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梅雨是發生在江淮一帶具有特定天氣含義的天氣系統,在地面天氣圖上表現為一條呈東北西南向的準靜止鋒帶(亦稱梅雨鋒系),從江淮流域延伸到日本西南部一帶。在鋒帶附近常伴隨著一條狹長的降水區,其南北寬度約有百餘公裡至數百公裡,東西長約數千公裡。
形成上海梅雨的天氣系統主要為靜止鋒,降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靜止鋒基本穩定在長江下遊及上海附近,靜止鋒北側多連陰雨天氣,常有大雨、暴雨發生,而靜止鋒南側多雷陣雨天氣,悶熱潮溼;二是靜止鋒上不斷有氣旋產生並東移,當氣旋移經長江下遊和上海時,帶來大雨、暴雨或雷陣雨天氣。
」
歷史上梅雨:
*入梅最早的是5月22日(1936年)
*入梅最遲的是7月9日(1982年)
*梅雨量最多的達815.4毫米(1999年)
*梅雨量最少的僅11.9毫米(1902年)
另據歷史資料統計,1951年以來上海梅雨期:
*持續天數最長的是58天,近2個月(1954年、1991、1999年)
*持續天數最短的僅2天(屬空梅,1965年、2005年)
今天(9日)本市入梅,之後降水過程趨於增多,今天夜裡到明天受雨帶北抬影響,本市有明顯雷陣雨天氣,局部地區有大雨,並伴有雷電和短時強降水,主要降水時段出現在今天下半夜到明天白天,局部地區雨量30-50毫米,小時最大雨強30毫米左右。
住宅被淹時如何避險
住宅被淹一般是針對洪泛區低洼處來不及轉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沒或圍困。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有效的辦法是第一時間切斷電源,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並儘量安慰穩定家人情緒;
想方設法發出呼救信號,儘快與外界取得聯繫,以便得到及時救援;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將家人護送轉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築物上或較安全的地方。
如何預防陰雨天觸電
雨天在戶外行走時,應儘量避開電線桿的拉線,因為拉線的上端離電線很近,有可能使拉線帶電。
不要靠近架空電力線路和電力變壓器,更不要在架空電力變壓器臺架下避雨。不要觸摸電線附近的樹木,由於樹線並行,有的樹冠將電線包圍,遇到雷雨大風時,樹線相互碰觸、摩擦,會導致短路、放電。
暴雨過後,有些路面可能出現積水,要注意觀察附近有沒有電線斷落在積水中。如果發現電線斷落在水中,並且距離自己較近時不要驚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應單腿跳躍著離開現場。否則,可能會在跨步電壓下導致觸電。
如發現較遠處有電線落在水中,千萬不要自行處理電線,應當立即在周圍做好記號,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並及時撥打95598電話,通知供電企業。如果發現有人在水中觸電倒地,千萬不要急於靠近,否則不但救不了別人,還會導致自身觸電。搶救觸電者時最重要的是先迅速切斷電源,然後再搶救傷者。切斷電源撥開電線時,救助者應穿上膠鞋或站在乾燥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膠手套,用乾燥木棍等不導電的物體挑開電線。
根據 市氣象局 中國防汛抗旱 相關資料整理
原標題:《梅雨季節已到!這些防汛知識你必須了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