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亂象:部分效果明顯產品系非法添加有害成分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保健品亂象調查不少產品靠忽悠賺錢

  部分效果明顯保健品系非法添加有害成分

  每克售價高達千元的「極草」,日前被國家相關部門從保健品中「除名」。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火熱的保健品市場背後,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誇大宣傳等佔領市場,成本和研發費用則只佔很小比例。保健品「偽裝」成藥品、普通食品號稱有保健功能等現象層出不窮,不少產品靠「忽悠」矇騙消費者賺取暴利。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顯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成分。特別是減肥類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違禁藥物。據新華社

  暴利不靠技術質量靠營銷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公開發文要求停止高價保健品「極草」的相關經營活動。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至尊含片0.35克規格的81片裝禮盒售價為29888元,即每克售價為1054元。其生產廠家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宣稱其「微粉粉碎和純粉壓片專利技術」可以使冬蟲夏草「含著吃」,並聲稱「極草純粉含片比原草至少多7倍精華溶出」,這讓不少消費者認為一片極草等於7根蟲草的功效,不惜重金購買。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投入10億元廣告費打造其「含著吃」的所謂高科技概念,而這筆投入也是「極草」成本中極大的一塊。青海省冬蟲夏草協會常務會長趙錦文認為,「微粉粉碎和純粉壓片專利技術」並不是高科技,「壓制設備研發技術在國內早有應用,其廣告中比原草多7倍精華溶出的說辭也在業界存有廣泛異議」。

  「暴利不是靠技術和質量,而是靠營銷。」業內人士稱,許多高價保健品的營銷策略都與「極草」類似。

  炒作高科技概念迷惑消費者

  與「極草」相似,近年來保健品「忽悠」式營銷不斷升級,特別是炒作高科技概念,部分消費者對此偏聽偏信。

  安徽省食藥監局有關專家說,保健食品只有輔助治療的功效,但為了吸引眼球,一些企業和經銷商大肆宣稱其治療效果優於專門藥物並且無副作用。

  患者迷信保健品以致延誤治療並非個案,近年來一些晚期腫瘤患者把一些誇大其詞的保健品當做「救命藥」,耗盡家財大量購買,甚至人去世了保健品還沒吃完。

  食藥監部門專家稱,目前我國認可的保健品27種保健功能中,並沒有防癌抗癌這一功能。

  免費辦健康講座忽悠老人

  近年來,一些針對老年人舉辦免費的「健康講座」不斷增多,實際上就是給老年人「洗腦」。保健品的營銷策略也從「廣而告之」,升級為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精準「忽悠」。

  「老人被『洗腦』之後,兒女阻止買保健品就是不孝順。」安徽一家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告訴記者,連她都無法阻止父母去聽所謂的健康講座、購買保健品。對於買得特別多的「會員」,保健品公司會授予他們一些「職務」,邀請他們當嘉賓坐在講座主席臺上,或帶他們去旅遊,從高額利潤裡擠出一點小甜頭讓老人深陷迷局。

  部分保健品添加違禁成分

  談到保健品市場存在的問題,不少業內人士頗為憂心。「藥品需要通過嚴格的臨床測試,如果保健食品真的有如此奇效,那企業還生產藥品幹什麼?」一位藥劑專家告訴記者。

  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顯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成分。特別是減肥類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違禁藥物。消費者食用後短期內體重迅速下降,但長期食用副作用十分明顯。

  專家稱,消費者無法從外觀、口感等判斷保健品質量和功能優劣,因此廣告和推薦就成為選擇保健品的「指南」。而企業有法不依、有關部門執法不嚴,都讓保健品行業陷入靠吹牛賺暴利的惡性競爭中。

  「保健品企業如果給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很多時候僅僅是退還產品費用。違法成本過低,對其違法行為沒有任何威懾力。」安徽省食藥監局新聞辦主任孫斌園說。

  相關專家認為,對於保健品行業,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和引導力度。同時,行業和企業更需要加強自律,建立以質取勝的良性競爭規則。

