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供血器官,一旦出現病變會引起各種心臟疾病,最常見的就是心肌缺血,經常會聽到很多人說心裡感覺不舒服,心電圖檢查報告一出來就是心肌缺血,很多人就會不理解到底什麼是心肌缺血,是不是和心臟病一樣?今天就這個問題和大家說個明白。
簡單來說心肌缺血就是全身的血液不能及時的給心臟補充營養,導致心臟出現了問題不能正常工作出現了一系列的症狀。並且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心肌缺血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多,尤其存在於一些中年群體,之所以會出現心肌缺血主要是因為血管狹窄所造成的,除此之外三高、不良習慣、疾病藥物等方面都會導致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雖說心肌缺血也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如果不接受治療會誘發很多更嚴重的疾病,所以如果發現一定要及早控制住,在早期控制得當並不會對身體和心臟產生不良的影響。
心肌缺血屬於心臟病的一種類型,如果心臟感覺不適建議選擇心電圖或者CT檢查,那麼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狀呢?
胸悶難受、胸痛
對於心肌缺血的人來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悶胸痛,當你的精神緊繃或者緊張時就可能會出現心臟的不適,有時候情況嚴重還會出現心前區疼痛,這種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繼續加重,慢慢放射到肩膀,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可能會慢慢好轉。很大一部分人會因為吃得過飽、寒冷等情況下出現胸痛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的檢查病因,如果不引起重視就很容易引發猝死。
心悸、喘不上氣
正常我們的呼吸是很均勻地,並且不是劇烈運動不會出現心慌氣促的症狀,然而心肌缺血患者再進行重體力活動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經過休息後可以自行緩解,所以建議心肌缺血患者最好根據自己身體實際情況進行運動或者工作,如果把體力耗盡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發展為冠心病等疾病。
血壓偏低甚至暈厥
當心肌缺血病人病情發作時經常會出現心率慢或者血壓偏低的現象,如果嚴重還會出現暈厥的症狀,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
我們平時該怎樣預防心肌缺血呢?
首先就是飲食護理,對於心肌缺血患者來說,平時的飲食儘量清淡少鹽少油,尤其是膽固醇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儘量避免,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另外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心臟病患者情緒一定要穩定,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會造成心臟的功能異常,所以建議大家情緒一定要保持平和,另外睡眠也要得到保證,避免勞累過度造成身體的負擔加重。
最後可以進行適當的鍛鍊,對於心肌的側支循環建立也是有幫助的,如果在藥物治療期身體出現異常也要及時的檢查,避免疾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