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婦懷孕後,為了能第一時間知道胎兒的身體發育情況,及時的做好預防措施,孕婦會定期的產檢。可不少孕婦卻不情願去檢查身體,就算和家人吵鬧也不願意過去。
婷婷是29歲的孕婦,如今已經懷孕28周,前幾天婆婆讓她去醫院進行思維彩超檢測,她並不情願,還和婆婆大吵了一頓,這讓婆婆十分鬱悶,直接打包衣服回農村老家去了。
至於為啥不願意體檢,婷婷說不是不想做孕檢,費用太高承擔不起,整個孕期需要花費3000-5000元之間,在懷孕後就沒有上班,還沒上交保險,想要拿出這筆錢並不容易。
婷婷還表示,錢花了靠譜也就罷了,可總感覺孕檢並不是太靠譜,她一個朋友進行孕檢時,唐篩結果是高風險,她嚇得難過幾天,差點將孩子給打掉了,之後又耗費了幾千元進行無創檢測,結果顯示一切正常,正因如此她才不想孕檢,認為太麻煩了。
那麼為啥目前很多孕婦都不願產檢了呢? 孕媽表示有3個原因,很現實!
1、耽誤時間
產檢並不是隨去隨診斷,這可是要耽誤不少時間的。在二胎放開後,生娃的孕婦多了起來,每次來到醫院進行體檢時,排隊的人很多,一次需要好幾個小時,報告剛拿到大夫就下班回家了。
孕婦沒工作就不說了,可有一些孕婦還需要正常上班,孕檢時需要請假才行,次數太多可能上級就不會太樂意,內心不是太舒服。
在進行孕檢前是不能吃飯的,很多孕婦還會餓肚子,到最後頭暈腦脹的,活受罪!
2、檢測費用多
朋友小娃是2019年產子的,大夫讓她做了很多的孕檢, 比如說唐篩沒過關,她又做了次無創DNA,醫生還讓她做了羊水穿刺,其他的檢測項目還有一堆。
整個孕期花費了7000多元,順產生娃才不過5000元,可見孕檢的費用之高,普通家庭還真的很難承受。
3、模稜兩可
醫生在拿到孕檢報告時,並不會說肯定性的話語,畢竟總有非常小的意外事情出現,醫生在話術上並不會給出肯定性的話語,生怕會有意外出現,到時候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這反而讓孕婦比較擔心,她們生怕孩子的成長不是太好,對醫生的話語也會反覆的揣摩。
懷孕並非那麼可怕,胎兒也不是太脆弱,只要合理的注意,那就別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