  此外,提高全民健康常識、讓消費者不盲目迷信保健品也是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褪黑素」銷售與添加亂象追蹤:激素滲入保健品
    「褪黑素」銷售與添加亂象追蹤:激素滲入保健品 2015-02-02 16:30:43   近日,食藥監總局發布了10種不合格保健品名單,其中河南邦瑞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邦瑞特牌欣靖膠囊3個批次都被檢測出非法添加了「褪黑素」。
  • 保健酒喝出"偉哥"效果 男子非法添加違禁成分領刑
    ,而喝了「十分有勁兒」的保健酒,其實不少是因為添加了「偉哥」成分。為了增強保健酒的壯陽效果,孫某往保健酒裡添加「偉哥」成分,非法釀造保健酒並銷往廣西玉林市、象州縣等地。近日,南寧市江南區法院刑庭審結了這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判處孫某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 16億丨這些「國食健字」編號「保健品」,有毒有害!
    檢測結果:假保健品多數含西藥成分為了進一步分析查證,稽查人員將這批商品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測分析。檢測人員專門針對11種對應糖尿病症的藥品,進行了逐一篩查,結果發現這些保健食品中都不同程度含有西藥成分。
  • 保健品製售亂象後的醫藥中間體界定難題:致非法添加成潛規則
    權健事件引出了保健品市場亂象的一個側面,即誇大、虛假宣傳以及實踐中的疑似「傳銷」叢生;而保健品市場亂象的另一個側面則長期暗藏水下:生產環節的非法添加和製售假問題。2018年,警方破獲了一起黑作坊冒用保健品批准文號,非法添加苯乙雙胍製成降糖保健品「仁合胰寶」的大案,涉案價值達12億元。
  • 美國保健品公司GNC涉非法添加
    因為在膳食保健品添加違禁成分,美國保健食品公司健安喜(GNC)近日遭到了美國當地司法部門的起訴,當天GNC股價下挫15%。  美國俄勒岡州檢察長艾倫·羅森布魯姆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宣稱,該保健產品零售商違反了俄勒岡州非法貿易行為法,涉嫌售賣含有危險添加成分的膳食保健品。據法庭文件稱,健安喜售賣的產品中含有匹卡米隆或者類安非他命的合成化學成分(BMPEA),這兩種添加劑都被列為非法的添加成分。
  • 保健品網售亂象:被誇大「藥化」的進口瑪咖
    在天貓國際上筆者還發現,商家為「orion海外旗艦店」在出售「進口瑪卡正品增大增粗硬助勃增硬瑪咖片男性持久勃起延時性保健品」時,以「2瓶一個周期,60天見證變大變久奇蹟」為主題的解說功效,在產品介紹詳情頁中,筆者看到,商家在圖表中詳細說明了服瑪咖後從第一周到第八周的各階段效果。
  • 小心保健品陷阱!長白警方破獲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經檢測發現,該保健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成分「西地那非」。得知情況後,長白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深挖線索,全力偵破。專案組經過巡線追蹤、分析研判、走訪摸排等大量工作,日夜奮戰12天,終於逐步摸清保健品銷售網絡,並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延邊州白河林區某地的落腳點。
  • 治不了病還耽誤救命 誰來給權健式保健品把把脈?
    28號晚,聯合調查組還發布消息稱,天津權健公司部分產品涉嫌存在誇大宣傳。事實上,媒體對權健公司部分保健品存在的問題,早有輿論預警,而對於保健品行業存在的問題,應該如何監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更是早有建設性的批評。
  • 315曝光保健品騙局,這樣的保健品千萬別買
    受訪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系副主任 蔡美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郭蘋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 張徵保健品的三大陷阱一些地方保健品市場亂象迭生,不良廠商把保健食品當作根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宣傳,欺騙消費者,老年人屢屢中招。
  • 性保健品市場亂象調查:八成造假添加獸藥(圖)
    它們多披著「食字號」的外衣,標為食品,裡面卻添加了西藥化學成分。高利潤、低風險的壯陽藥市場,造假工廠不斷蔓延,有些假藥打著名貴中藥配製的旗號,卻添加了獸藥。藥監、工商、公安、計生委、質檢、發改委……多個部門管理,卻呈「九龍治水」之態,讓性保健品市場,鑽進了法律空白和管理的灰色地帶。40多歲的徐慶(化名)笑稱自己是個「試藥者」。他常去成人用品店買壯陽藥。
  • 浙江破獲一起非法添加禁藥的「減肥咖啡...
    浙江破獲一起非法添加禁藥的「減肥咖啡」案 時間:2019-12-16 09:31:25 來源:央廣網 編輯:孫林馨   據報導,「要麼瘦要麼死」,這本是愛美人士表達瘦身欲望的一句口號,殊不知,如果亂吃減肥產品,還真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前段時間,微信、抖音等平臺上就流行一種網紅「減肥咖啡」,這種減肥咖啡號稱「月瘦8-20斤,純植物提取、無副作用!」
