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和軍隊改革重點方向和基本原則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國防和軍隊改革重點方向和基本原則

軍隊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要力求在優化軍隊領導管理體制、理順總部機關職能、構建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調整作戰力量結構、完善政策制度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習主席這一論斷指明了軍隊改革的攻堅方向。這次改革是歷次軍隊改革中最深刻、利益調整最大的一次,本質上是由機械化、半機械化戰爭條件下的軍隊體制轉變為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條件下的軍隊體制,最終還要轉變到信息化戰爭條件下的軍隊體制。因此,改革是對我軍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和重塑,改革的力度和範圍都將是空前的。

重點方向一: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1+1>2」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系統內部,科學的組織形態、優化的排列組合,可以使系統功能遠遠大於各要素功能的簡單相加。深化軍隊改革同樣蘊含著「結構質變」的道理。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主要是圍繞適應戰爭形態深刻變化而展開的,其核心任務是形成信息化戰爭所要求調整軍隊的編制體制。近年來,我軍積極推進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在改變規模偏大、結構失衡和加強軍兵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軍現行體制編制還存在機關龐大、不能高效合成,基層作戰單位建設較弱、新型作戰力量比例不高,非戰鬥機構人員偏多等問題,遠遠不能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歷史地看,我軍現行軍事力量體系是在機械化半機械化戰爭條件下和打大規模地面戰爭背景下形成的,整體上仍屬於陸戰型、近戰型、國土防禦型的軍事力量結構,體制機制上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露。這種結構和體制所形成的軍事功能,已遠遠不能滿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與維護海洋、空天、電磁空間安全和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比如,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是我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面臨的一個重難點問題。從美、俄等國軍隊的情況看,它們走的都是「弱化各軍兵種縱向指揮關係、強化各軍兵種橫向指揮關係」的路子,在指揮體系上建立從統帥部到戰區、再到作戰部隊的三級體制。我軍現行作戰指揮體制有自身特點、優勢和合理性,但用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的要求來衡量,還存在著突出的「縱強橫弱」等問題。當前,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要從兩方面推進,以提升我軍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10多次精簡整編和調整改革,我軍員額從最高時的600多萬減少到230萬,應該說軍隊規模雖然還有一定的壓縮空間,但主要矛盾和問題是力量結構不夠優化,頭重尾巴長等問題始終沒有很好地解決。為此,要不斷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減少非戰鬥機構和人員;依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完成這些任務,我軍力量結構就會得到進一步優化,新型作戰力量明顯加強,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大幅提高,就能較好地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另外,還要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這是強軍興軍的關鍵,有利於推進軍事教育向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創新發展。

重點方向二: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軍隊政策制度的調整改革主要是圍繞適應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需要而展開的,其核心任務是解決人力財力物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重頭戲是健全完善與軍隊職能任務需求和國家政策制度創新相適應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現代戰爭的較量,本質上是對抗雙方人才質量和知識含量的對抗和較量;更進一步說,是軍事人才制度政策的競爭和較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依靠符合軍事人才成長教育、培養和保留的一般規律,培養信息化戰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另一重要舉措,就是強調健全軍費管理制度,建立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機制。這是貫徹習主席關於提高軍隊建設質量效益重要指示的戰略舉措。當前,國防建設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投入大、效益低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長期的計劃經濟和機械化戰爭實踐所形成的系統內「縱強橫弱」的格局,加劇了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因此,通過建立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的制度來提高效益,意義十分重大。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建立中國特色的需求—規劃—計劃—預算—執行—評估制度,即PPBES制度。建立這一重要制度,我軍才能建立起支撐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建設的現代資源配置制度。

重點方向三: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在當今時代,要建成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必須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之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強國,十分注重運用洛克希德、波音這些公司在市場競爭下形成的先進技術更新軍事裝備,節省資源,很多先進武器都是軍民融合的傑作。事實證明,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充分吸取經濟社會體系中蘊含的巨大潛力,軍隊建設就能獲得技術先進、來源穩定和可持續的物質力量。當前,我們還處在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軍民融合已進入破除主要障礙的攻堅期和破解深層次矛盾的關鍵期,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矛盾,突出表現是領導體制還不夠完善,融合機制不夠健全。

