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讀大學了?

2021-02-18 先導之聲

視野決定世界,視野成就野心。

可以說,視野有多大,成長的空間就有多大;視野有多寬,成長的可能性就有多寬。

視野,主要來自3大方面:讀過的書、熟悉的人、經歷的事。

顯然,這3個方面不僅僅是大學可以提供的,而是需要一輩子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大學卻可以在人一生中最青春年華的階段為大學生提供更快捷的獲取機會、更高尚的拓展平臺。

就拿讀書來說吧。

世上還有比大學更適合讀書的地方嗎?即使有,那只不過是讀書的場地,很難有大學濃烈的書卷飄香——自由閱讀、人人享讀的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千萬別低估了氛圍的重要性。

氛圍恰如染缸,是會感染人、改造人的。

當身處於一個人人讀書、而且是人人願意讀、人人自覺讀、人人自由讀、人人期待交流讀書所得的大染缸之中

即便是經歷了中學應試教育後並不習慣讀書的學生,

也會被熱愛讀書的強烈氛圍所感染

也會被隨心所欲地自由閱讀的美好環境所傳染

被開卷有益的濃烈書香所薰染

慢慢地認識到顏如玉的美妙、黃金屋的刺激、知識力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可迅速地被帶入到書的世界,愛上閱讀,享受閱讀。

,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徑。

一旦,開始了閱讀,人的視野便被開啟——不再僅僅局限於手握教材的狹隘,更可遠離眼見為實的世俗,實現在前世今生、左右時空中的自由穿越,與似乎陌生而又熟悉的智者、聖賢、能人之間開展精神對話、心靈溝通、感情共振,從而打開原本封閉的心靈、蒙蔽的心智,進入更加幻妙的世界、神奇的想像。

從而,擺脫功利現實的無奈,享受浩瀚無垠的翱翔。

這就是為什麼大學生常常被稱之為「讀書人」之故。

恰恰因為成了讀書人,大學畢業之後,才能繼續保持對讀書的興趣、對知識的敏感、對未知的熱情,從而始終勇立潮頭,成為時代的開創者,至少不至於被社會遺棄而成為累贅吧。

正是因為這樣,就千萬不要低估書的價值、讀書的作用、讀書所得知識與智慧的力量。正是因為讀書,認識空間才得以迅速拓展,精神世界才得以更加敞亮。

正是因為書伴,才可以在時代的面前擁有更加睿智的思想,具備迎接更大挑戰的力量。

這是不是「讀書人」所具有的特質呢?讀大學還無用嗎?

再拿來說吧。

人,不到處都是啊!何須到大學?

是的,人到處都有,閱人隨處皆可。不過,讀大學最最真實的意義就是:能與最優秀的人為伍,養成優秀的習性。

大學校園裡,集中的是最熱愛知識的優秀群體。因此,最名副其實的學區房,其實是在大學的周邊!

長期與知識群體中的這些優秀分子相處,隨時與比你更加優秀的人互動,其思想的深刻、境界的高尚、對知識的虔誠,不但可以迅速地開啟天眼,在無聲無息中被帶入到更新、更高層次的世界,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力爭優秀的品質、追逐卓越的品性。

大學人的優秀,不僅僅是通過高考選拔而成為智商最高的群體,更主要還體現在這一群體始終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對思想的疑問、對知識的渴望。這些人不僅僅熱愛學習、善於思考,而且喜歡交流,期待通過師、生互動,促進知識共同體的集體發育

在大學,不但可以長期與那麼多優秀的學友為伍

而且還可以快捷地進入到以知識為信仰、以創新知識為樂趣的教授們的空間

近距離聆聽來自世界各地、校內外專家、業界精英的報告、講演、座談或訪問

親身參與各種國內外師生間的交流、競賽、論辯。

這些優秀分子的思想、膽識、熱情、韌性、經驗,都是打開視野的最好平臺、拓展視野的最佳方式。

身處於這種優秀群體的氛圍之中,即便是無動於衷的懶漢,也會被他人的優秀所感動,也會從他人的優秀之處獲得營養,也會在他人深邃思想的指引下、昂揚狀態的傳染下、奮發行動的帶動下,變得精神百倍,聞雞起舞,追逐優秀。

更不要說,通過與這些優秀學友、老師的接觸後,日久生情,積攢下一生的友誼、一世的人脈了!

當一個人具備了隨時追求卓越的素養、保持了處處追求優秀的特質,還有什麼困難和挑戰不能克服、難以逾越的呢?

正是這種保持並追求優秀的品質,才是眾多大學畢業生贏得社會尊重、取得社會成就最核心的秘密。

這麼好,還不想讀大學嗎?

再來看看所經歷的事兒吧。

似乎,對於大學生,說起經歷這個事兒,最不敢啟齒的就是,與那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不上大學的同齡人相媲美的了。

似乎,讀大學不就是離開一所學校到另外一所學校,從校門又到校門,沒什麼特別之經歷?

