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些題外話,昨天推送的一篇文章,是最近以來轉發最高的,先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分享,究其最終原因,我想就是用最通俗的話,描述專業的問題。或者說,大家想了解的並不是什麼多麼專業高深的理論知識,想了解的就是現實中遇到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小小的困惑。
現在的網絡上文章非常多,講的監控知識也很多,但是很多都是直接複製粘貼。所以我想儘可能地為大家組織一些通俗的文字,把監控的一些知識分享給大家。
我們在做監控安裝工程的時候,工程完工後,客戶最常問的一個問題是:師傅,你們安裝的這個網絡高清攝像頭,錄像能保存多久啊?
或者,我們在承接一個監控工程的時候,不太了解的客戶也會問:那監控錄像會保存多久?一般回答是:這個看錄像機裡使用多大的硬碟了。有些客戶會追問,那一般的硬碟會保存多久呢?
雖然這樣的問題,不難回答,客戶只是想了解個大概,並不會多麼較真,就算你隨便說十天半個月,他也不會自己去檢查到時是十天還是半個月。
但是作為一個專業的從業者,你起碼要知道怎麼計算,如何計算。如果你能準確地向客戶說出錄像可以保存多久,一個顯得你個人的業務水平過硬,另一個顯得你的公司專業。
要知道保存多久,和幾個參數有關係。
1,硬碟多大。2,攝像頭清晰度。3,攝像頭數目。4,錄像配置碼率。5,其他。
前幾個我們都好理解,硬碟越大錄像保存時間越長。攝像頭越高清保存時間越長。攝像機數目越多,在硬碟容量不變情況下,保存時間越短。錄像配置碼率,是我們真正要計算的東西,下面詳細講。其他:一般包括移動偵測呀,包括報警設置等等,對保存時間有影響,但是影響不算大,可以不討論。
在硬碟錄像機的設置裡,會有碼率設置,碼率大解析度就高,解析度高,佔硬碟空間肯定就大。
我們以海康DVR為例,WD1一般是1792Kbps;130W的攝像頭一般是2M,即2048Kbps;200W攝像頭一般是4M,即4096Kbps;300W的攝像頭一般是6M,即6144Kbps。
我們現在看看如何計算一天的錄像容量:
1,首先我們計算單位的都是秒,一天24小時,一小時3600秒。這個都知道那一天(多少秒):3600×24
2,計算機存儲單位,先要搞懂:1G=1024M;1M=1024KB;1KB=1024B;1kb=1024b;1B=8b (如果不懂可以參看計算機存儲知識)。
3,現在我們碼率的單位是:Kbps 那要推算出一天的錄像容量,單位是G,公式就應該是:
碼率(單位Kbps)×3600×24÷8÷1024÷1024=錄像容量(1天)(單位G)
得到一天的容量後,即可推算出1個月或其他時間的容量啦。
這個公式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琢磨琢磨。找個具體的數值,自己計算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