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柴燒鈞瓷和煤燒鈞瓷的本質區別

2020-12-20 名窯鈞瓷網

從新中國鈞瓷復燒一來,鈞瓷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鈞瓷的燒制工藝由柴燒發展為煤燒,然後又發展為氣燒,是鈞瓷的成品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著氣燒的發展,煤燒和柴燒少了很多,只有少數的堅持傳統燒制藝術的窯口,還在堅持柴燒和煤燒。

淺談柴燒鈞瓷和煤燒鈞瓷的本質區別

柴燒鈞瓷和煤燒鈞瓷為傳統工藝燒制,燒製成功率不到40%,所以其價值也是遠遠高於氣燒的鈞瓷,也是深受收藏家和鈞瓷愛好者的喜愛的工藝。那麼柴燒鈞瓷和煤燒鈞瓷有哪些區別呢,我們給大家講解一下。

煤燒鈞瓷

煤燒鈞瓷是宋代以後才有的,一經採用就表現出了與柴燒鈞瓷的不同,煤的火焰短,靠的是輻射升溫,火焰比較難控制,所以煤燒的鈞瓷窯釉質效果非常豐富凝重,剛勁深沉,有陽剛之氣。藝術效果更為堅硬、渾厚,煤燒鈞瓷火溫度一般超過1300度,原國營廠的煤燒鈞瓷藝術效果剛、硬、烈、猛、勁、挺拔的感覺油然而生。有人稱之為「大器」「尊貴」也不為過。煤燒鈞瓷作品給人的藝術感覺是浩然正氣式的。

煤燒鈞瓷-淑女瓶-張建釗大師作品

煤燒藝術特點

煤燒鈞瓷晶瑩剔透、光彩照人、亮而不豔、光而不妖,有金剛石、寶石的自然特點,特別是煤燒鈞瓷釉質的開片,更給人以寧折不彎、擰斷勿折的感覺。

由於煤之火升溫快,焰烈勢猛,且能更長時間保持高溫狀態,其氧化還原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火溫對釉與胎質的作用瞬時發生變化,因而窯變的效果豐富且對比度強,既通體窯變,又能在釉充分氧化還原的過程中使釉質產生晶瑩的效果。

煤燒鈞瓷-犧耳尊-張建釗大師作品

柴燒鈞瓷

柴燒是從自鈞瓷之初就採用的,柴之火焰綿軟柔長,柔中有剛。剛剛觸手的柴之火好像沒什麼可怕,但柴之火舌舔之時長,同樣讓人感到灼熱疼痛,這是柔中有剛,經時而烈的現象。宋代禹州人智慧無比,把本來無法升溫至 1300 度的柴之柔火,想方設法升至 1300 度,並且使這一常人無法達到的高溫能保持長久。

由於柴之火的因素,燒成速度慢,木炭之灰隨火焰與釉接觸,使釉面產生化學變化,所產生的窯變釉色增添了油光之澤,更加豐富多彩,產生釉畫的可能性更大,且釉畫釉色共同產生一種柔和溫潤的藝術效果。

柴燒大梅瓶-孫新要大師作品

柴燒鈞瓷藝術特點

柴燒鈞瓷是溫潤曼妙、珠圓玉潤、柔而不軟、溫而不淡、潤而不滑,委婉、清秀、溫潤、柔和,具有女性的陰柔之美。

柴燒鈞瓷窯變出的釉色更是妙然天成的畫卷。一窯成「蝶戀花」狀、荷花狀、蜻蜓狀系列的,引人進入生機無限,沁人心肺的境界。

柴燒鈞瓷竹節如意瓶-孫新要大師作品

以上就是煤燒鈞瓷和柴燒鈞瓷的區別,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很多鈞瓷窯口為了加大生產量和成品率,大部分已經採用氣窯燒制,只有少數堅持傳統工藝的窯口還在採用傳統煤燒或柴燒。而柴燒鈞瓷的數量會更加少,並且已成為新時期收藏家競相收藏的藝術價值昂貴的奢侈品之一。《更多鈞瓷信息請關注:名窯鈞瓷網》

