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再度上演

2020-12-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八一建軍節當晚,國家大劇院精心打造的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金沙江畔》再次成功上演,以一部再現紅軍革命精神的民族歌劇,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

該劇由作曲家雷蕾、劇作家馮柏銘、馮必烈、指揮家張國勇、導演廖向紅領銜打造。首演當晚,歌唱家王澤南、王喆、劉珊、趙明、王宏堯、王鶴翔、梁羽豐的動情演繹,將劇中主要人物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劇中所展現出來的紅軍戰士堅定的理想信念、嚴明的紀律以及軍民親如一家的深厚情誼,將觀眾帶回了那段值得永遠銘記的崢嶸歲月。

致敬長徵精神,傾述軍民情深

大幕升起,白浪滔天的金沙江、重巒疊起的險峻山峰,令人望而生畏。永不退縮的紅軍戰士在千難萬險的長徵途中,在敵人的圍追堵截、斷糧斷水等危急關頭,展現出的崇高理想信念與偉大的革命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作曲家雷蕾在這部民族歌劇中大量地使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將這部歌劇中紅軍、藏民及仇家軍等人物群像,在音樂的表達上以江西民歌、康巴藏族旋律以及崑曲等極具特色的音樂元素加以強化,使得劇中音樂充滿了戲劇張力與情感力量。由王澤南飾演的金明是一位堅毅果敢的優秀指戰員,在斷糧斷水的危急關頭,一曲《炊斷糧》讓觀眾看到金明對紅軍紀律的堅守、對戰友的真切關懷以及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的機敏與堅韌。作曲借鑑了戲曲中的垛板、緊拉慢唱等手法,將金明憂心如焚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由王喆飾演的藏區土司的獨生女兒卓瑪,在劇中多次詠唱主題曲《格桑花》,展示卓瑪對紅軍從仇恨、懷疑到信任、擁護的情緒轉變,她以花喻人,唱出自己對紅軍的崇高敬意;特別是在卓瑪詠嘆調《沒來得及告別》中,這種熱烈的情感與深深的敬意被推向了高潮,紅軍衛生隊長金秀用生命告訴藏族同胞,紅軍是人民的子弟兵。

與此同時,作曲為劇中大土司桑吉、惡霸仇萬裡、衛生隊長金秀等角色量身打造的詠嘆調,如《我是否已引狼入室》《老譚,你就這樣走了!》等,深刻挖掘出人物的內心情感,極具感染力的音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後的高潮,刑場上大義凜然的金明與桑吉土司、敵人仇萬裡的一段三重唱,多層次地展現出每個人的內心獨白,伴隨著男聲合唱短促有力的伴唱,將緊張的氣氛推向高潮。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塑造的紅軍、藏民、仇家軍等不同人物群像鮮明生動,將那個硝煙瀰漫的長徵年代逼真呈現於觀眾面前。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在指揮家張國勇執棒下,以充滿戲劇張力的音樂展現出紅軍長徵的精神力量。 

唱響軍民共建、魚水情深主旋律 

據悉,國家大劇院特邀近50位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基層官兵來到國家大劇院歌劇院欣賞歌劇《金沙江畔》,在八一建軍節之際唱響軍民共建、魚水情深的主旋律。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文化處李松林處長說:「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有這麼一個弘揚主旋律的劇非常有必要,也是貫徹習主席新時代文藝思想的力作,我們的官兵看了以後很受教育,這些紅色基因是我們需要傳承的寶貴財富。」基層官兵朱啟名動情說到:「革命先烈勇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青年官兵學習,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要感謝這些老一輩革命家付出的汗水和熱血,要更加珍惜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此外,本輪演出還將進行4K歌劇電影拍攝。

歌劇《金沙江畔》將由王凱、龔爽、陳冠馥、黃延明、張卓、耿哲等另一組歌唱家領銜。該劇本輪演出將持續至8月4日。繼歌劇《金沙江畔》之後,國家大劇院紅色題材的原創歌劇還將繼續上演。革命英雄方志敏的名字家喻戶曉,他不僅是一位志存高遠、忠貞不屈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是一位文採斐然的詩人。他在獄中創作的《可愛的中國》《清貧》等不朽名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方志敏》,以其在獄中寫就並送出《可愛的中國》等書稿的過程為主要內容,串聯講述了方志敏英勇光輝的革命生涯,該劇自2015年問世以來,便以真摯的愛國情懷和動人的音樂而飽受讚譽。8月15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方志敏》將盛大開啟第五輪熱演。