碰到的依然不還是老師、同學,讀到的不還是密密麻麻的書本,很單純啊!有啥特別之經歷呀?

是的,與中學畢業即走向職場的同齡人相比,讀大學不會經歷太多驚心動魄的社會磨難、複雜勢利的社會摔打。

但是,大學恰恰提供的是:從學校到社會的成長驛站

這正是從學校進入社會的最好緩衝平臺。不但讓大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年齡增長几歲之後更加成熟,而且在越來越像社會的大學校園裡,能讓大學生在這裡逐步體察到至少是模擬社會的實在,而不至於出校門後對真實社會的現實與殘酷感到唐突與無助,以至於摔了跟頭之後還不知道原因何在!

自然,恰如前面所言,這裡的自由博覽、與優秀人士相伴和用心思考與淬鍊,更是迅速縮短與世界的距離、汲取人生智慧的最好經歷。這便是大學畢業生走出校門之後,起點更高、起步更快、發展更好的重要原因。

讀大學還沒價值嗎?

(下期接著聊吧)

相關焦點

  • 2020高中不想讀大學不想上體驗班免費教學
    技能人才培養,尤其是低學歷人員,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中專大學化,大學本科化,本科研究生化,研究生技校化,成人教育形式化今天,開闢一條高中不想讀,大學不想上的青年成才學好一技之長方案。
  • 玩了一年了,我不想讀大學了
    我為什麼要選擇大學這條路好像不約而同,大家,高考完就是走進大學這座象牙塔。那些成績較低被迫沒辦法就讀大學的人,不約而同地失落,看起來像個不甘的「失敗者」。 「那是因為只有成績低的人才不讀大學,你考怎麼好,為什麼這麼想?你不讀大學能有什麼出息?」
  • 準留學生:不想出國了,還能不能在國內讀大學?
    然而,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要想入讀國內的大學,必須要參加高考。這對於一直在準備出國考試,計劃直接留學的學生來說,是不具備的條件。因此,準留學生和家長在回國讀書的問題上「騎虎難下」,如果不想再花精力去準備高考,難道就只有「入學高職高專」了嗎?
  • 不想浪費時間復讀,或者想讀更好的大學的同學看過來
    上不了名牌大學?想復讀?時間長、難度大、錄取率低……不想浪費時間復讀,或者想讀更好的國外大學,高考成績不能直接申請國外大學的學生看過來啦!或者,你今年高二畢業,不想再苦學一年去擠那座高考獨木橋,現在一個節省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的方案等著你!現在就申請在家讀紐西蘭大學預科課程!
  • 聽說你不想考大學,幾個原因來告訴你,我們為何要讀大學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以前老師說過一句話,說上大學沒用的人,你叫他上了大學再來說話。這句話真的很在理,因為現在理直而氣壯的說上大學沒有用的人好像都是沒上大學的人,而上了大學的人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大學是一個門檻,在裡面的人證明你階級高了一部分。
  • 哪些高校適合不想出省讀大學的廣西學子?這篇文章告訴你
    但也有部分廣西學子,不想在省外讀大學,這種情況下,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大學深造。因此,這篇文章來說下,哪些高校適合不想出省讀大學的廣西學子,感興趣的可以深入了解。1、廣西大學在廣西高校裡面,綜合實力最為強勁的莫過於廣西大學,這個爭議並不大。雖然在單個方面可能比不上一些大學,但整體實力屬於廣西最強高校,而且還是廣西唯一一所211大學,很有牌面。
  • 16歲,你媽問你想不想出國讀大學?
    有沒想過出國讀大學?,想學filmmaking想讀自己喜歡的還把Dream school在知乎上看了一遍遍你爸媽不同意他們說這種專業學來無用轉頭讓中介給你報了個Economics你看各種求職平臺的內推崗位不是CS就是商科隱約感覺出國可能只是另一道枷鎖兩周後你點進那幾家事先商量好的大學
  • 這5所被校名耽誤的好大學,聽名字就不想讀了
    讀什麼專業,選哪個大學,現在」野雞大學」那麼多,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誤入歧途」。其實不僅害怕「野雞大學」,火眼金睛識別出哪些才是好大學也很重要。就有這樣一些大學,明明實力雄厚,偏偏被校名耽誤,家長學生一聽就不想去讀!它們的心裡有多苦,你知道嗎?
  • 孩子在深圳大學讀研究生,他突然不想再讀下去,家長怎麼辦?
    「我孩子在深圳大學讀研究生,他突然說要退學,不想再讀下去,作為家長,我很著急,我到底該怎麼辦?」一位家長問。孩子在深圳大學讀研究生,突然發信息說想退學,這種事情對家長來說是相當鬱悶的:辛辛苦苦把孩子培養成研究生,現在說退學就退學了,想想都讓人覺得抓狂。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
  • 成績中等的學生,又不想讀民辦大學,這3所大學絕對是首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中生們努力學習了3年,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進入理想的大學就讀。班級中的學生可以分為3種,成績優秀的學霸,在高考時只要穩定發揮,就能考入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學。高考成績差的學生,直接放棄了升入好學校的機會,會選擇民辦大學或者三流大學,就是為了虛度時光,成功拿到一張大學的畢業證。
  •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讀大學的經歷對未來有什麼意義?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讀大學的經歷對未來有什麼意義?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本身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問題,所有回答只能是經驗推測,沒有絕對的。對於一般人來說,讀大學是一種機會,都認為讀大學比沒讀大學要好很多,所以有條件都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為此準備三年或六年或十二年。
