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常州市鐘樓區城市管理局和常州市鐘樓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走進25個省級達標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活動。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居民們的日常共識,但在很多小區仍然存在一些知識盲區。「怎麼分才對?智能垃圾桶怎麼使用?」。於是,有這樣一支公益團隊幾乎走遍了鐘樓區各個升級達標小區,力求掃除所有垃圾分類的盲區。
在花園西郡、星都景苑等小區,垃圾分類系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現場被臨時劃分為遊戲互動區、打卡答題區、文藝匯演區,吸引了無數居民的圍觀與參與。通過垃圾分類知識小問答、垃圾分類互動小遊戲等形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嫩孩童,都認真積極參與其中,也掌握了不少日常垃圾分類的知識。
「寓教於樂、趣味新穎、利民惠民」通過有趣的形式,志願者們為居民現場答疑,詳細介紹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模式及常見的生活垃圾分類的標識等基本知識。
在朗詩國際、翡翠灣等小區,志願者們手把手地教市民使用智能垃圾分類箱,中老年居民作為家中負責日常生活的主力軍,如何使用智能機或磁卡進行垃圾分類的有效投遞。
垃圾分類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小區居民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區居民能夠積極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踐行垃圾分類,助力文明鐘樓,讓公益傳遞給每一位熱愛環保生活之城。(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