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看來,禮尚往來,其實都是互換的,在這個過程中,誰也不會吃虧,還能增進感情。
你隨禮2000,而你朋友只隨禮300,按理說是不應該的,可能是他不記得你隨禮多少了,也可能是他不太注重這個隨禮形式,還有可能是你把他當朋友,他未必把你當朋友。
可能不記得了
結婚的時候,通常親朋好友給的禮金都是有專人負責點收寫名字的,而你隨禮的時候應該是在紅包的背面寫上名字然後交給了對方的親戚,新郎新娘是不知道的。然後等到婚禮結束,通常會把親朋好友的隨禮登記好給新婚小兩口看。如果他當時沒有特別在意,事後也沒有翻看,忘記了也是很有可能的。他不知道你隨禮2000,所以認為隨禮300也就過得去了。
不太注重隨禮形式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間本就不要太過於注重金錢往來,不然遲早都會傷害彼此之間的友情。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對於隨禮這種習俗其實是看不慣的,並非是小氣那點錢,而是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以為隨禮300,意思到了就行了。我表弟就是這麼一個人,平常給親戚幫忙盡心盡力、出錢出力從不猶豫,但是在逢年過節送禮物就很隨意,通常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不是長輩們特意提醒,他都是喜歡空手的,誰去他家串門,他都熱情招待,也經常打招呼讓大家不要帶禮物帶東西,久而久之,大家也知道了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也沒人計較。
你把他當朋友,他沒把你當朋友
朋友之間的關係好差,往往不是單方面認為的,你隨禮2000,你肯定是把他當成好友看待,但是說不定他只是把你當成普通朋友,因此隨禮300敷衍了事。
其實,也不要太過計較,別把他當成是故意的就行了,畢竟朋友相處時間長了,才能看清對方的人品。覺得好就繼續做好友,覺得不好就當普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