相關焦點

  • 紀念建軍90周年 國家大劇院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姜正紅)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28日,國家大劇院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迎來首演。主辦方供圖   緬懷先烈,不忘初心  國家大劇院精心打造「紅軍三部曲」又一重磅力作   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
  •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金沙江畔》、《方志敏》8月上演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金延娣)8月1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金沙江畔》、《方志敏》對談活動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 歌劇《金沙江畔》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首演 極致寫實還原長徵
    2017年7月29日訊,昨晚,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在大劇院歌劇廳首演亮相,指揮家張國勇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王凱、王喆、劉珊、關致京等青年歌唱家,共同唱響了極具民族風情的激昂旋律。該劇由著名導演廖向紅執導,作曲家雷蕾作曲,劇作家馮柏銘、馮必烈任編劇。
  • 國家大劇院:深耕創作,提升「中國影響」
    近幾年,包括《長徵》《金沙江畔》在內的多部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在京城掀起熱潮,話劇《李爾王》《樣式雷》《威尼斯商人》相繼上演,舞劇《馬可·波羅》、歌劇《駱駝祥子》則走出國門。十年時間,國家大劇院從西方的土壤中借鑑劇目製作經驗,深深鐫刻上「NCPA(國家大劇院英文縮寫)製作」的烙印,結出了中國文化的累累碩果。
  • 《金沙江畔》走進國家大劇院 進京首演受歡迎
    谷文月和王冠麗在演出現場合影  昨晚,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走進首都國家大劇院上演現代評劇名劇《金沙江畔》,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金沙江畔》是一出表現紅軍長徵北上抗日,頌揚民族團結友愛的大型現代劇,被譽為評劇現代劇裡程碑式作品。以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第四代傳人王冠麗為領銜主演的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為慶祝建黨90周年,全體演職員齊心協力,冒著炎熱酷暑,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將這臺經典劇目搬上了舞臺。此前該劇曾在天津中國大戲院、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連續上演,深受觀眾好評。
  •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再放異彩
    12月3日晚,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內響起激蕩人心的歌聲,歷經九輪復排的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精彩上演。在指揮家張國勇的執棒下,迪裡拜爾、艾爾肯·阿不都熱依木、張揚、努爾古麗·艾沙、金鄭建、關致京、扣京等歌唱家激情開唱,令半個多世紀來人們記憶中難忘的銀幕角色在歌劇舞臺上煥發新的光彩。
  • 2018國家大劇院精彩演不停 「紅軍三部曲」再登場
    接下來的一整年中,國家大劇院將繼續不間斷地為觀眾們帶來高質量的精彩演出。  歌劇  「紅軍三部曲」再登場  縱觀2018年大劇院即將上演的歌劇,本土原創劇目與西方經典並舉,全年精彩不斷。自上演以來飽受好評的《長徵》、《金沙江畔》、《方志敏》組成的「紅軍三部曲」將再次回到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冰山上的來客》、《蘭花花》兩部民族風情濃鬱的原創歌劇也將在年底再度回歸。與此同時,在4月至7月的歌劇節上,捷傑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共同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霍萬興那》、大劇院與英國皇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大劇院獨立製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西方經典歌劇也將陸續上演。
  • 大劇院合唱團唱響閃亮的日子丨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圖/視覺中國12月10日、11日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閃亮的日子」將開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院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被公認為是一支充滿無限潛能的專業合唱團。
  • 國家大劇院10周年 精彩回饋謝觀眾
    國家大劇院歌劇《金沙江畔》劇照。與此同時,位於東展廳的《華章——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從「國粹神韻」「樂舞和聲」「天水奏鳴」三個板塊集中展現大劇院10年輝煌成果中的絢麗篇章;西展廳的《回眸經典——國家大劇院原創與製作劇目展》系列,呈現10年來70餘部「NCPA製作」之精華,見證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10年來的成長與收穫;藝術沙龍展廳的《印記——國家大劇院院藏藝術家手模展》則展出了包括馬澤爾、多明戈、梅葆玖、郎朗在內的41位(組)藝術家的手模
  • 國家大劇院建院10周年 自製劇目吸引近1900萬人次
    從成立以來,國家大劇院始終秉承著「人民性」的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作為國字頭的藝術機構,始終堅持「為誰製作,給誰看」的創作理念,抓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方向不偏離。10年間,國家大劇院堅持不懈地呈現經典,推出原創作品。除了有國內外800多個院團登上舞臺,大劇院製作推出了76部自製劇目,其中原創中國劇目22部。
  •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國慶亮相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5日訊(記者張濟和)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將在今年10月1日至10月6日盛大亮相。熟悉的故事、經典的旋律,全新的視覺呈現、不同的演繹方式,讓該劇早在排練製作之初就備受關注和期待。
  • 《洪湖赤衛隊》再度上演 吳娜傾情詮釋新韓英
