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有數青年觀察局(id:youshulab)。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0月31日,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打烊了」。
撞期萬聖節的總決賽之夜,來自中國LPL賽區的SN戰隊,在三個多小時的激戰後,不敵韓國LCK賽區DWG戰隊,錯失冠軍獎盃。
「See you next worlds!」 比賽結束兩天後,全程記錄S10的官方電競攝影師劉一村發了一條簡短微博,配圖是總決賽當晚座無虛席的上汽浦東足球場。
BO5雖落幕,電競青春不散場,仍有明天,仍有明年。
不久前,局子有幸在一個茶館和電競攝影師一村見了面,聊了聊這個最愛用影像講故事的「中二」青年,自己的電競故事……
|我與 「中二」|
用三個關鍵詞形容自己?
青春、熱血、能量。
是如何成為一名電子競技攝影師的?
其實我一直想成為一名電子競技選手。
人在童年時未盡的夢想都將是一生的期盼,這也決定了我後來會從事這一行。
剛開始是用愛發電拍電競,直到2012年能夠通過拍照解決溫飽問題,才真正把它當作了職業。
從業那麼久,工作狀態會發生改變嗎?
我大概是這個行業改變最少的一部分人,甚至比選手改變的還少。選手還會轉型做教練,我根本沒有做過攝影之外的第二件事。
也有人建議我去成立公司,去做一村式的產業,但後來發現,我更喜歡的還是拍照和攝影本身。
會想要主動尋求變化嗎?
前段時間我拍了一個選手,是滔搏(TES戰隊)的上單369,我說你要不要把造型改變得更酷一點?這個小朋友很中二,他就跟我說了一句話:我無需改變。
這句話徹底讓我燃了起來,這也是我的答案。我覺得熱血、中二的感覺是無需改變的,拍電競讓我永遠有年輕的感覺。
哦對了,我三個關鍵詞可以改一下嗎?
青春、中二、能量。
為什麼把「熱血」,改成了「中二」?
因為中二更精準一點。
百科上解釋是初中二年級的那種叛逆,我覺得它是人身上最純粹的價值觀和情緒。至少這個詞是很年輕的。
三個關鍵詞其實是一個意思,我太想回答中二、中二、中二,但是這樣又沒意思。(笑)
|攝影與能量|
攝影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很多人說拍照很難,但其實對我來說,拍照是最簡單的事,拍照以外的事情才比較難。
現在的電競攝影變得越來越像婚慶攝影,有很多流程,也更套路化。但它不意味著拍不出來感動的照片。關鍵是你要明白為誰而拍。
服務對象單單定位為玩家是不夠的,還有資本、廣告……我說不上喜不喜歡,但是我在學習適應它。
一張好照片的標準是什麼?
一張能傳遞能量的照片就是好照片。
看了會有回憶,能感受他的故事,或被打動,這張照片就成功了。
這樣的「攝影追求」該如何修煉?
你心中那團火是不能滅的。如果自己沒有能量,也很難將它傳遞出去。具象化一點就是在我有能量的時候,會願意多等一秒,多守候一秒,多觀察一下。當我沒有能量的時候,可能就list拍完,就結束下班。區別其實挺大的。
拍攝大型賽事這麼久,是不是已經駕輕就熟?
選手會把他的感覺傳遞給我,所以每次上舞臺都會緊張,但是這種緊張也能幫助到我。
我的拍攝幾乎是半計劃式的,無論技術、list準備有多充分,總會有意料之外的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注意力,並且嘗試把過去的故事給串聯起來,從一個更高維度去看待某兩個選手的對抗。
S10,您拍攝的作品在上海地鐵站做了展出。有去現場看嗎?是什麼樣的感受?
感受是,照片放大還是挺好看的。(笑)
在手機上看,在電腦上看,在現場看,完全是不同的感覺。現場我去了兩次,一次路過一次專門去,看到有很多年輕人在翻拍,感受到遊戲文化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影響,覺得我做事還是挺有價值的。
會常聽粉絲對於自己作品的反饋嗎?
當然會,哪怕是不好的反饋,也是有幫助的。我還會去微博上收集反饋,補充腦洞。
其實「粉絲」這個詞不太恰當,我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粉絲,我覺得是「玩家」。在我的觀念裡面,英雄聯盟生態或者說遊戲生態,玩家是最重要的。
|選手與朋友|
拍攝中看到選手難過,會試著去安慰他嗎?
在拍攝的時候,我從沒有想過單純去記錄,因為我自己也在賽事裡面。
選手打輸了比賽,走不動路都有,以前也許會遠遠地看著,現在會主動嘗試去幫助他們。有人說,攝影師介入太多不好。但對於我而言,我首先是他們的朋友,其次才是攝影師。
有哪些圈內好友?賽場外會聊些什麼?
Clearlove,採訪前他給我發消息,問我去健身嗎。聖槍哥,很喜歡說騷話,我們常交流追星心得。還有比如寶藍,人挺好的,也很願意和人聊天……我和選手從來不是你想像的那種相互需要的關係,而是基於共同愛好去交往。沒有刻意約出來,但是見了面也不陌生。
有想過把鏡頭對準選手的場外生活嗎?
