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島首個
婦科院士專家工作站在
市立醫院舉行授牌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教授及其工作團隊將為青島婦科疾病患者提供延伸會診服務,使青島及周邊百姓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和優質的醫療資源。
郎景和教授及其專家團隊共7人,擅長婦科腫瘤、婦科內分泌、普通婦科、盆底學、子宮內膜異位症、內鏡手術等婦科疾病。目前該團隊已和市立醫院確定的合作項目有內鏡和女性盆底中心。
青島經濟發達,但醫療水平卻與經濟水平不相符,不少高水平專家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市民們無法享受到高水平醫療服務及資源。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市立醫院後,可以藉助該團隊的高水平人才提升青島市市立醫院的婦科專業整體臨床、科研、技術水平,提高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力。對市立醫院提出的疑難危重病例將給與診治指導;指導市立醫院婦科盆底、腫瘤、內膜異位症等亞專業發展,並與北京協和醫院形成對口扶持關係;以郎景和院士為會長的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2014年度年會將在青島召開,並由青島市市立醫院協辦;市立醫院婦科今年也將派出1-2位婦科亞專業專家,到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工作一年,近距離學習掌握當今婦科的最新診療理念和技術;雙方同時也將建立「院士遠程會診機制」,為島城患者提供最優化和最便捷的延伸會診服務。此外,來青會診服務將視青島患者情況來定,如某一時期青島癌症患者較多,該團隊將派出癌症方面的專家來青坐診。
「將來所有疑難雜症和臨床醫學難題都將和這個團隊進行溝通交流,因為這個團隊裡的7個專家在婦科疾病都有其擅長的方面,未來我們將和這個團隊實現無縫對接,對接以後我們希望市立醫院能緊跟世界的腳步。」市立醫院婦科主任陳龍說。
文/圖
遊瀟連結:市立醫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團隊成員
1、郎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曾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 現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婦產科雜誌》總編,第五、六屆中國婦產科腫瘤學組執行主席,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主任委員,《健康世界》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殖道畸形的診治,婦科腫瘤,疑難婦科疾病的診治,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個人專著3部,主編和副主編的專著8部,為中國的婦產腫瘤醫療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2、宋磊, 解放軍總院301醫院教授,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會委員、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婦產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計劃生育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婦產科雜誌》、《中國實用婦產科雜誌》、《中國婦產科臨床》、《現代婦產科進展》、《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學報雜誌》、《國際婦產科雜誌》(中文版)、《美國婦產科時訊》(中文版)、
《美中婦產科雜誌》、《中國醫藥導刊》編委。
3、張震宇,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總幹事、副主任委員, 《國際婦產科雜誌》中國版執行副總編,《國際婦癌雜誌》中國版副總編,《現代婦產科新進展雜誌》編委,《中華婦產科雜誌》特約審稿員,《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編委,北京朝陽區優生優育專業小組委員,北京朝陽區出生缺陷監測委員會委員。
4、朱蘭,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盆底學組副組長兼秘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婦產科核心期刊《實用婦產科雜誌》與《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副主編。婦產科核心期刊《中華婦產科雜誌》等十餘種雜誌編委。擅長婦科內鏡,生殖道畸形以及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 。主持完成國家及部級課題兩項, 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主編、主譯《女性盆底學》等多部著作。
5、沈鏗,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婦產科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實用婦產科雜誌》副主編。《婦科腫瘤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編,《婦科腫瘤臨床決策》主編,國際婦科腫瘤協會(IGCS)教育委員會委員。擅長複雜婦科腫瘤手術和疑難雜症的治療,是衛生部十年百項攻關項目《子宮頸癌的預防及癌前期病變規範化診斷與治療的推廣》負責人,國家十五攻關項目《網絡技術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項目負責人。
6、向陽,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副主編,《中國醫學論壇報》婦科腫瘤特約主任編委,《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等雜誌編委。擅長各種類型的婦科手術,包括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全子宮切除術以及婦科惡性腫瘤的清掃手術。並相繼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五公關項目、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教委,衛生部及醫科院科研基金資助。主編及參與編寫醫學著作數十部。
7、鬱琦,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婦科內分泌學組成員兼秘書;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編委;中華婦產科雜誌審稿人 。
擅長不育、絕經、多囊卵巢症候群、各種婦科內分泌疾病。1994 年「SRY基因檢測在性發育異常中的意義」獲醫院青年優秀論文博士組三等獎。 1996 年「性發育異常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冷金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中青年委員﹑婦產科分會婦科內鏡學組委員兼秘書、衛生部婦科內鏡考評委員會常務理事。多個核心雜誌常務編委。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以及婦科微創手術等的治療。承擔完成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負責科技部國家科技「十一五」支撐計劃「婦科微創手術規範化診治」的研究和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症早期診斷和腹腔鏡治療的臨床研究」。近5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