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謝信

2020-12-15 武漢交通廣播

收到這封特別的感謝信時,計程車司機張斌已經順利出院了,對於長江航運總醫院呼吸內科杜鵬主任在其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全力救治他多次都想表達感激之情,但都被杜主任婉拒了,所以左思右想他就給「市長熱線」打去了電話,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感謝。

「杜醫生,我想活。」進病房之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張斌用微弱的聲音對杜鵬說。

原來,張斌是一名加入抗疫志願車隊的計程車司機,在運送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後,不久他就出現了不適症狀,由於床位緊缺,他輾轉了幾家醫院都沒能入院,病情越來越嚴重,親友們抬著他到長江航運總醫院來碰一碰運氣。

為眾人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杜鵬醫生硬是在原本就超負荷接診的病房為他擠出一片空地,擺下了病床。

「患者血氧含量降低,呼吸困難!」

「上呼吸機!」

「患者肺部感染明顯擴大!」

「上丙球衝擊!」

杜鵬帶領醫護團隊在死神手下為張斌搶下生命的陣地。隨著他的呼吸逐漸平緩順暢,杜鵬清楚,這名年僅四十歲的司機得救了,又一個家庭得救了。

看到張斌發過來的感謝信,給在一線奮戰了40餘天的杜鵬和同事們莫大的鼓勵,他回復道:「你的真誠讓我非常感動!你對我們的信任和肯定,對我來說是強大的支撐……願世間再無瘟疫,少些遺憾;黑夜將盡,日光來臨,一切都不遙遠了!」

從1998年抗洪到2003年非典,從禽流感到MERS病毒,每次重大災難面前,杜鵬都義無反顧的站在最前線。這一次,他同樣選擇進入抗擊疫情第一線,「我是呼吸內科主任,更是老黨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自疫情爆發以來,該院呼吸內科成為了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疑似病人的重要關卡,為了將這道關口守住,杜鵬幾乎沒有回過家。作為抗疫戰線的領頭羊、科室的主心骨,他日以繼夜穿梭專家組討論、院內外各種緊急會議、科室查房等診療前沿,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鑽研、診治病患,乾脆把「家」搬進醫院。由於此次肺炎起病隱匿,有很多患者表現為不典型的乏力、頭昏、胸悶、納差等症狀,因此其他病區的會診密度也在節節增高,忙完科室查房,馬不停蹄奔赴其他病房會診,如此反覆十餘次直到夜深,杜鵬卻從未放緩早已疲累的腳步。正是這種非常時刻,衝鋒在前的「大家長」責任與擔當,大家看到杜鵬就像看到親人一樣,都親切的叫他「杜爸爸」。

(呼吸內科主任杜鵬和感染科許綠葉主任到門診給患者會診)

(連續作戰已經讓杜鵬主任腿疼難忍,穿防護服也需要人攙扶)

「每一個人終將逝去,永遠也不可能再回來,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其實能支撐的就是回憶,當你在為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不顧生死,不計報酬而拼命時;當你為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而心靈和身體倍受煎熬與折磨時,多少有點悲壯!……其實,我認為最能鼓舞我(們)的是患者的一句話:『醫生,我想活!!!出現什麼我都不怨你!』每每耳邊響起這句話,我都想哭!!!是生命的託付和希望!......沒有任何語言能比過這簡單的一句話。他能驅使我們勇往直前!」杜鵬說道。