我不打算這麼做,因為在賽事之外,很多選手並不希望自己被記錄。而且我對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多好奇(笑)。
當我離開賽場,我更願意用相機記錄我感興趣的事情或風景。
|行業與粉絲|
行業有越來越多資本介入,怎麼看待商業化?
任何一個行業需要發展,一定要大家先吃飽飯。從業人員有更多收入,選手有更多動力打比賽,比賽有更多曝光度,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他唯一問題在於,過多的拍攝會影響到選手訓練狀態。尤其電競圈以成敗論英雄。隊伍沒有拿到好的成績,哪怕包裝再好,粉絲並不買單。
這個圈子更願意為成績買單多一點。
很多人說電競行業越來越「飯圈化」,你認同嗎?
飯圈化這個詞其實我不太懂。但的確當我們受到了更多曝光和關注,無法避免有大量的價值觀湧入,好的聲音,壞的聲音都有。
我們身上的閃光點、價值觀,有的會讓人有所共鳴,然後這些共鳴也會喚起另外一個共鳴。
如何看待不懂遊戲,但對於選手和賽事非常感興趣的人?
我開始把他們嘗試理解為追星,但覺得跟追星又不太一樣。因為我追星是真的是欣賞作品多一些。從一個陌生人身上感受能量,也許會比較短暫。
但我也理解一部分,像前面說的,電競有它很中二的一面,投射著人們的夢想和熱血。精神寄託的需求,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有的。
對於電競圈裡唇槍舌戰的「節奏」怎麼看?
每個人都有把自己的想法傳遞下去的欲望,這是人的本性。
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把自己的觀點當成唯一的觀點,尤其當你說的話是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的。也可能跟年齡有關係,十幾歲表達欲特別強。但我希望大家能更善良一點,因為有些話確實傷害力太大。
|冠軍與成功|
你覺得LPL是第一賽區嗎?
從整個生態來看,我們還在學習和調整。
好的生態是讓所有人都吃飽飯,所有人能接受到好的價值觀的影響,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樂趣。
我們才發展了十幾二十年,也許還太年輕。
電競這個圈,有什麼是你「不喜歡」的嗎?
我不喜歡的地方在於,大部分人還在用愛發電。只有少部分人能慢慢解決溫飽問題,拿到比較好的收入。
如果我有制定規則的上帝視角,我希望大家都賺點錢,不是你們看到的這幫人,而是看不到的這幫人多賺點錢。
引人注目的S10,曾經預測過冠軍嗎?
我每天都會給一個答案,冠軍永遠屬於有能量的隊伍。能來世界賽的每個隊伍都很優秀,唯一的區別在於當你拿了冠軍,你的故事才會被別人知道。
冠軍不意味著它比賽的方式有多麼先進,冠軍拼的是一股能量。
您說電競以成敗論英雄,所以沒有拿到冠軍是不是一種失敗?
從賽事角度看,的確是成王敗寇。但從個人來看,成功並不是純靠市場和外在來定義的。
廠長從沒有拿過世界冠軍,但是他輸出的價值觀影響了太多人,這個結果來講他是成功的,甚至比很多世界冠軍活得更好,人格層次更豐富。
還有Doinb,在LDL、LSPL那麼多年,如果受市場、外界評論影響太多,哪裡還有S9的鳳凰涅槃?
自我內心的定論才是真的定論,而且這種自我堅持的力量可以幫助你突破,這也是成王敗寇論的解藥。
最後對於躍躍欲試的後輩,有什麼建議?
把自己的熱情看得重一點。堅持自己,才是通往高塔唯一的路。
總會有人不支持你的觀點,世界上有60億人,哪怕1%的人不贊同也很多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市場評判,這兩個東西其實並不矛盾。當你價值成長到一個點後,你的價格也會慢慢追上來,只是不要早早放掉了價值的成長。
這是我爸爸告訴我的道理。
| 採訪後記 |
採訪約在下午5點半,村長卻早早就到了。穿著一件運動黑T,帶著標誌的「書生氣」笑容。
別看村長看起來很文氣,聊起天來卻意外健談。尤其談及專業領域,儼然一副「老師傅」的樣子,在我們擺好茶、搗騰攝影相機時還忍不住「指導」了幾句。
過程中,村長提到最多的詞就是「能量」。攝影憑藉的是能量,行業發展碰撞的是能量,S10冠軍爭奪拼的也是一種能量……聽著村長細數和選手、和賽事的臺前幕後,你會無條件相信他的話,那個鏡頭後的「中二」青年,一直沒有改變,也——無需改變。
屬於S10的世界賽結束了,屬於一村的攝影「世界賽」卻還在繼續。和一村聊著天,局子突然就想起了聯盟廣告牌上的那句熱血寄語:
「無前精神,豈止峽谷。心之所向,處處無前。」
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
採訪|肥鴨、三兒、葉子
照片來源|一村
視頻視覺|Nira
視頻剪輯包裝|Jin
視頻配音|李騁
監製|牛油果子
編輯|Fei
排版|胡鍾文、肥鴨
最後
對於電競,你有什麼話想說?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