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院校一直都備受考生們的追捧,其錄取分數線力壓不少同層次高校,而且財經類院校一般是文理兼收,無形中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關鍵是財經類院校或專業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就業好、工資高。院校或專業名稱裡只要帶「財經」「工商」之類的字樣,分數都低不了,是歷來的高考熱門!
雖說去年財經類院校表現不佳,結合以往經驗,今年普遍認為財經類院校會迎來「翻身仗」。
但是,2020年全國各地卻再次出現財經類院校錄取「集體遇冷」的現象,令人大跌眼鏡!
其中,以考生大省四川省為例,今年財經類院校的投檔線最低分與投檔位次雙下滑:上海財經大學2020年四川投檔線為669分,比去年降低了13分,位次下降了166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更是嚴重,最低錄取分數線只有655分,比去年整整降低了19分,位次驟降了1378位!要知道,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只能說今年選擇衝一衝財經院校的四川考生真是幸運!
對比各省本科一批投檔線後發現,今年財經類院校「斷檔」竟然不是個例,湖南、湖北、陝西、河南、黑龍江、江西、安徽等省也都有不同程度「遇冷」狀況!
分析以下幾點原因:
我們知道,高考填報志願,從理論.上來說,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每所大學在一個省招生的人數是一定的,池子就這麼大,但你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願是如何填報的,你無法確定別人的想法。有人填報志願會求穩,有人在平行志願模式下,會衝一-衝。總之,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分生。於是出現波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連北京大學醫學部去年都出現了斷檔現象(2018年北京大學醫學院在河北遇冷,最低投檔線才620分),所以一點都不稀奇。
2017年,老牌985高校天津大學和山東大學在黑龍江的投檔線低到離譜,分別為459分和495 分!被譽為2017年高考長江以北最大&34;兩財一貿", 這些院校一度是高分考生首選, 投檔線曾遠超部分985高校。
分數足夠的情況下,更多人會選擇985綜合大學。在精準的財經類院校想擴大視野,尋找興趣,換專業,機會不是很大,因為一般財經院校學科極其有限。
所以,學生報考志願越來越理性了,不再為了大學的牌子,輕易犧牲自己的專業了。
但是!從長遠來看絕不意味財經類院校涼涼,只是回歸正常而已。比如,今年部分省份裡省屬財經類院校分數線不僅沒有降低,甚至還有所上漲。
現在已經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候了,君不見清北招生辦為爭搶拔尖考生用盡各種手段,浙江大學重金搶高分生源,汕大學費去年起4年內本科學費全免! !
高考考學生,志願考家長,對於招生的高校而言,何嘗不是一場較量。而一些財經院校由於體量較小,學校小而精,以至於人手不夠在宣傳上就不能向一些高校深入 到各個省作宣講。
最後,其他熱門專業的分流,郵電、電子、計算機類高校集體變熱。
仔細看近年的高分考生紛紛扎堆人工智慧相關專業,今年山東高考前15名,包括全省第一名在內的7名學生都是報考了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
很多高分考生,放棄了熱門的金融類專業,選擇了新工科為主的相關理工類專業,這對財經類院校來說,也是一種分流。
此外,由於今年的疫情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醫學類和師範類高校變熱。
所以,今年選擇了財經類院校的考生,只能說比較幸運,低分可能考上了。沒有報考的考生,也不需要後悔,上大學選擇專業,不一定最熱門的就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專業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