  •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對於農民工來說,在外打工漂泊一輩子,無非就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一點,希望子女健健康康,都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最近有農民工讀者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女兒不想讀高中,想直接去讀衛校,到時候做一名護士。不是說她成績不行,而是這樣可以省掉讀高中的費用,減少家裡的負擔,儘早出來找工作。問這樣可不可行,中專護士以後的收入如何?我們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
  • 被提前批次裡面的大專院校錄取了,不想讀,該怎麼辦?
    同樣是大學入學通知書,有些同學收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而有些同學卻收到了大專或高職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這能一樣嗎?可能拿到大學入學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們自己的心情都不一樣吧!現在,他不想讀了,該怎麼辦呢?小編認為,既然你已經不想讀了,完全可以放棄就讀已經被錄取的大學,這是你的個人權利。但前提是你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自己的學習基礎到底怎麼樣?如果要去高考復讀,對於明年的高考有幾成的把握能順利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
  • 考上長安大學機械類專業不想讀,想復讀好嗎?
    題主不想讀長安大學的機械類專業,想要復讀,目前正處於猶豫階段,那麼我就簡要分析一下,希望可以對題主有幫助。長安大學是位於西安的一所211高校,本科生都在大北郊的渭水校區,學校以公路、交通學科見長,機械類實力並不突出,甚至處於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學校的機械學科水平一般,教育部學科評估表現比較差,雖然是國家重點學科,但是也算是211高校墊底水平。
  • 考上了本校的碩士研究生,卻不想去讀,該怎麼辦?
    調劑到不好的大學研究生院?考上了不喜歡的專業嗎?由學碩調劑到專碩?等等。很多人都會去猜測,給出不同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部分同學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卻不想去讀呢?現實中,每年都會有這樣的同學,他們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卻沒有選擇去讀,要麼他們參加了工作,上班賺錢,要麼繼續複習備考,準備下一次的考研。
  • 不想復讀也不想讀大專?大專院校也有層次之分
    既不想復讀,也不想讀大專,這時候又該如何選擇呢?首先,我們排除掉高中畢業馬上就業的情況。這樣做會極大地限制自己的就業門檻,而且未來就業的發展機會也十分渺茫。如果決定專升本,我們就需要在眾多專科院校當中選擇性價比高,更有價值的學校去讀。什麼樣的大學符合這樣的情況呢?那就是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它具備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一、硬體方面本科院校的專科學生與本科學生所享受的硬體條件大體上是一樣的,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 老年大學"學霸":讀了11年仍不想畢業 把遺憾補回來
    很多老人已經在老年大學「寒窗苦讀」十多年,依然每天堅持去聽課。學完一門課程畢業後又重新報名,繼續學習或換門課程再學。有人拿了3本結業證書,卻依然不想畢業。老人們告訴記者,他們在老年大學讀書如此全情投入,是因為年輕時錯過了太多大好光陰,現在想圓自己的大學夢。「活到老,學到老。」
  • 高考後不想讀大學,可以選擇學這幾門技術,對以後找工作有幫助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不讀大學,肯定每個有這個決定的學生和學生的家庭都是有自己的原因,所以今天就暫時不來過多的說為什麼不讀大學這些事情,即便個人建議不管如何最好是要讀大學,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不過不讀大學就直接進入社會就業的話,意味著本身就是一個身無所長的學生直面社會,能夠做的行業實在是有限。特別是什麼都不會的話,能夠去做的工作無非就是銷售或者服務員,要麼就是進入工廠做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可能長久的做下去。
  • 很多孩子初中高中就不想繼續讀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無論是什麼時候,在我們或者我們孩子的身邊總是都會有一些人他們明明年紀輕輕,正式讀書學習的好時節,可是卻早早就不想繼續讀了。所以無論如何最後我都會發現永遠會有一些初中生「不想讀了」,而事實上他們當中有很多不是不想讀了,而是讀不了了!
  • 被大學錄取了,可是不想去讀,該怎麼辦?看完這幾條建議再決定!
    「本人作死,填志願時信心十足,認為肯定能被一二兩個志願學校錄取,結果造化弄人,偏偏被第三個學校錄取了,一天比一天不想去那個學校,就連第四、第五兩個志願學校都比第三個志願的學校好。求各位幫忙想辦法,能不能不去讀被錄的那個學校,我已經準備復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