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 1972年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僅次於奧迅·威爾斯的《公民凱恩》。《教父》自1972年至今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這樣的一部史詩巨作,對電影史的意義根本無需贅述,即使影片的時間長達三個小時,故事結構龐大,人物關係紛亂複雜,很多人都願意翻來覆去的看它,一次又一次的觀看、研究,並把它奉為經典。庫布裡克說:看到第十遍,我才相信教父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那麼,《教父》一片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它如此的迷人?仿佛擁有著強大的魔力,不僅被譽為是「男人的聖經」,甚至成為了一種高度濃縮的文化符號。
影片講訴了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科萊昂家族首領,教父維託·唐·科萊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影片開場第一個鏡頭,給了前來請求教父幫助的殯儀館老闆,隨著老闆訴說自己的苦楚,鏡頭慢慢後拉,教父出現在畫面裡。儘管給的是背影,但仍顯出出主體地位。接著鏡頭一搖,轉向了教父,真正的大人物出現了,他才是鏡頭的主角,權利的中心,他潛藏於黑暗裡慢慢清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父最終答應了殯儀老闆的請求,並送老闆離開。鏡頭一轉,是熱鬧的婚禮現場。盛大的婚禮現場,影片主要的角色都在婚禮出場。
夾雜著權利、金錢與欲望的婚禮,各路人士粉墨登場。
這個羨慕巨額婚禮禮金的司機保利,後來被賄賂參與到強殺教父事件中。
這個被記者拍張照、立刻叫部下銷毀膠捲的黑幫老大,設計殺害教父,後被麥克清洗。維託·唐·科萊昂有三個兒子,魯莽衝動、頭腦簡單的長子遜尼,懦弱無能幫著外人傷害家人的次子弗雷德、精明能幹卻參軍走正道的小兒子邁克一一登場。維託·唐·科萊昂是黑手黨首領,心狠手辣、未達目的不擇手段,對家人卻是無比的溫和慈愛。「一個真正的男人必須要花出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這也是各路人士想他求救的原因。
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素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党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教父中槍入院。素洛佐要湯姆設法使遜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遜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氣。
邁克迅速反應,救了父親一命。「我和你在一起。「邁克已經決定和父親站在同一條路上,參加家族事業了。各家族間的火拼一觸即發。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素洛佐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素洛佐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裡他娶了美麗的阿波蘿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党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遜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被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鏢法布裡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倖免於難,卻痛失愛妻。邁克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他設計了清洗計劃,殺掉所有的對手。新一代教父誕生。
電影本質上是講故事的藝術,在一部電影裡,看見了別人的一生,仿佛過完了自己的一生。《教父》是一個龐大複雜的故事,每個角色都值得悉心分析,一本書的容量都沒辦法講盡《教父》的故事,簡介也只能拋磚引玉、管中窺豹,更多的需要自己去觀看、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