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回顧展》將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臺北市立美術館將於2014年1月25日為國際當代藝術家徐冰主辦亞洲地區首度大型個展《徐冰:回顧展》,並邀請臺灣資深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策展。展覽將持續子至4月20日。

《徐冰:回顧展》是藝術家徐冰的國際首次回顧展,集結他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創作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包括1980年代早期行動藝術計劃與版畫、成名作《天書》與《鬼打牆》,1990年代《英文方塊字書法》、《蠶花》,到2000年以後多項重要作品計劃如《菸草計劃》、《地書》、《背後的故事》、《漢字的性格》等共20組件。

其中作品《背後的故事》,由大型玻璃板燈箱光影所營造出如劇場般效果,真實與視覺感知的錯覺,在作品的正面顯現出的是中國傳統山水繪畫的景象,但走到作品的背後,觀眾將實際目睹作品的媒材與製作方式,原來山水畫面的背後是由樹枝、木條、麻絲、落葉等乾枯植物與回收材料等所交疊拼貼組合而成。 徐冰這件東方哲學思維導入當代藝術的創作,自2004年起持續發展並受邀各地製作展出,如德國《東亞藝術博物館》、大陸蘇州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威尼斯雙年展等,至今已累積15件,每件因應展出的機構與場所精神,發展不同內容與尺幅的做法。

在北美館的版本,徐冰特別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明朝董其昌《煙江疊嶂圖》為藍本,進行創作與研究,同比例放大並巧妙結合北美館一樓迴廊的巨型落地窗,發展成一件約高5.2公尺、寬22公尺的巨幅九連屏結構新作《背後的故事》。

關於藝術家

徐冰

祖籍浙江溫嶺,1955年生於重慶,長於北京。1977年考取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邀請,以榮譽藝術家身份移居美國。2007年返回中國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作品曾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倫敦V A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西班牙索菲亞女王國家美術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美術館、德國路維希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展出。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雪梨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臺北雙年展等國際展。

1989年獲得中國國家教委會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年輕教員科研和教學」一等獎。1999年美國著名的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hip)因徐冰的「原創性、創造力、個人方向,連同他對社會以及在書法和版畫藝術上的貢獻力。」特別給予獎助。2003年獲頒第14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2004年獲得首屆威爾斯國際視覺藝術獎(Artes Mundi)。同年《美國藝術》雜誌評為15位國際藝壇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7年美國南方版畫家國際協會(SGC International)授予「版畫藝術終身成就獎」,肯定「(徐冰)運用文字、語言和書籍,為版畫和藝術界之間的對話,創造意義深長的影響」。201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2013年加拿大艾米莉.卡爾大學授予藝術和設計榮譽博士。

作品相關出版包括:《天書》選入美國1997年版世界藝術史教科書《藝術的過去與未來》(Art Past - Art Present) (Prentice Hall, Abrams出版社)及編入2001年美國權威藝術教科書《加德納世界藝術史》(第11版)(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美國史密森學會出版《徐冰的藝術》(Brita Erickson著,2006);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持續性∕轉型――以文字為圖像:徐冰的藝術》(2006)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徐冰:菸草計劃》(巫鴻編著,2006);英國伯納德.誇裡奇有限公司(Bernard Quaritch Ltd and contributors 2009)出版《創作天書的道路》(Tianshu: Passages in the Making of a Book )(約翰.凱利等著,2009);美國紐約大學出版社出版《徐冰與中國當代藝術》(曹星源主編,2011);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出版社出版《菸草計劃》(John B. Ravenal等著,2011);英國倫敦Albion出版社出版《徐冰》(Reiko Tomii等著,2011)。