    吳娜傾情詮釋新韓英   6月29日,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將再度上演,總政歌舞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吳娜將挑大梁出演女主角韓英。吳娜表示,「韓英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英雄人物,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部經典的紅色歌劇中出演韓英這個角色。"  《洪湖赤衛隊》首排於1958年,作為中華民族經典歌劇多次被知名藝術家演繹,被拍成電影公開放映後,更是家喻戶曉,風靡華夏大地。
  • 歌劇《洪湖赤衛隊》七一上演 新晉青歌賽金獎得主出演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6月28日至7月1日,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將再度上演。這部由總導演張繼鋼領銜一線藝術家強力打造的歌劇力作,去年國慶強檔首演面世即引發強烈反響。七一期間國家大劇院將該劇再度搬上舞臺,獻禮黨的生日,將由王慶爽、王凱等實力歌唱家聯袂演繹新時代英雄形象。17日下午,該劇邀請媒體走進排練現場,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這部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經典。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
    8月8日至11日,享譽國際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將攜鎮團之作《海盜》《吉賽爾》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以全明星陣容為京城觀眾獻上精美絕倫的芭蕾盛宴,揭幕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7日上午,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部長王威、斯卡拉歌劇院總經理瑪麗亞·迪弗雷達、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弗雷德裡克·奧利維耶裡、斯卡拉歌劇院指揮大衛·科爾曼,攜手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尼科萊塔·曼尼、季莫菲·安德裡亞申科、瑪緹娜·阿爾杜伊諾、克勞迪奧·科維耶洛,以及獨舞演員維多利亞·瓦萊裡奧、馬爾科·阿戈斯蒂諾共同出席了媒體見面會。
  •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夢遊女》:美聲歌劇的扛鼎之作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夢遊女》舞臺效果圖  歐洲古典藝術史上有兩位偉大的貝裡尼,同為義大利人,相差了300歲。  另一位貝裡尼是生長在西西里的溫琴佐·貝裡尼,他是19世紀初義大利歌劇舞臺上最重要的作曲家,短暫的作曲生涯卻為後世留下了《諾爾瑪》《清教徒》《海盜》《凱普萊特永與蒙泰古》《夢遊女》等十部優質的歌劇作品。豐富飽滿的旋律特徵奠定了作曲家貝裡尼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創作的音樂溫柔動聽,幾部歌劇中體現的女性浪漫主義情懷和帶有神話色彩的劇情,堪稱女性主義音樂作品的集大成之作。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年 奉獻高雅藝術演出8700餘場
    十年來,這座北京的新地標建築中上演了8700餘場高雅藝術演出,售票930餘萬張,舉辦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和演出10000餘場,吸引觀眾近1900萬人次。  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以及名家大師接踵而來,先後有800多家中外藝術院團登上大劇院的舞臺。資料圖: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舞臺上演。
  • 歌劇《再別康橋》將上演 雷佳薛皓垠再演經典
    十五年前,它被以歌劇的方式唱出來,並開創了我國小劇場歌劇的先河,這就是由著名導演陳蔚執導、作曲家周雪石聯手打造的歌劇《再別康橋》。十五年前,在劇中扮演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薛皓垠、雷佳、張英席、張海慶等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在校學生,如今他們都已經成長為歌劇大舞臺上的「臺柱子」。本月28日,當年那些徐志摩們、林徽因們將齊聚大劇院上演一場紀念盛典,用情景音樂會的方式再度唱響當年那些美妙走心的旋律。
  • 紅色經典感受崢嶸歲月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音樂會將登天津大劇院
    12月12日,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將在指揮金剛的帶領下,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演繹一場紅色經典主題音樂會,為天津樂迷們奏響充滿濃鬱情懷、繼承著無數先輩一腔熱血的樂曲,帶觀眾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激情燃燒的歲月》《江姐》《海霞》《上甘嶺》......這些堪稱「紅色」代表的經典作品都曾經在國人的腦海中留下過最深刻的記憶。音樂會將以《第一交響序曲》作為開篇,這首曲目是關峽根據所作歌劇《悲愴的黎明》的音樂,樂曲的主要旋律更是用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而廣為傳播。
  • 四年潛心打磨 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昨晚,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壓軸「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晨鐘》聚焦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展現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回顧為期兩個半月的展演,來自北京、江蘇、廣東、廣西、四川、陝西、上海等地的14臺優秀劇目在滬上各大劇場上演,讓上海觀眾感受到豐富多元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最新文藝創作成果。今年10月29日,李大釗誕辰131周年紀念日,上海歌劇院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曾聯合定製歌劇《晨鐘》主題黨課。
  • 國家大劇院獻禮國慶 7臺19場演出繽紛登場
    9月30日至10月8日期間,國家大劇院為觀眾精心準備了7臺19場涵蓋歌劇、音樂會、兒童戲劇的精彩演出,伴觀眾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雙節」小長假。雖然歷史已遠去,而革命英雄的精神被代代傳承,也成為了當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旗幟、人生標杆。以革命英雄方志敏為題材,國家大劇院於2015年創作推出了由作曲家孟衛東,編劇馮柏銘、馮必烈,導演廖向紅等聯袂創作的歌劇《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