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畫作,《蒙娜麗莎》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每年慕名前來瞻仰該畫的遊客多達600萬。沒有任何一幅古畫,能達到《蒙娜麗莎》這樣的知名度。
其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翹楚李奧納多·達·文西,畫面內容是一個典雅和恬靜的有產階級女性。其神態的姿勢,無不反應了當時女性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多年來,關於《蒙娜麗莎》背後的各種故事也是層出不窮,最為著名的當屬「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了。
首先,達文西在畫她時,並沒有給她加上眉毛和睫毛,但乍一看一點都不唐突,甚至還感覺相當和諧。另外,當你直視蒙娜麗莎的嘴時,會發現她並沒有微笑,而當你把目光拉遠,專注其眼睛和臉部的陰影時,又感覺她的確在笑。這似有似無的微笑,也成了《蒙娜麗莎》這幅畫最引人注意的地方。
多少年來,科學家和各大畫家一直想要搞清楚《蒙娜麗莎》到底笑沒笑,或其微笑背後又有什麼含義,但都無疾而終。直到後來,當把這幅畫放大30倍後,科學家們終於搞懂了神秘微笑背後的秘密。
要搞清楚微笑背後的含義,必須先得從達文西本人的身份入手。他除了是一名畫家之外,還是一位數學家、解剖學家和天文學家,甚至在建築學上還頗有建樹。這樣一位全才,用普通畫家的觀點去分析蒙娜麗莎的微笑,顯然太過片面。
另外,這幅畫採用了當時達文西自創的繪畫技法「無界漸變著色法」。這是一種什麼方法呢?即在已經畫完的畫作上再畫一遍。通過層層疊加,能模糊掉兩種顏色之間的邊界,讓整個畫面看起來相當朦朧,產生一種若即若離,似是而非的夢幻感。
放大30倍後,科學家們在其嘴唇上找到了一些端倪,經過仔細化驗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達文西光畫蒙娜麗莎的嘴唇,就疊加了60多遍。所以,蒙娜麗莎的嘴部看起來也最為朦朧,顏色、光澤與陰影也最為複雜。其展現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神秘微笑,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鑑於達文西還是一位數學家,科學家們在放大30倍後還發現了一個規律,即蒙娜麗莎的臉型接近於「黃金矩形」。什麼是黃金矩形?即長寬比滿足黃金分割律1.618。如果以她的鼻尖為頂點,畫一條滿足黃金分割率的螺紋曲線,其會經過蒙娜麗莎的鼻孔、下巴、頭頂和手等重要部位。這種絕不是巧合,必然是數學家達文西的有意為之。
而在黃金分割率下,人們在觀看這幅畫時也會更加流暢舒適,這也是其沒有眉毛和睫毛,卻一點都不讓人反感的原因。同時,還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能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達文西各個細節都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才締造出了這幅世界最著名的《蒙娜麗莎》。所以,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其自身必然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品格。在這一點上,現代人還得好好看,好好學。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