相關焦點

  • 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舉辦徐冰回顧展
    原標題: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舉辦徐冰回顧展 回頭看這些作品,它們像鏡子,照見自己……徐冰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邀請臺灣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擔綱策劃的「徐冰:回顧展」,即日起於北美館一樓盛大展出。本展網羅國際當代華人藝術家徐冰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的重要代表作,為首次集結多項其歷年具代表性之大型裝置作品,且依北美館空間現地調整或製作,更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
  •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年展望
    文/臺北市立美術館公關小組  2009年是美術館豐收的一年,承襲了過去25年的經驗累積,今年在展覽、參觀人次、教育推廣、典藏修復、研究表現、文宣推展等各美術專業領域裡皆有精彩的表現,在國際交流、網站經營上同樣具有顯著的進展。
  • 徐冰40年回顧個人展開展,與戴錦華等共談傳統與當代藝術
    「徐冰:思想與方法」展覽展出了徐冰的代表作品《天書》主題沙龍嘉賓(從左至右:主持人《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袁越,當代藝術家徐冰,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張楊,北京大學電影文學系教授戴錦華)新京報快訊(記者 呂婉婷
  • 臺灣旅遊:睽違9個月,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重新見客
    文青們久等了,睽違9個月,北美館終於在上個月重新開館,目前採分階段、分樓層陸續啟用,首波開館將從大廳至地下樓的免票區開始,全面免門票參觀!相當多的當代藝術品在此展出,讓粉絲們興奮不已。▲睽違9個月,臺北市立美術館在上月21日重新開館。重開後的美術館展品,讓民眾十分期待。▲「建築的70%」以北美館建築故事為文本,於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展出。
  • 臺北立美術館將舉辦莫奈作品展
    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將於3月5日舉辦主題為「莫奈花園」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作品展,主要展出莫奈的經典作品共32件。新華社
  •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新任館長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館長一職,自今年3月1日原館長謝小韞出任文化局局長後出缺至今,9月15日吳光庭以建築學者的背景接任北美館館長一職,受到各方的關注與期待。目前的費城展就有一些民眾反映某些作法會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某些方式會讓看展像是到百貨公司購物,關於這些細節方面我們會更謹慎處理。我很多建築師朋友都表示可以接受這樣的展覽形式,我們知道展覽的本質並不壞。接下來是觀念的問題,在展覽策畫上怎麼引導觀眾看展,而不是只是讓人感到美術館過度商業化。問 您的智囊目前都是建築圈的人嗎?
  • 臺北市立美術館 - 中國臺灣網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電話:(02)2595-7656   開放時間:10點-18點   休息時間:周一       臺北市立美術館位於中山北路三段、圓山中山橋前,佔地約6000餘坪,室內展覽面積為2633坪,共計有26個室內展覽室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6月中旬赴東京博物館展出,肉形石9月底赴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臺北市立美術館富有現代藝術設計感,韻律感,簡潔大方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相比於外觀規整、內部大空間的博物館來說,市立美術館在設計上更加精巧,從不同角度凸出來的白色方塊,可以為美術館的內部營造不同功能的空間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美術館的內部也是以白色為主,白色的桁架、白色的天花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事件回放今年初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為蔡國強舉辦了回顧展「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以《火藥畫》、《爆破事件》、《裝置藝術》和《社會計劃》等4 個主題的八十幾件作品,佔據了美術館11 個展廳。
  • 臺北市立美術館:築步、逐步,重返美術館再度靜賞藝術之作
    臺北市立美術館:築步、逐步,重返美術館再度靜賞藝術之作   最後心所期盼的「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展演在E、F展覽室,將我帶看向書的不同面向,是目的、是觀察或將書發揮為其他作用,這在進入展區後逐一揭開。
  • 德國總統訪問中國藝術家徐冰工作室 作品之一恰誕生於德
    徐冰善於用視覺語言表達他的思想和現實問題,將東西方文化相互轉化,而此次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與徐冰的交流或許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的某一個印記。2004年,徐冰獲得「可口可樂柏林獎」後受柏林美國研究院邀請,前往柏林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訪問,並在訪問結束後於德國國家東亞美術館舉辦「徐冰回顧展」。《背後的故事1》靈感來自於柏林的歷史、博物館的歷史和陳列品以及藝術家本人的文化歷史。國家東亞美術館始建於1906年,但在1945年間(二戰期間),其90%的收藏品(5400件藝術作品)都被蘇聯紅軍轉移到了前蘇聯。
  • 古元誕辰百年藝術精品展在古元美術館展出
    「百幅精品•百年回顧——致敬古元暨古元先生生平與藝術精品展」的系列活動於日前在珠海市古元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該美術館自2018年舉辦「整裝再出發」古元美術館系列展覽活動之後的又一重大活動。  2019年8月5日是中國傑出的人民美術家、美術教育家,20世紀抒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古元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
  • 美術家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近日臺北鳳甲美術館盛大展出
    華夏經緯網5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鳳甲美術館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展出無數大小特展,近日更將盛大展出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此次創作主要是透過水墨、複合性媒材與新媒體、壓克力及天然礦物質巖彩融治於一爐,創造出波光淋漓且內斂幽微的視覺感。
  • 多良火車站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關閉!
    想要觀賞的朋友們注意一下時間節點~2.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即將面臨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修繕工程,讓我們一起期待它新的模樣吧~不過在10月11日之前是免費參觀的!除了這兩個景點之外, 臺灣還有很多非常值得一玩的地方: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她在北京駐留的六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將在北京漫遊,以藝術家的感覺體驗這座城市並把這種經驗收集、記錄下來。尤其是北京的時間(過去與現在)、北京藝術家們的生存方式、北京的審美特性、城市構造、城市景觀以及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們的世界觀等都將成為漫遊家主要關注的焦點。之後將整理自己漫遊的記錄、梳理藝術-檔案,以研討會、展覽、出版的方式進行再生產。
  • 臺北:世界劇場設計展創意滿滿
    近日,世界劇場設計展在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出,主辦方從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件作品中選出180件對外展出,其中不乏充滿創意的精品。據介紹,本次展覽將持續到7月9日。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nbsp&nbsp&nbsp&nbsp7月2日拍攝的一件劇場設計作品。
  •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在辛巴威展出
    、 7月28日下午2點,在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文化處主任吳傳華博士的見證下,關山月美術館陳湘波館長向辛巴威國家美術館館長朵仁女士捐贈了本次「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中展出的34件海報作品;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張巖向藝術圖書館捐贈了150冊深圳出版的精美畫冊。
  • 國慶觀展指南|上海展美國藝術與錢瘦鐵,臺北呈書畫國寶菁華
    在上海,有上海博物館重磅推出的「1865-1945:美國現代藝術八十年」大展,中華藝術宮今起對外展出的則有籌備策劃極久的「錢瘦鐵藝術展」,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也持續展出關注度頗高的展覽。10月1日起,臺北故宮將推出一系列特展,其中「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可謂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書法展」後 ,下半年最重磅、陣容最強大的特展,26件展品,件件皆是國寶級名跡。
  • 一周觀展指南|上博將展文房供石,大都會150年線上呈現
    近期,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三大展覽「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成為了疫情期間的亮點,上海博物館的「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正進入布展階段,將於4月底對外開放。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合作的「奈良美智」展計劃在下半年巡展至上海。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地點:明珠美術館展至5月5日展覽邀請陳丹青、清川阿莎美、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中外藝術家,圍繞「風景與書」這一母題展開的精彩而多元的當代探索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