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機攝影,在近年來非常受歡迎,濃濃的香港電影的膠片風,一度讓很多人走起了復古路線,紛紛體驗了一把復古風。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沒有玩膠片機,取而代之的是膠片風格的照片預設,但是相機拍攝出來的和膠片預設還是會有一點區別。所以這篇文章送給喜歡玩膠片機的朋友,或者是對膠片機不理解的的朋友們,都可以看一下,會講到很多的膠片機還有膠捲哦~
今天我們先來說一下,在購買膠片機的時候的選擇,關於多少的預算,購入什麼樣的膠片機,都是有一些參考的。第一個是預算在500塊以內的,喜歡手動相機的,一般來說的有海鷗KJ-1、鳳凰205、華夏821、虎丘351等等相機,預算都是在500以內。全自動機身的推薦佳能的EOS300系列,有EOS300X、EOS300V、EOS300等等,都是生產年份比較早然後功能也是比較好的相機,還有尼康的F75、F65、F55等系列的相機。
預算是在800-2000人民幣的,手動膠片機的有尼康F3,佳能的AE-1,佳能A-1,美能達X-700等,這幾款相機的鏡頭可以配備35定或者是50定都可以。想要全自動膠片機的,可以購買佳能EOS3、佳能EOS5、康泰時N1、尼康F100、美達能maxxum7、賓得MZ-S等。
預算在2000-5000的時候,已經可以購買到比較頂端的配置機了,基本上這個價位的相機,都是一些當年生產的旗艦機型,每個品牌的頂端配置的相機,比如尼康F4、佳能1V系列、賓得LX都是很好的選擇了,適合喜歡膠片機且經常玩膠片的人。
預算在5000以上以上的頂端的膠片機也是比較少的,比如尼康的F6,價格是在5000-8000不懂,老卡的M系列、佳能1V-HS,就是帶手柄版本的那個1V,基本上全新售價也是要接近5000了。剩下的膠片相機就是袖珍口袋膠片機了。袖珍口袋膠片機也是傻瓜相機,近幾年非常的火,因為小巧便攜,適合放在口袋裡面,所以有很多人喜歡。有contax t3、美能達tc-1、奧林巴斯u2、柯尼卡巧思、理光GR1等等都是比較好看而且好用的相機了。其中理光的相機由於近幾年是被炒得比較火,所以價格也是會貴一些,但是理光的相機,用起來非常的順手,基本上單手就可以操作。
說到這裡之後,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膠片機。很多人對膠片機不是很理解,認為就是不一樣的相機的叫法。其實膠片相機也是以前的舊相機,就是傳統相機。膠片相機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眼相機,另一種是雙眼相機,也叫雙反相機。使用膠片機拍攝的時候,需要用到底片,所以雖然膠片機不是很貴,但是在成本上面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坑。我們前期需要購買膠捲,也就是底片的費用。拍攝完成之後需要洗照片,就需要衝洗底片的費用。看起來貌似只是需要一卷膠捲和一些衝洗的費用而已,但是每一組照片,都是很多張的,而且都是看不到前期的。
而且傳統相機的影像是需要在暗房裡面衝洗出來的,想要處理的時候又要進行掃描處理,在掃描的時候,還要在電腦金星一系列的操作。總之,膠片機在拍攝的前期,我們是沒有辦法看到照片的好壞的,需要攝影師有足夠的經驗和對現場環境的反應,這樣照片在出來的時候,才會呈現出來好的效果。在這裡小編也要說一下,膠片機也是攝影界的一個大坑,在你入手膠片機之後,你就會想要各式各樣的膠片機,還有各式各樣的膠片,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單反至少是一下子花光,膠片是慢慢的累積那種。先是相機的牌子,就分國產和非國產的,還有畫幅的分別,鏡頭的分別等,總之,入膠片坑需謹慎!
對於膠片機的預算還有什麼是膠片機,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已經懂了,下一篇文章我們會說一下關於膠片機的類型還有一些簡單的介紹。今天的膠片機的介紹就先講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需要了解的或者而是想要學習的,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小編看到會回復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