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項戰略性、政治性、全局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必須以強軍目標為牽引,搞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積極穩妥地推進,正確處理利益關係調整。

基本原則一:搞好統籌規劃。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央雖然已有部署,但還要搞好統籌規劃。在這方面,擺脫點式思維和線性思維的束縛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對改革的部署,要有長期的戰略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要有中期的指導規劃,明確發展進程;要有短期的實施計劃,明確具體任務。還要從戰略層面拿出指導性規劃或路線圖,明確和細化改革目標、思路、步驟、方略等,形成戰略決策、戰略規劃、驗證評估和執行監督等完整鏈條,並能夠具體貫徹到各領域和各環節。改革設計中還應準確把握世界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變化,及時提出改革的新思路、新舉措,使國防和軍隊改革由器物層面逐步深化到制度層面、體現層面;要準確把握好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抓住制約戰鬥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找到撬動改革的「阿基米德支點」,使改革逐漸深入關鍵領域,避免改革出現「翻燒餅」在困局;要突出階段性重點,努力在領導體制、作戰指揮體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使階段性改革成果成為軍隊全面創新、整體轉型量的積累。還要在力量結構調整改革設計中,解決好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要素平衡問題,著力解決武器裝備發展與其他要素髮展不協調的矛盾,使武器裝備、軍事人員、體制編制、軍事理論這四者協調發展。在這方面,中國近代軍事變革曾經付出過慘痛的歷史代價,我們必須處理好「硬實力」建設與「軟實力」建設的重大關係。

  基本原則二:積極穩妥推進。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應根據我國改革進程和我軍實際情況,看準一項推出一項,成熟一項實施一項,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化改革。要充分考慮國家、軍隊和官兵的承受能力,掌控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實際進展,儘可能降低改革的風險和代價,使改革積極穩妥、持續不斷地推向前進。在具體實施上,區分不同階段穩步推進,對看準了的、條件成熟的改革項目,「該出手時就出手」,作出具體安排,不能貽誤戰機;對一時拿不準的先放一放,繼續加強研究論證。同時,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盲目冒進,不能僅憑主觀願望,要求改革立竿見影、一勞永逸。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可採取上下錯開、先上後下、先機關後部隊的辦法,科學安排和掌控改革進程,掌握好各項改革目標任務的節奏,有先有後、有快有慢,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要形成常態化機制,把改革的長期性規劃、整體性目標與階段性任務有機統一起來,根據不同階段要求提出具體任務目標,著眼每個階段解決一兩個主要問題,通過階段性突破積累而又持續性深入推進;要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係,既要大膽堅決地推進改革,又要穩妥解決改革進程中發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和操作性。

