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怎麼裝?最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做下沉玄關的設計,顏值高還超實用:
可國外有位博主可能對下沉玄關理解錯了,竟然在入戶門前1㎡位置做下沉式設計,像這樣:
應該在入戶門裡面來做下沉式設計,在外面做了起來,有什麼原因呢?
原因1:室內外地勢高低差30公分;
原因2:下沉空間用來打造入戶迷你花園。
正常建房子應該是房子室內地勢應該比戶外院子高才對,而這位博主家正好相反,院子地面與足足高於室內房子地面40公分,因而在入戶門前就做了1平米左右的下沉空間,與室內地面齊平了,這樣的目的就是院子地面不至於會擋住入戶門,影響正常的開合。
另外既然已經在入戶門前做了下沉設計,索性就在入戶門兩側種了些花花草草,多個迷你花園不香麼?
而且將日式的下沉玄關搬到了戶外,優點是:
當我們進出門的時候,可以在下沉的位置換鞋,不會將灰塵、泥土帶入室內,有利於保證室內乾淨、整潔;
與院子地面高差40公分相比,有層次感,讓小院與入戶之間動線連接更為順暢。
但跟國內老師傅交流了之後,老師傅卻指出院子比室內地勢還高,弊大於利。
如果國內房子和院子間這樣設計,國內多雨季,就拿合肥來說,近日一直在下雨,最容易出現雨水倒灌的情況,即使入戶前做了1平左右的下沉設計,也沒法阻止雨水從高往低處流淌,一到下雨準遭殃。
可國外博主也是聰明人,在入戶下沉1平的位置,做好了排水系統,在兩側還種上花花草草,也有利於雨水流入花草中,澆灌了它們之外,也有利於排水,這樣下雨、下雪也不用怕,但如果放在國內,還是建議將房子地基抬高,高於院子地面才最好。
因為高差有40公分,所以做了幾級臺階相連接,對於年輕人進出沒有問題,但家裡有腿腳不便的老人,這幾級臺階還隱藏很大的安全隱患。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