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殆盡,母嬰行業需求持續萎縮。 流量見頂和經濟下行的市場環境下,實體母嬰門店正面臨著一場生存考驗。
大風口小趨勢
與此同時,市場上大風口小趨勢接連不斷,社群營銷、社交分銷裂變、網紅(KOL)帶貨等。 讓每位實體母嬰人在一波波動蕩中,反覆思考著未來的母嬰實體行業走向? 面對電商不斷推出的新式樣玩法,又該如何撥開迷霧並精準定位未來? 如何高效吸收消化獲得更深層次的發展空間?
母嬰行業未來行進的方向
為此,在12月28日,由母嬰前沿主辦的以「不休眠、不盲從、不等死」為主題的「2019中國實體母嬰(CEMC)大會」在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 邀請社交電商實戰操盤手、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網紅(KOL)帶貨實戰專家、渠道嬰雄、戰略管理專家等,分別從第三方資本、一線戰場角度,共促母嬰人辨解母嬰行業未來行進的方向。
《實體母嬰行業趨勢預判&營養品數據分析報告》包亞婷: 面對當下寒冬現狀,站在媒體角度提出5大建議:
1. 堅持奧卡姆剃刀理論,如無必要,無增實體,因為所有的零售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2. 大膽啟用90後和00後,不僅僱傭,還要採納決策。
3. 想辦法打造專屬的KOL或意見領袖,結合線上工具動銷,生意會翻幾番。
4. 合夥不要跨區域,先建造自己的區域護城河,三四線生意可以深挖,並且跨區域會讓自己的戰鬥力下降,沒有資本非常不建議去涉及。
5. 在未來,加盟的話就是騙人的鬼。 在某個階段,加盟可以讓門店或行業可以實現快速規模化,但現在的加盟就是耍流氓,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
《營養品紅海之戰: 產品科研是最後一道防線》諸輝: 國內營養行業發展方向,2020健康中國: 治未病代替治已病。 營養補充可以延長壽命,並提高生活質量。
國外營養保健品行業三大趨勢: 1.精準營養,為嬰幼兒人群和亞健康人群設計最佳營養方案; 2.醫學營養,根據病人診療記錄,身體檢查與心理狀況,由醫生或營養師給予營養補充意見; 3.免疫營養,補充具有藥理學作用的特殊營養素,以刺激免疫細胞,增強免疫應答功能。
《從0-20億隻用1年,社交電商新玩法的核裂變法則》心然: 2018年社交電商市場規模11397.78億,社交平臺消費者畫像: 年齡分布30以下較多,收入在5000以下,下層市場即4-6線為核心人群。
社交新零售的本質是信任變現。 高效建立信任流程: 發紅包、感恩聊、送禮物、走心互動。 社群+會員制是社交新零售的未來,會員制核心關鍵是客戶需要的不是會員資格,而是會員服務,「物質獎勵+精神獎勵+身份獎勵=會員服務」。 裂變的精髓: 1.無敵好賣的產品; 2.物質精神雙重獎勵; 3.簡單友好的流程。
《網紅直播帶貨&短視頻電商風口下的母嬰實戰突圍》趙亮: 2019年是直播電商的元年,KOC/私域流量/短視頻電商/直播帶貨的試錯成本不高,錯過的成本很高。
直播是與客戶互動的最好方法之一,短視頻與直播市場有多大? 短視頻直播淘寶APP1793萬,而今年是4133萬。 抖音帳號粉絲僅2500+,4天爆單9.7萬單。 抖音月銷售達人TOP20裡40%的達人粉絲量低於百萬,粉絲量並不決定銷售量。
直播電商不是電視購物,而是陪伴+講解+引導消費,感性消費的錢實際上很好賺。 做好直播的關鍵是選品(不是所有產品適合做直播)+優惠(刺激消費)+有趣+持續的內容能力+信任感。
短視頻不等於短一點的視頻,而是用視頻形式呈現精悍的好內容。 抖音算法是賽馬邏輯,開始會給基礎流量,大概在200~300個人,但是要火要看五大維度,即點讚、評論、轉發、傳播、首頁觀看,其中傳播率很重要,所以開始時間要短一些。
短視頻的三大核心問題: 1.我要和我的粉絲分享什麼? 2.網友為什要關注我? 3.我和粉絲的共鳴點在哪? 4.為什麼我不火,換個有「特點」的人試試。
《社群營銷&分銷裂變破解傳統母嬰店盈利與獲客困局》張建富: 傳統母嬰小店痛點: 1.門店飽和競爭慘烈; 2.客流少,轉化難,門店轉化率在1.5公裡,還有十幾家競爭對手; 3.門店管理落後,缺乏營銷管理; 4.單店模式逐漸被連鎖體系取締; 5.供應鏈碎片化。
而目前微信生態有3億人,傳統母嬰店升級新零售母嬰門店3大通路: 1.社群運營化,社群獲客、客情維護、社區拼購、口碑分享打造多場景的交易與社交體驗; 2.商品社會化,門店不是奶粉專賣店,需要做品類上的拓展,如彩妝、個護與家庭消費用品等; 3.強化門店體驗化,提供多種現場服務。