相關焦點

  • 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
    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偉大夢想的實現,離不開具體的改革思路作指導。第一,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以強軍為改革目標。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時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
  • 提高質量效益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提出「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加快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的具體部署,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我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指明了方向。本刊特專訪四位軍事專家,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進行深入解讀和闡釋。
  • 國防大學專家解讀:周邊地區國防和軍隊發展形勢
    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把軍事實力作為保障安全、應對風險、謀求主動的重要依託。 圍繞「解讀2020年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形勢」這一主題,國防大學微信公眾號邀請國家安全學院「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研究團隊」撰寫了一組文章,今天推出的是《周邊地區國防和軍隊發展形勢》。
  • 習主席關於國防和軍隊 建設重要地位和作用 的重要論述摘錄
    原標題:習主席關於國防和軍隊 建設重要地位和作用 的重要論述摘錄  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中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服從服務於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
  • 加快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著眼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決心意志。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爭分奪秒的創新工程。
  • ...專家解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國防和軍隊專題展區亮點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堅定步伐——專家解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國防和軍隊專題展區亮點新華社記者樊永強、楊雅雯「遼寧號」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模型,《百萬大裁軍》《九八抗洪》《遠洋護航》《改革強軍》系列珍貴視頻,王建川、李向群、邱光華、王繼才等英雄模範的遺物展品
  • 全面重塑 浴火重生:人民軍隊的改革之路
    此次改革,軍隊對宏觀領導指揮體制、職能配置和制度安排進行了重新設計,作戰指揮和建設管理職能相對分離,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都得到優化,實現了領導管理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的有機統一,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使軍隊指揮體制向聯合作戰方向邁出了關鍵性一大步,實質性突破了制約能打仗、打勝仗的矛盾和障礙,極大提高了軍隊的實戰化水平。
  • 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
    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對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在強軍目標引領下——軍隊代表眼中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新成就新變化
    全軍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從軍隊高級幹部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討班到貫徹落實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研討班,從強軍目標學習教育到「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各級大力加強理論武裝、強化看齊追隨,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凝聚軍心意志、引領建設發展。
  •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
    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於南昌起義,奠基於三灣改編,定型於古田會議,豐富發展於黨領導人民軍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基本內容包括:軍隊必須無條件地置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權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
  • 我國學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整個學制結構要根據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進行調整與改革。2.統一性與多樣性結合學校教育制度的統一性,是指各級各類學校應具有統一的教育目的,形成統一的教育體系,做出統一的發展規劃。學校教育制度的多樣性,是指在整個教育系統中的各級各類學校,具有各種具體的培養目標,多種的辦學形式和各種的領導體制。
  • 2020軍隊文職筆試——法律、國防與軍隊專項解讀
    8月23日,2020年全國軍隊文職筆試考試落下帷幕。針對本次考試中的法律、國防和軍隊部分解讀如下:一、法律部分(1)題量穩定,範圍有變近三年軍隊文職考試中法律題目基本保持在10題左右,但是今年主要考察了法理學、憲法、民法、勞動法、智慧財產權法等內容,對之前考察頻率較高的刑法並未考察。
  • 軍報專版刊登36位高級將領在軍隊改革專題研討班發言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奮鬥   忠實履行軍委辦公廳職責使命   ■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 田義祥   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深刻闡明了改革強軍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 專家解讀: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階段性目標
    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十九大代表、國防大學政委吳傑明就此接受央廣記者專訪,進行了解讀。
  • 改革強軍大勢下軍隊媒體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要堅守軍媒姓黨的政治靈魂,強化姓軍為戰的鮮明特色,鞏固長期積累的綜合優勢,激活改革創新的發展動力。關鍵詞:改革強軍;軍隊媒體;機遇挑戰;創新發展傳承著黨和軍隊新聞事業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始終為黨和軍隊的事業鼓與呼的軍隊媒體,伴隨著國防和軍隊的深化改革,正歷史性地站在體系重塑、破局開新的關鍵節點上。
  • 2020軍隊文職命題方向突出「三史」內容考核?是否會超綱?
    2019年和2020年文職招考,並沒有發布新的考試大綱。按照正常的國家級考試的命題原則,考核內容是大體不變的。那麼,2020軍隊文職考試重點內容有沒有變化?如何體現突出「三史」考核內容?例如在國防和軍隊中,就包含了「軍史」的內容:紅師教育及時捕捉軍隊文職命題的信息,把握命題的方向,並推出了「三史」線上公共科目課程。
  •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司法工作系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司法工作系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構建軍事法實案教學體系    本報訊 傅達林、張力勇報導:7月中旬,一場「軍事審判」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司法工作系軍事司法專業教室激烈進行。
  • 國防大學專家解讀:2020年世界大國國防和軍隊發展形勢
    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把軍事實力作為保障安全、應對風險、謀求主動的重要依託。 圍繞「解讀2020年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形勢」這一主題,國防大學微信公眾號邀請國家安全學院「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研究團隊」撰寫了一組文章,敬請關注。
  • 深化軍隊改革:組織講負責 個人講服從
    原標題:組織講負責 個人講服從   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程中,組織對個人要講負責,個人對組織要講服從。黨叫幹什麼就堅決幹,黨不允許幹什麼就堅決不幹。如果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軍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   最近,一位高級領導幹部在上黨課時說,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程中,組織對個人要講負責,個人對組織要講服從。
  • 水利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到2020年,實現下列目標任務:  (1)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