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張 赫 實習記者 陳琳輝)穿上白大褂,拿起聽診器,他們把守護生命的職責和重擔扛在肩上。2020年,迎來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年醫師節的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 月19 日下午,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暨第12屆「中國醫師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
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暨第12屆「中國醫師獎」頒獎大會現場 陳琳輝/攝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李豔、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陳紅、中部戰區總醫院潘鐵軍等80名醫生,獲評「中國醫師獎」。
「中國醫師獎」頒獎大會現場80 名獲獎醫師 陳琳輝/攝
獲獎醫師中,平均年齡54歲,最小年齡39歲,最大年齡63歲。獲獎醫師涵蓋了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中醫科、全科、公共衛生等30個專業,包含少數民族3人。
獲獎醫生上臺領獎 陳琳輝/攝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在前期的抗疫中衝在一線,能夠去抗擊疫情我覺得是非常榮幸的事情。在我的職業生涯當中今年是非常難忘的一年。」西安市胸科醫院結合內科主任醫師毛曉輝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以命護命,情動九州。同樣來自抗疫一線的陳紅醫生,也在身體力行地詮釋著醫者職責。年初,陳紅醫生所在的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接收了四川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陳紅醫生沒有猶豫,帶領重症二病區所有醫務人員毅然接過重擔衝在「抗疫」第一線。
「我從事一線臨床工作今年是第38個年頭了,醫學對我來說是我一生鍾愛的事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科主任胡成平告訴記者。
在中部戰區總醫院潘鐵軍醫生看來,中國醫師節的設立體現了國家對醫生護士群體的巨大關懷,也是對醫生護士群體的巨大鼓勵。為優秀醫師頒發中國醫師獎,體現了國家對醫生護士群體的尊重、關愛和褒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陶勇醫生接受健康時報採訪陳琳輝/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的陶勇醫生,今年39歲,是本屆「中國醫師獎」80 名獲獎醫師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我能在這麼一個特殊的日子裡獲得中國醫師獎感到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這個榮譽是對我過去的一種鼓勵,同時對我來說,也是更大的責任和使命。今天我在獲獎現場,聽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們很多是抗疫的英雄,在此次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們奮不顧身奮鬥在抗疫一線,令人敬佩。同時,我也看到有很多來自鄉村的基層全科醫生,他們紮根基層,為社區服務,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
「在醫療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的補給。這些補給來自於我們的患者,他們像家人和朋友一樣,給我們關心,讓我們感覺到在戰勝疾病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不是在孤軍奮戰。」陶勇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李蘭娟院士給獲獎醫師頒獎 陳琳輝/攝
(責任編輯:荊雪濤)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