  • 貴州一成人用品店「金牌瑪卡」等保健品添加「偉哥」成份涉嫌犯罪...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記者 熙恩)今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新一批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查處紫金縣城羊之家羊奶店虛假宣傳案、廣西桂林市查處興安縣佰匯康百貨店虛假宣傳案 、海南三亞市查處三亞康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等10家企業的案例。
  • 非法添加「他達拉非」 男子售賣壯陽糖果被起訴
    這幾年,不少男士喜歡上了一款叫作「悍馬糖」的糖果,這種糖果號稱來自馬來西亞,有壯陽效果。然而,經 檢測「悍馬糖」中含有違禁成分他達拉非,吃了對身體有害,銷售也是違法的。最近,安徽男子胡某就因為在網上 售賣「悍馬糖」,被崇川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提起公訴。
  • 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助長保健品市場亂象
    後就醫時,醫生告訴金女士,該保健品對治療子宮肌瘤並無效果,反而可能會增大子宮肌瘤。得知相關情況後,金女士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舉報。之後,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調解下雙方協商達成一致,保健品銷售者向金女士退還了12萬元,隨後該保健品銷售方被立案調查。
  • 保健品中都有哪些禁用藥物隱患?
    不少商家看到商機,為了讓保健品有效果和產品利益會非法添加對人體有害的有毒有害藥品,那麼市面上那些保健品都有哪些禁用藥物隱患?非法添加違禁藥品佔三成 酚酞、格列本脲等較多包括西布曲明、咖啡因、酚酞、西地那非、他達拉非、鹽酸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鹽酸吡格列酮、鹽酸苯乙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洛伐他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共14種。非法添加物包括格列本脲、酚酞、西地那非、苯乙雙胍(含量以鹽酸苯乙雙胍計)、西布曲明、鹽酸苯乙雙胍等物質。
  • 渭南一蜂產品店非法銷售男性「保健品」 被判緩刑並道歉
    渭南一蜂產品店非法銷售男性「保健品」 被判緩刑並道歉 滾動新聞 華商網-華商報 作者:寧軍 2020-12-11 11:42:37 [摘要]2020年12月4日,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趙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 年銷10億的茉特壓片糖果非法添加瀉藥成分
    番瀉苷B和番瀉苷A都屬於瀉藥成分,按照國家規定,添加番瀉葉(含有番瀉苷成分)必須在成分表中進行標示。未標註番瀉葉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得檢出番瀉苷成分。而茉特壓片糖果屬於普通食品,未在成分表中標註番瀉葉,屬於典型的非法添加行為。 美商社向法律法規專家諮詢了解,食品存在非法添加屬於犯罪行為,適用《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追究法律責任。
  •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如何治?
    來源:廣州日報近年來,為了給孩子在身高、智力、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不少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企業、商家也正是抓住了家長的急切心理,以非法添加、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的錢財,致使兒童保健品市場出現各種亂象。
  • 保健食品禁止添加西藥成分 濟南公安提醒市民官網查詢
    夫妻兩人購進的保健食品中其實含有國家禁止在食品、保健食品中添加的西藥成分,因此相較正規的保健食品會有更明顯的使用效果。含有國家禁止在食品、保健食品中添加的西藥成分近日,濟南市公安局通報一起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 吉林梅河口警方破獲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搗毀生產窩點2個、各類倉庫5個,現場查扣各類生產設備2套,扣押非法添加西藥成分的有害有毒食品10萬餘粒,初步核算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網絡熱銷減肥藥含非法西藥成分2019年8月,梅河口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大隊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微信等平臺上銷售「內供溶脂丸」減肥保健品,網絡遍及吉林、遼寧、四川、河南、廣東等29個省98個地市。經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此類減肥產品均屬三無產品,銷售價格每盒高達9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