相關焦點

  • 華禹鈞瓷——柴燒名家崔松偉
    當代柴燒第一人在中國當代鈞瓷行業裡眾多的鈞瓷人 他被稱為柴燒第一人 他是一名熱愛鈞瓷的手藝人 他對鈞瓷的熱愛深入骨髓,伴隨一生
  • 禹州鈞瓷知多少:柴燒之美 經時而烈-禹州第一網
    鈞瓷,因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釉變而被世人驚嘆,但人們大多不知,鈞瓷的燒制工藝同樣充滿了自然界的神奇與古老先人的智慧。鈞瓷燒制工藝分別為柴燒、煤燒和氣燒。其中,柴燒是從鈞瓷燒制初期就採用的工藝。
  • 你可能沒有聽過的鈞瓷炭燒工藝
    眾所周知,每種工藝燒制出的鈞瓷都有不同之處.那你所知曉的鈞瓷燒制工藝有幾種呢?喜愛鈞瓷的大家應該都對氣燒、煤燒、柴燒這三種燒制工藝有所了解,不過還有一種特殊的炭燒工藝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聞呢?下面便為大家帶來幾件鈞瓷炭燒孤品欣賞一下。
  • 華禹鈞瓷——帶您鑑賞珍貴柴燒之美
    珍貴的柴燒作品富有哲理,充滿美學與藝術魅力。我們應著眼於材料、工藝、落灰火痕、意境、格度,用心去感受鈞瓷。材質做工:材料做工是最基礎的,工藝質量不僅僅是成型和修胚的詳盡規格。從觀賞和鑑賞來看獲得的大多數審美偏好無法以偏論全。
  • 彩釉瓷與鈞瓷之間區別
    因為彩釉瓷是在鈞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然如此,彩釉瓷與鈞瓷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麼,其區別在哪裡呢?1.彩釉瓷的釉用基礎原料與鈞釉基本相同,但所用著色劑的種類卻比鈞釉多很多。
  • 鈞瓷|君不離茶,茶不離鈞
    鈞瓷 | 燒制歷史鈞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終於明萬曆三年(鈞字音同明神宗朱翊鈞同字之諱,燒鈞即視為燒「鈞、君」),停燒300多年後,清代再次復燒後又停燒。第二個階段30年:1955年周總理指示「要恢復鈞瓷生產」後,1958年禹縣國營瓷廠成立至80年代末國家停止投資,禹縣「四大瓷廠」(禹縣國營瓷廠、禹縣鈞瓷一廠、禹縣鈞瓷二廠和神垕鎮東風陶瓷廠)停燒倒閉約30年時間,期間四大國營鈞瓷廠負責國內官用禮賓鈞瓷燒制以及日常民用鈞瓷燒制,由國家投資政府經營,在計劃經濟時代稱之為「紅色鈞官窯」。
  • 鈞瓷國寶《宋釉今燒》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向全球發布
    鈞瓷國寶《宋釉今燒》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向全球發布適逢新中國七十華誕,2019中國古陶瓷考古界與實踐界的重大成果——苗錫錦、苗長強宋釉今燒鈞瓷作品《天青玫瑰紫釉三足鼓釘洗》、《天青釉雞心尊》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面向全球發布。
  • 為什麼晉曉瞳被稱為現代柴燒工藝的開拓者?
    2004年12月創辦晉家鈞窯,現任晉家鈞窯董事長兼總工藝設計師,晉佩章鈞瓷藝術研究會執行會長,晉佩章鈞瓷藝術館館長。現代柴燒鈞瓷工藝的開拓者,首個赴歐洲進行個人作品展的鈞瓷人。 藝術特色晉曉童長期堅持手工制坯工藝,採用柴燒工藝燒造,利用新的藝術理念打造作品,將鈞瓷窯變藝術鑑賞作為與鈞瓷愛好者互動的著眼點,從創作理念和工藝基礎上,牢牢把握「窯變藝術是鈞瓷藝術之魂」的根本原則,給鈞瓷注入新的活力。
  • 宋官鈞瓷和民鈞有什麼區別,如何鑑別
    鈞瓷是因為產於古鈞州而得名,民國時期是鈞瓷價格最高的時候,形容宋官鈞瓷稀有的一句話就是家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而宋代民窯的鈞瓷就不那麼值錢了,雖然都是有窯變現象,雖然是同一時期的瓷器,但是二者工藝和價格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 守藝人鈞瓷:家鄉的一把泥土
    說實話,我一直不太喜歡神州鈞窯的當家人李迎福外露的性格,雖然我和他是高中同學,後來又一起入伍到部隊成為好戰友,再後來他又是我每次回神垕老家都不能不見的人。作者 張國領其實他和我一樣是神垕高中的畢業生;三是他張口閉口不離鈞瓷,好像沒有鈞瓷他就不知道說什麼。這最後一點可能是引起我心理逆反的關鍵所在,因為都知道千年鈞瓷是出在神垕古鎮,而我是生在神垕鄉下,我總覺得是鈞瓷在神垕街和鄉下之間畫了一道分界線,所以我就偏頗地認為他說鈞瓷是在強調神垕街人的優越感。
