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星最佳設計獎獎盃
2010亞洲殘運會會徽設計優秀獎
中設計事業先鋒人物獎
記者:您怎樣理解品牌設計?
尹洪波:顧名思義,品牌設計是關於品牌的設計。我重點談談品牌設計這四個字給社會導致的認識誤區:即品牌設計就只是設計。我將這個名稱上升為「品牌管理設計」,因為品牌是一個有高度和深度的社會的精神性印象概念,設計必須建立在管理的高度上,品牌的管理當然是以發展戰略、銷售、客體群落、文化落地等策劃為基礎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清晰的品牌價值和情感訴求等,再才能有的放矢地做設計,品牌設計只是實現品牌管理目標的一種執行方式,只是建立有效傳遞「品牌價值和情感訴求」方式的手段。所以」品牌設計「應該正名為」品牌管理設計「,系統的、全方位的品牌管理設計即是」整合品牌管理設計「。
記者:您怎樣理解市場經濟與品牌管理設計、品牌消費?
尹洪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雖然中國大陸還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程度,但商品同質化程度已經非常高,未來更高。同質化後,市場經濟的競爭上升為品牌的競爭,品牌競爭實質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品牌策略的競爭、品牌情感價值的競爭,等等。要建立「過硬的品牌競爭的資本」,就需要品牌管理設計。消費者消費的是文化:對於高端品牌而言,消費者消費的是品牌文化帶來的精神感,而產品本身次之。
記者:您認為目前國內的品牌管理設計處於什麼階段?
尹洪波:目前中國大陸的品牌管理設計正值高速發展期,但處於成長階段。多數還停留在視覺符號的宣告上,對品牌的理解還是混沌的,包括很大一部分營銷策劃者和產品(品牌)經營者心頭的品牌都還停留在LOGO、VI的表象符號意義上。
記者:目前品牌管理設計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怎麼變革?
尹洪波:這是一個老問題!也是需要教育部支持才能解決的難題!2007年我參加國務院創意諮詢產業坐談會成都分會時就講過,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設計人員」沒有文化」,沒有策略思考力,原因是絕大多數「都是文、理科成績很差」才進入這個行業,而學校對文化的教育和培養不夠,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後對視覺的洞察力、分析力、商業信息的消化理解力很弱,做出來的作品沒有內質。新生進入社會後應該補文化課。
記者:通常成功與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可否談談您自己?
尹洪波:是的,性格決定命運,決定自己在品牌管理設計這條路上的發展命運。「執著、固執、職業修養」是我的三個關鍵詞:在這條路上走得堅定和執著;「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正確思想,以良好的職業修養去實現品質上精益求精的完美。
記者:各個行業的優秀者都極少,這個行業也不例外。您作為一個著名的品牌設計師,有沒有觀察到多數普通設計師的通病?
尹洪波:藉口是多數設計師的通病之一。我最看不起開口就說是客戶的原因、客戶不懂的設計師。請捫心自問:自己與客戶作過多少有效的溝通?是否從品牌學、市場策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和領會客戶的品牌和產品?是否從創作立意、物理構成、情感構成等專業的角度向客戶闡釋自己的作品?是否做到了商業信息的有效傳達等等?多數設計師可能這些概念都沒有理解清楚,無力地說一些如「我這個設計漂亮、時尚、國際化」等表皮性話語,客戶當然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現在有的設計師另一個通病是「自私」、敷衍,職業素養無下限,或者根本就沒有。
記者:在您涉入設計圈至今,最令您記憶猶新或難忘的精彩經歷是什麼?
尹洪波:難忘的經歷很多,但最幸福的是作品被認可而帶來的成就感、喜悅感和自信心! 一是「禮官」的汪總以非常懷疑和強勢和心態交給我設計任務,最後作品一稿過關!二是榮膺亞洲殘運會會徽設計優秀獎、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最佳設計獎等等。
認可和榮譽都在體現我的存在價值,我是俗人,心頭自然美美的!
記者:請順便說說您遇上的杯具事?
尹洪波:對的,好的說了應該說說不好的!最杯具的事莫過於被欺騙和戲耍。譬如:」一熟人對我說:請我給他策劃思考一個品牌名稱,因為自己沒有什麼文化,也就沒有去想。當想了很久後把名稱告訴對方時,對方說自己也是這麼想的......一中石油分公司住宅小區綠化改造,邀請費思道設計,一稿、二稿、三稿後領導們都非常滿意,在客戶拿到設計方案列印稿後一小時內接到客戶電話說:領導有一親戚也在做園林設計,後我方致電數次都要不回設計方案......
記者:您平時可能也有很多壓力,請問如何釋放壓力?