相關焦點

  • 來自患者的一封別致的感謝信
    微信已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開封市人民醫院科室夥伴們的手機同時響起了「叮鈴、叮鈴……」的微信聲,心想是什麼重要的信息,打開手機一看,是馮利娜護士長轉發來的感謝信。再細看才知道,原來是該院患者宋阿姨出院後,老伴讓護士長轉發給大家的感謝信。
  • 3歲新冠肺炎康復寶寶家人的感謝信
    作為一名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患者家人,很高興能在康復後平安回到家中,真是萬分感激……」4月2日,在陝治癒出院的武漢3歲新冠肺炎患者甜甜(化名)父親代表全家,給西安市第八醫院送去感謝信和錦旗,表達對有關部門和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來自武漢3歲的甜甜是陝西省目前救治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1月21日,甜甜跟隨父母從武漢市來到延安市延川縣探親。
  • 國際丨韓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寫英文感謝信
    2月6日,韓國仁川市,韓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痊癒出院,患者為一名35歲中國籍女性,出院前為醫護人員留下一封手寫英文感謝信,患者在信中表示:中國有句話叫「醫者仁心」,我會向你們學習,餘生竭盡所能幫助他人。
  • 一封出院患者的感謝信:你們是最勇敢的英雄
    楚天都市報3月10日訊(記者劉閃 通訊員夏雲)「新冠肆虐江城,誰敢橫刀立馬,唯我白衣天使。」3月8日,患者陳先生出院後,特地給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寄來一面錦旗。出院前一天,陳先生還寫下一封長信,稱讚醫護人員是「最勇敢的英雄」。
  • 綏化市新增6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14日中午,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精心護理,綏化市又有6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從綏化市傳染病醫院二病區順利出院。6名患者中4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人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核減病例)。至此,綏化市出院患者已達12人。
  • 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3月7日上午11點,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在院確診患者實現「清零」。出院患者出院的患者56歲,來自信陽,2月29日由信陽市固始縣人民醫院轉入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患者長期在武漢工作,於1月23日返回信陽,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4日在固始縣人民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經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連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複查肝功較前改善、炎症指標恢復正常,符合出院標準。
  • 致敬白衣天使,出院患者發出感謝信
    2月26日,新洲區倉埠街五雲村村民餘木英發出感謝信,致敬新洲區婦幼保健院的白衣天使們。今年38歲的餘木英,1月8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經區中醫院新冠疫情專家會診,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修正版)解除隔離出院標準,於2月21日出院。出院後的餘木英為了表達對全體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寫下一封特殊的感謝信,致敬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可敬可愛的白衣天使。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印發,輕重症出院後有區別性要求
    國家衛健委網站3月5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復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社會參與能力,規範康復操作技術及流程。我委印發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康複方案(試行)》)。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要注意什麼?江西出臺管理規範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王琴紅報導:近日,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出臺《江西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著力構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閉環,實現全流程管理,保證「出院有人接」「隔離有人管」「康復有人做」「居家有人訪」,環環接續進行、層層壓實責任,實現了在院治療和出院管理的無縫銜接。
  • 請轉發這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運動康復指南》給需要的人
    因此,錢菁華教授牽頭的北京市運動康復醫學高精尖學科團隊,為所有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設計了一份《居家運動康復指南》,為出院患者提供有合理而實用的居家運動康復的建議。實際上,由於新冠病毒對患者肺功能影響較大,即使達到出院標準,也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足、身體活動能力下降以及合併功能障礙等問題,需要較長時間來進行恢復。
  • 紙薄情濃: 一封「幾易其稿」的「夫妻感謝信」
    這家醫院主要是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與「崗位概念」形成某種反差的是,劉寧利說,她這幾天「很開心」——不過,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真的很為他們開心」,「我組上的病人大多數已經好轉了」。中法新城院區共有23個病區,這裡匯聚著來自全國多地的18支醫療隊,其中包括17名鎮江隊員在內、由120人組成的江蘇隊,整建制承包了一個病區。2月4日入駐。2月17日,江蘇隊治癒首例重症病人。
  • 一封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感謝信
    6月29日,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收到了一封來自歐洲比利時魯汶大學的感謝信,信中魯汶大學醫學院後勤部主任Peter Van Brusselt代表學校向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與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GEICO)表示衷心的感謝。
  • 北京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平均住院13.5天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截至2月14日24點,北京市新冠肺炎共治癒出院97例患者。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為13.5天,最長住院日為23天,最短住院日為5天。出院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57例。
  • 「這段經歷終生難忘」 臨沂首例治癒出院患者動情寫下感謝信
    2月3日,武某某痊癒出院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2月18日訊(記者 劉元迪)「因為特殊時期,我們一家人無法親自上門向救治我的醫院領導及所有醫護人員感恩致謝……」2月17日,臨沂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患者武某某的家屬來到臨沂市中心醫院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的通知
    本文轉自【醫政醫管局】;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的通知國衛醫函〔2020〕20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民政廳(局)、醫保局、中醫藥管理局:隨著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人數的逐漸增加
  • 「你們的眼睛比星星亮」,一封封出院患者感謝信寫給白衣戰士
    隨著新冠肺炎患者每天陸續出院,新疆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也不斷收到一封封感謝信。這些感謝信,寫在微信上、信紙上、紙條上……樸實語言如春風拂面,在微信群中傳播,慰藉醫護人員逆行的勇敢與堅守。
  • 茂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前給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
    4名醫護人員推著負壓擔架送患者去CT室。 南方日報記者 劉棟銘 攝南方網訊 清晨7時許,茂名市人民醫院西側角落的小院入口,戰「疫」以來的這段時間,每天準點有一串清脆的腳步聲打破大院的寂靜。等身高的紅色鐵馬打開一道路口,經保安確認後,陸續走進來七八個白大褂,他們是來自醫院相關科室最頂尖的診療專家。
  •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5月26日,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這封信件從日本寄來,用毛筆書寫,字跡工整,寫信的是一位日本老人。書信者叫齋藤明秀,常住日本,他在信中提到的母親是他的丈母娘,91歲高齡的諸杏仁老人。今年年初,老人因疾病被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接受治療。
  • 多位新冠肺炎患者手寫感謝信向一線...
    近日,湖北省中醫院60多位新冠肺炎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癒出院,該院醫護收到了多封來自患者的手寫感謝信。「所有醫務人員不僅醫術好,還醫德好,對每個病人像對待自己的親人」,「感恩你們,我尊敬的醫護工作者們!」「祝福你們健康、平安!」他們一筆一划向一線醫護致敬,表達感激之情。
  • 一封來自中山危重產婦丈夫的感謝信
    此時駐守在中山市定點隔離酒店、來自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心理諮詢師唐俊修察覺到了這一狀況。「我通過心理量表問卷以及酒店其他醫護人員的反饋來觀察他的狀態變化。結合第二人民醫院的同事給我的反饋,我開始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幹預。」唐俊修說:「他基本每次打電話都會嚎啕大哭,我一直都比較擔心,所以持續跟進他的情況。」「當時妻子的狀況很不樂觀,我經常會在夜裡失眠、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