  • 鈞瓷TV名人堂專家,揭秘唐代開元年間,御用鈞瓷的來龍去脈!
    我是鈞瓷TV《禹州鈞瓷》欄目主編,喜歡收藏鈞瓷,汝瓷,紫砂壺。請關注禹州鈞瓷,做您身邊的收藏顧問。御用鈞瓷唐代開元年間,唐鈞腰鼓即為玄宗皇帝的宮廷用品。北宋徽宗年間,官府在陽翟城北門八卦峒設立窯場,燒制御用鈞瓷製品,種類有各種花盆、盆奩、出戟尊、渣鬥、鼓釘洗等。金代禹州鈞瓷不但數量大,而且制瓷水平極高,與北宋官鈞相比,毫不遜色。
  • 千年宋鈞柴燒第一人——任星航
    任星航創作的鈞瓷作品,被公認為最接近宋代鈞瓷的審美標準,從而成為當代鈞瓷藝術的代表人物。作為非物質文化遺傳傳承人和鈞瓷柴燒工藝復原人,在不斷創作鈞瓷珍品的同時,任星航先生一直致力於鈞瓷技藝的傳承和鈞瓷藝術的推廣事業,把失落於歷史長河中的鈞瓷技藝發揚光大,把當代工藝美術帶入現代主流藝術審美殿堂,一直是任星航先生的藝術理想,這也是他把個人藝術中心選址北京的原因之一。
  • 一座因鈞瓷而出彩的千年古鎮——禹州神垕古鎮訪問記
    在中原大地之上,還有這麼一座古鎮,因鈞瓷而興,千年窯火不息,被譽為中國鈞瓷之都,知道和了解的人卻並不多。世人大多知道景德鎮,卻不知道古時神垕鎮的名氣一點也不輸景德鎮。  說實在話,筆者也是既不懂鈞瓷,更沒去過神垕。但想去的念頭一直存於內心。小暑已過,炎熱將至,一個去鈞瓷故鄉的好機會也終於來臨,但只有一天的時間。  烈日當空,稍有微風。
  • 鈞瓷包窯如賭石:有時一件不成 有時一件百萬
    一件「窯魁」的底部燒出一枚「楓葉」也正是這種「靠天吃飯」的鈞瓷燒制,一窯開出的百件鈞瓷裡,九成要砸掉。  也正因鈞瓷極難燒制,「十窯九不成」,包窯就如同賭石,有人花十幾萬元包窯,有時一窯沒有成的,有時出一件珍品就價值百萬。
  • 鈞瓷:最經典的36件鈞瓷!
    16件官鈞:鈞瓷是陳設用瓷,最主要的器形是花盆、奩(花盆的盆託),也有少量的出戟尊和筆洗。鈞瓷至少在宋徽宗時代即已成為官窯,宋徽宗命人修建皇家園林「艮嶽」,從全國各地徵來奇花異石,就是《水滸傳》當中楊志被劫的花石綱,這些花草需要專用花盆來盛放,這便有了鈞瓷,即明清文人所稱的「官鈞」。
  • 鈞瓷《三羊開泰尊》耀目而來!
    鈞瓷《三羊開泰尊》由鈞瓷泰鬥苗錫錦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苗長強共同創作完成。《三羊開泰尊》以六方瓶為型,溜肩,腹部豐滿,至脛漸收。作品整體線條流暢、古樸典雅、師古不泥。苗老是新中國參與鈞瓷恢復的核心人物之一,先後收集古鈞瓷片兩萬多件,遍訪古窯址,1977年冬,苗錫錦在神垕鎮下白峪發現唐代鈞窯遺址,為「鈞瓷始於唐」找到了可靠的依據;2000年,在磨街鄉發現底部刻有「鈞州西吳鎮周家造至元七年」字樣的鈞瓷殘器,為「鈞瓷盛於宋、發展於金」找到了實物證明;2005年,苗錫錦與山東矽酸鹽研究所所長劉凱民合作,發現了唐花瓷同後世出現的宋元鈞窯系分相乳光釉的源流和傳承關係
  • 常有「鈞汝不分」一說,鈞瓷和汝瓷真的不分嗎?
    我是鈞瓷TV《禹州鈞瓷》欄目主編,喜歡收藏鈞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窯瓷器。請關注我,做您身邊的收藏顧問,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諮詢,我會及時回復您!為了弄清為什麼有鈞汝不分一說,我們先來了解下鈞瓷和汝瓷的原產地,考古和相互學習融合的基本情況。
  • 鈞瓷還分仿鈞和鈞仿,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今天小編不是想跟大家聊一聊人人都知道的鈞瓷歷史,而是有關鈞瓷的另一件事,有時我們在欣賞一件鈞窯瓷器時,或許會發現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它們具有鈞瓷的部分或大部分特徵,類似於鈞瓷而又不是真正的鈞瓷,那麼就要認真分析一下它是仿鈞或者是鈞仿了。那到底「仿鈞」和「鈞仿」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自己的一些見解來跟大家聊一聊。
  • 鈞瓷《和平鍾》被聯合國永久收藏
    那就是 禹州的鈞瓷 瓷是什麼 是用含有較高三氧化二鋁的粘土製胎 敲響鈞瓷《和平鍾》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和文化部原部長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