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校門是一所大學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大眾了解一所大學的起點。我國的高校很多,校門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風格各異的大學校門能夠向大家展示出一個高校所蘊含的底蘊和文化,算得上是高校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有的校門充滿濃濃的中國風,採用古典雅致的中國宮門,端莊大氣。如北京大學的西校門,修建於1926年,典雅莊嚴,
有的高校則是採用簡約的建築風格,充滿了冷淡簡約的抽象風。例如廣東工業大學校門,就是由一堆柱子組成的。編者認為這樣的校門不僅符合工科院校的特色,同時也顯得有些別具一格,極富特色
也有的高校對於自己的校門花了很大的投資,建成的校門很是宏偉。比如有著「亞洲第一門」的南昌大學校門,其大門是仿照原國立中正大學的校門建成的,全長三百多米,如下圖,
當然,還有的高校校門美則美矣,只不過設計的造型並不對稱,能夠逼死強迫症。如廣州大學的校門,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廣州大學的校門左邊應該是精心雕刻後的結果,而其右邊則是直接刻上了「廣州大學」的校門,並沒有做到與左邊的雕刻相對稱,堪稱逼死強迫症!
也有的高校則是低調奢華有內涵,門前放一塊「石頭」,上面刻上本校的校名就可以當作本校的校門了,這樣的高校有江蘇師範大學泉山校區、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龍子湖校區等等。
好了,見識過這麼多有趣的大學校門之後,你知道我國最「擁擠」的高校大門是哪個嗎?這所最「擁擠」的高校大門,上面「擁有」兩所985高校,三所全國重點大學。這就是原中山大學的老校門:
通過上圖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校門上面是寫著「國立中山大學」,左右兩邊則分別是「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南農業大學」。我們知道「國立中山大學」後來就成為了現在的中山大學,而華南理工大學也是廣東的兩所985高校之一,華南農業大學雖非985、211工程,但是實力不凡,在未來有很大的可能入選「雙一流」。而且這三所高校都是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所以說這個校門是最為「擁擠」的,一個校門上面擁有兩所985、三所全國重點大學。
而至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校門呢?這樣從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這三所高校的校史中說起。
現為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中山大學是廣東省實力最強的高校,是由原中山大學的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額文理院系合併組建而成。在兩校合併之後,新的中山大學將校址從石牌校區遷往了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校區。
而其原來的石牌校區,則作為從原中山大學分離出來的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區。也就是說,現今的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區是原來未合併前的中山大學的校區,兩校同處原中山大學的石牌校區之中,僅僅一牆之隔。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華南理工和華南農大兩校與中山大學同出一脈,又因為兩校共處原中山大學的一個校區之內,所以自然關係就顯得比較親密。再加上原中山大學的老校門仍然存在,故就此兩校就把這個校門作為共同的高校校門,左邊掛上「華南理工大學」的校名,右邊掛上「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名。兩個校名一左一右,互不幹涉又能夠顯示出三校的歷史淵源和同出一脈的親密感,可謂是一舉多得。
高校的校門能夠展示出一個大學的精氣神,或低調奢華有內涵,或高端大氣上檔次,都代表著一個高校和這所學校內在的生氣,所以不少高校才會著重在校門上下功夫,想給大家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在編者看來,適當的追求是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失了把握。「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大學之大,不在於華麗宏偉的校門,而在於其所擁有的學術精湛的教師,在於其校內朝氣蓬勃的學生,在於其代代相傳刻苦鑽研的學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