尹洪波:面對壓力,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練練書法,深呼吸,想想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僅止而已。
記者:您對品牌管理設計行業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尹洪波:貢獻這個詞有些重!費思道是中國大陸最早註冊「品牌管理設計」的單位,也是單位名稱裡最早有「品牌」二字的單位,當初辦執照的難度和劉永好最早辦個體執照的難度可能相似。我最早提出「品牌基因(Brand DNA)」和「《品牌建立學》」可能算是對行業的貢獻,影響著更多的同行從表象的LOGO符號躍進品牌的內在靈魂,打造真正有內涵、有個性的差異化品牌。百度百科裡「品牌基因」概念的解釋「品牌基因即Brand DNA,是嫁接於細胞生物學理論,並在「品牌建立學」上做了提升」是我提出的。
我提出的《品牌建立學》至今學院裡也沒有系統的相關學科:
包含1.品牌策略系統BSS
2.品牌文化策略系統BCSS
3.品牌架構策略系統BASS
4.品牌產品策略系統BPSS
5.品牌溝通識別設計BIDC
6.品牌終端文化系統BTCS
7.品牌文化空間識別BCSR
8.品牌核心識別系統CBIS
9.品牌風格管理系統BSMS
記者:好幾年前我見過一次到費思道的「+-×÷」LOGO,我感覺很複雜?請問您怎麼看?
尹洪波:很好!好幾年您前見過一次費思道的LOGO,並且還記得「+-×÷」,說明您記住了,這就是我要的結果。作為品牌LOGO設計,不管是什麼風格:如後現代、新古典、中國風、歐美風、複雜的、簡約的等等,只要能夠給廣眾留下一個不討厭的獨特印記,那就是一個成功的作品。
費思道的LOGO就是用最樸素的元素傳遞品牌理念,只要上過一兩年小學的人都能記住「+-×÷」。一方面:在運營的角度,既傳遞了所有品牌應該有的運營思想、培育方法,也傳遞了品牌管理設計行業的工作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向所有業內同仁傳遞了怎樣做一個專業的、優秀的、有職業素養的品牌管理設計人。
(一)對服務的品牌,費思道與客戶一起:
1.用「加法的思想」增加品牌的優勢、競爭力;
2.用「減法的思想」減掉客戶的負面、劣勢、落後的思維和意識等;
3.用「乘法的思想」放大品牌價值、情感價值、社會價值等;
4.用「除法的思想」實現品牌資源的有效分配;
5.通過「加、減、乘、除的品牌管理設計思想、方法和有效執行」,最後實現「n次方放大的品牌發展目標」,那麼就得「費盡心思」,同時遵守良好的服務「道義」。這就是「費思道」的意義。
6. 「費思道的LOGO」是圖文結合的,圖和文互為解釋:
A文是圖的高度理念總結,圖是文的工作思想和目的;
B是對」品牌策劃設計行業」「工作屬性」的總結;
C是品牌(客戶)選擇專業品牌管理設計機構的「目的」;
D是專業品牌管理設計機構「工作思想的圖案化」。
(二)對行業人員和費思道的團隊成員:
1.用「加法的思想」增加自己的優點、存在價值、貢獻點,豐富自己的職業素養;
2.用「減法的思想」減掉自己的缺點、惰性;
3.用「乘法的思想」放大自己的正能量;
4.用「除法的思想」實現工作資源的有效分配;
所以,LOGO與其說是在用符號的方式傳遞費思道的設計理念,不如說傳遞的是品牌的經營哲學、培育哲學、我們業內的從業哲學。
這個問題我說得太多了,請到費思道官網詳細了解。
記者:請您與新輩們分享您的心得?
尹洪波:唯有客觀地剖析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腳踏實地,勤奮努力,方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寬……只有案例、經驗的反覆積累,才能實現專業高度質的提升,別無它法。眼高手低是不能長混於世的!
著名設計大師原研哉、靳埭強等,他們對設計的研究精神,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學養氣質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記者:您為什麼能夠成就今天?
尹洪波: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是」熱情、學習、執著、為了品質不要老命的加班加點甚至不吃不喝「換來的,走到今天真不容易。我虧欠了家人和自己的身體。
記者:請用一句話結束今天的訪問?
尹洪波: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
記者: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謝謝您的精彩回答,祝費思道品牌管理設計及中國設計行業明天更精彩!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2010亞洲殘運會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LOGO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誌設計優秀獎
禮官布藝品牌設計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棒棒娃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光碼睿通科技(gomrit)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北京德品道影視文化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藍莓果汁
費思道品牌設計機構案例-世紀精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