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有一百種脫單的方式,而你卻有一萬個單身的理由。
西裡今年聽過最神奇的脫單方式就是「密室逃脫」了。最近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了,各家房子都塌了個遍,哥哥們脫單的秘訣居然都是「密逃」。
果然就像網友說的,密室逃脫,脫單的脫。
而那些搞不了對象的人,也就只能怪自己沒有多出門玩幾次密逃。
1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不想單身卻一直在單身的人。
比如,那些在早戀時代沒有抓住機會的人,她們成年以後明明比誰都想談戀愛,但又不願意主動走出自己那個狹小的社交圈子。
雖然和公司的同事年齡相仿,但這些同事要麼就是有伴了,要麼就是成天對著處不出感情。
自己發展不來,旁人就跟著著急,給她安排上了。結果父母好心張羅的對象,她上來就是一句「不要」,好不容易逼著去了,約會回來加上的微信也不接著聊下去,直接把對方晾涼了。
遇上朋友組局約她,一定要再三確認會不會有陌生人在場,一旦有不認識的人就推三阻四,拒絕參加。
現實中知根知底的人都拒絕認識,更別提她們會信任交友APP了。
這種人想談戀愛的勁頭也就在嘴上,行動上就指望著老天爺給分配對象。
再比如,那些分手了一兩年,至今還在空窗期的。她們身邊根本不缺好的異性,但就是沒有一個入得了她們法眼的。一旦問起原因,她們就說不合適。
至於哪裡不合適呢,大概就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談戀愛、搞對象無非就是出門多認識幾個人,從陌生人中找個感覺對的,再接著處下去嘛。而這樣簡單的事對於她們來講,卻像是比登天還要難的大難事。
就像是楊丞琳說的,「一見鍾情沒運氣,日久生情沒條件,熟人不好下手,生人不敢開口,乾脆自暴自棄,也不出門去認識新朋友,每天就靠著幻想擁有愛情。」
她們一天天哭喊著想要擁有愛情,卻親手把自己脫單的路給堵死了。
這些人搞不了對象怨得了別人嗎?單身又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主動選擇自殺式單身。
2
要我說,那些選擇自殺式單身的人不是不想談戀愛,而是談不了戀愛。
她們身上共同的特徵就是圈子小,十年如一日地和那麼幾號人相處,約飯找誰、談心約誰...早已固定化了。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認識快15年了。
她的社交圈子有多窄呢,她每天的活動範圍除了公司就只有出租屋,遇上了朋友忙碌的周末,她就周五傍晚下班回家,直到周一早上才再出門。
在校時說是父母管得嚴,可同班裡一個爸媽不讓和男孩說話的女生都一學期換了兩個男友了,她就是沒動靜。
好不容易上班了自由了,她卻說自己工作忙,加班多。
社畜再忙能忙得過愛豆?愛豆們從白天睜眼開始就在趕通告,除了睡覺時間都會被狗仔盯著,就是工作這麼滿的人都有空去密逃去認識新朋友、談戀愛。
說到底,「忙」只是他們逃避的藉口,她們的生活裡即便不忙,也容不下一個男朋友。
因為戀愛就意味著要適應有一個人進入你的生活,打破你慣有的習慣,改變你現有的生活方式。她們常年習慣了一個人,不知道怎麼去接觸新事物,怎麼踏出自己安全區的第一步。所以對於長期單身的人來講,戀愛也有可能是一種負擔。
朋友這種母胎solo是不知道怎麼去突破現有的模式,有些人則是恰恰相反。她們比誰都清楚怎麼開始一段戀愛,但就是不願意從自己的夢中醒來。
這些人一般有兩類,一是害怕被傷害過;另一種則是對愛情懷抱著太高的期待。
害怕受傷害的前提,其實是曾經被傷害過。
很多人身邊多的是發展對象,但她們就是不願意去嘗試,因為過往的經歷都在提醒著她:愛情裡會有背叛也會有失望。
所以拒絕一切新的開始,是她們可以採取的唯一自保措施。
而另外一種類型的單身狗,那些年少時看過的小說、偶像劇都給她們即將到來的愛情提供了參考,她們滿心地期待著一個完美的男友出現。
而過多的期待,就是變慫的根源。
等到愛神真的眷顧到自己時,她們又會質疑這個完美的男友是否真實存在,害怕自己是不是不夠完美。
到了最後,她們還只能說現在能碰到自己喜歡的人可真是太難了。
3
講真,看到那些通過玩「密室逃脫」脫單了的偶像,說不酸是騙人的。
現在的社會,談戀愛對別人來講是伸手就能得到,到了自己身上卻是被愛情屏蔽了信號。「密逃脫單」當然是個梗,但說到底還不是別人願意出門去認識新朋友,願意用各種方式開啟新的戀情嘛。
那些選擇自殺式單身的人,把自己困在一個固定的安全區裡,自己不願意走出來,別人更不可能走進去。
每天都在呼喊愛情,但實際上也早早地把愛情關在門外。
愛情又不是手機裡的Siri,喊它就會回應你。想要擁有愛情,關鍵還得是你先做出了接納愛情的行動啊。
所以,多出門多玩密室逃脫,不然哪來的愛情?
圖源:《逃跑雖可恥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