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錄到不喜歡的專業,顯然是選擇「服從調劑」的弊端,但也有很大原因是自己志願沒規劃好。
如今事已定局,考生必將要為錄取結果買單。如果選擇復讀收效甚微,即使明年考出更好的成績,也很有可能再一次報考失誤,重蹈覆轍。
那麼,被錄到不喜歡的專業,除了復讀,還有哪些更好的選擇,可以把大學繼續讀下去?
選擇一 入學後申請轉專業
在我國,大部分高校有轉專業政策,有意願的學生可根據轉專業條件提出申請。
每個高校對轉專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大部分學校只有一次轉專業機會,少量學校在轉專業時零門檻且提供多次機會。務必要搜集好信息,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學院會根據學生情況,綜合考量其在原專業大學一年的學習成績、相關科目的學習情況、面試表現等進行選拔。然後經轉入學院考核確認候選人名單後報學校教務處審核,審核通過、學校批准後公示,才會正式錄取至申請轉入的專業。
但基於高校對轉專業的人數和成績等條件的限制,轉專業有一定難度。一些熱門專業,由於報名人數多,難度更大。
雖然被調劑到不感興趣的專業很無奈,但決不能盲目轉專業。在此之前,考生一定要先確定自己是否了解所要轉的專業的課程、未來就業方向;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新專業的學習。
另外,轉專業之後可能需要修補新專業之前的學分,需要重新融入一個新的集體,搬離宿舍,離開原來的舍友同學。
確定要轉專業的同學,在大一進校的時候,就要找輔導員打聽相關政策,並且還要開始提前準備新課程。做好準備充分才能有轉專業的希望。
選擇二 輔修雙學位
由於轉專業的名額有限,還是會有部分學生未能如願。對於這類學生,小編建議可以嘗試輔修雙學位。
我國有不少高校支持學生輔修雙學位。包括一些二本院校在內,都有專業輔修政策(輔修的比例從20%到60%不等)。
輔修雙學位將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學好本專業,也要花時間學習另一個專業。但如果能把握這一機會,將在獲得本專業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獲得輔修專業的學位或輔修專業證書。
輔修雙學位門檻低,一般沒有涉及對第一專業的要求。各高校輔修政策大體相同,一般來說,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有餘力的學生,可申請修讀自己喜歡的專業,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對喜歡專業的求知慾,也拓寬了將來的就業渠道。而且,如果將來打算跨專業考研的話,輔修雙學位是有必要的。
輔修你將來打算考研專業的相關課程,也許在考研初試的時候效果還不明顯,到了複試的時候,幾個專業問題一問,有沒有相關專業的知識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提前做了準備,對跨專業考研就非常有利。
不過,要輔修雙學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是隨便修一修。一般輔修課程安排在雙休日及晚上。要在本專業之外多修一個專業,需要拿到相應專業足夠的學分。這個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辛苦。既然要修,就要修好,不能半途而廢。
選擇三 旁聽興趣專業課程
目前大學一般實行學分制,課業選擇相對比較自由、輕鬆,課餘時間也相對充足。學生完全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安排好時間去旁聽自己喜歡的專業課程。
而且大學的課堂比較開放,很少會拒絕外專業和外校的學生。只要你有足夠的毅力和吃苦精神,一樣可以通過自學學好你心儀的專業,將來打算在這方面考研深造的話,就更要認真對待做好準備。
選擇四 靜心修讀等待考研
大學裡很多同學會去考研深造,考研的話,學生就可以重新選一次專業,去對自己心儀的專業進行一個深入的研究,並在自己心儀的專業上獲得一定的造詣。但是這就需要學生先調整心態,把大學的課程學好。
事實上,很多同學會主觀地對調劑到其他專業產生排斥心理。這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此專業不在自己原先考慮範圍之內;另外一個原因是對這個專業不了解或是理解有偏差。
其實無論被錄取到哪一個專業,對於新生來講都是一個陌生的專業。大學裡的專業學習內容,對於新生來都是全新的知識。
如果考生能淡化自己的排斥心理,放大對於新知識的求知慾望,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因慢慢了解此專業的內涵、發展現狀、就業領域及將來的前景等,從而會對這個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選擇五 預科留學本碩連讀
預科留學現在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高考成績不理想、錄取結果不滿意、甚至未經歷高考的高二學生,都有機會通過預科留學獲得海外本碩學位。
如果考生對目前錄取到的專業不滿意,有自己明確的專業目標和出國意向,那麼可以考慮有合適專業攻讀的海外院校進行預科留學,一般海外院校可選的留學專業以商科為主。
選擇預科留學的話,將來畢業回國可申請最高學位認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這對於有意向出國留學,將來享受海歸福利的考生來講,不失為一種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