《破局母嬰實體營銷,社交直播重塑行業新風向》王俊: 如何判斷社交電商平臺是劫掠還是賦能?第一看流量入口是誰; 第二看結算平臺。 直播是最高效率的成交方式,用戶通過自己信任的KOL的講解,對商品的價值深度認知,強化購物信任。
門店價值需要重新定義: 1.從交易中心轉型為流量中心/體驗中心/信任中心; 2.從關切進店單次交易價值轉變為關切用戶終生價值; 3.從連接母嬰消費到連結家庭綜合消費權價值點。
在建聯期門店需要做的是「加企業/個人微信」,做加粉方案、建立個人IP、設計內容、部署朋友圈;在破冰期需要做的是強化信任、增強粘性,利用內容賦能,譬如「育嬰師」,打造超級IP,到店銷量和營業額可以提升20%; 成交期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供應鏈; 裂變期要把朋友變成合伙人,10%的鐵粉變成你的合伙人,營業總額增長10倍。
除了數位行業大咖就網紅帶貨、社交分銷裂變、社群營銷、產品科研等玩法進行深度解析外,更有點睛之筆的英國議會制辯論PK。
10位辯手在現場展開激烈的辯論和思維碰撞,表達出自己對於母嬰行業現狀的思考和見解,深入剖析母嬰門店的終極歸處,究竟是一統領川還是割據為王。 為行業內的實體母嬰人帶來新的啟迪。
一統領川隊精彩發言:
小飛象創始人馮紅衛: 零售人都渴望成為沃爾瑪,成為711,但一旦過了30家店,就要面對很多問題,譬如持續擴張必須條件,如人才、系統支持、資金、供應鏈等。
另外,規模性企業必須要依託於成熟的系統來體現效率,否則沒有辦法支撐它持續發展,所以我並不認同零售小而美,通過規模實現效益,實現供應鏈的支持,獲得顧客更多的信任,定製化商品才是未來零售的本質,所以我認為連鎖規模化一定能成為趨勢
隅田川創始人趙哲: 母嬰行業會像其他行業,家電行業、手機行業、餐飲行業、服裝零售企業一樣,最終會是全國性的一些連鎖去佔據主角的賽道。
爸爸愛唐利: 現在缺的不是資本,缺的是資源,現在的資源基本上是湧向頭部企業的,而區域的資源卻是有限的。
阿拉小優聯合創始人李茂銀: 資源沉澱就是問題,區域連鎖現在獲得品牌資源非常難。 我原來也是做區域的,但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資源消耗很大,比方資金,比方團隊,還有上遊的品牌。
我怎麼樣做到三年過後在行業持續領先和持續賺錢? 第一個,我們全國性資源很強,進行了很多連接和布局,這個連接和布局在將來整合很有價值。 第二個,我們與百度、騰訊合作,使內網點擊率超過一個億,外網點擊率遠遠超過一個億。
育嬰坊創始人趙清志: 區域負責人說,地方船小好調頭,但實際上開直營店是個重資產,調頭非常難。 一統天下並不是把小連鎖消滅掉,而是把大家聚合在一起,更有效率的服務消費者,更好的駕馭新零售,完成小門店想幹卻幹不了的事情,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點。
割據為王隊精彩發言:
谷根孕嬰創始人李志恆: 區域有三大優勢: 1.地域優勢,得人心者得天下; 2.情感優勢,當地消費者對我們有著極度信任; 3.小而美學習,我們小,但是我們的基礎堅實,適合當地的消費者。
王子羊創始人楊會臣: 大連鎖面臨的問題是特定利益結構制約你的發展,關於人才結構只要你未被滿足的痛點就是市場機會。
貝王母嬰創始人殷海華: 5年時間專注小而美,專注區域性,深耕3-5線,並學會武裝自己會有更大的機會。 全國性的機會不是跟所有人有關係,而且全國性未來的份額5年之內一定不會成為主流。
母嬰天下創始人李湘菊: 迄今為止,中國80%連鎖還是靠賣貨賺差價,確實在物聯網時代可以解決除了賣貨賺差價,還可以把流量進行共享流量紅利的,甚至可以講的大一點,通過集合流量,供貨上市。
俏娃娃創始人以文英: 我們可以去中心化的平臺,我們可以一起在裡面通過價值鏈或者價值網來實現我們的連接,我們不需要去調頭。
毫無疑問,這場大會在眾多實戰大牛、社交電商鼻祖型大咖,以及實體母嬰行業一線戰士在會上展開唇槍舌戰的激烈探討與實戰分析中,讓與會母嬰人的認知和對未來態勢的判斷都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而除了以上各嘉賓的句句「肺腑之言」外,母嬰前沿希望讓那群原本鬆散的、弱小的、非主流的、能見度低的、資源難獲得的中小母嬰企業走到「聚光燈下」和電商、社交平臺以及新零售產業來一場正面「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