遲淑玲老師主持研修總結工作坊,運用焦點討論法,以客觀性、反應性、詮釋性、實踐性四個層次的問題為驅動,對研修三個階段進行總結。幫助學員回顧、梳理一年來的學習與實踐收穫,為學員持續努力、優化行動、專業成長賦能增值。
結業儀式既為本期小學教研組長高級研修班畫上了圓滿句號,又為參訓的學員開啟了新的未來。經過三個階段的學習,每位學員都達到了考核要求,順利獲得結業證書。今後,大家必將帶著「心中的方向,眼中的問題和手中的策略」,繼續做實、做好校本研修實踐,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項目組老師寄語
張曉老師
研修班是一個共生的學習共同體,「共生」體現在教研組長參與研修過程,不同的小組對於同一內容的學習體驗是多層面、多視角的,既有對具體的活動或者內容的梳理,也有對整個研修階段的感悟和收穫的分享。大家聽支校長的專題講座、學員代表的研修收穫和跟進實踐,再回顧之前的研修經歷,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關聯和建構,每個成員都在互相促進和學習,最後轉化為下一步實踐計劃和行動想法,這就是深度學習和實踐的過程。
王秀英老師
今天的回顧和分享讓我切實感受到大家認知上的提升和觀念上的轉變。用四個「力」來概括,今天的專家講座和學員分享啟動了大家反思,與工作坊一道形成推力,引導大家挖掘自身的「反思力」;結合學習和反思再形成明天的「行動力」,落實到每個學員的實踐之中;最終帶動團隊向前發展,實現教師的「發展力」和「學科領導力」的提升。建議大家對自己的實踐案例進行再次文字梳理,提鍊形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