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理想的兩代人!彭湃孫女彭潔「回家」講述爺爺和父親的故事

2020-12-22 潮商Plus

近日,彭湃烈士的孫女、彭士祿院士的女兒彭潔教授回到汕尾,分享了題為《忠於理想的兩代人——講述爺爺彭湃烈士和父親彭士祿院士的故事》的精彩報告,為家鄉的學子講述了一段崢嶸歲月。

「天上地雷公,地下海陸豐」 。上世紀二十年代,革命領袖彭湃在海陸豐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由他領導的革命武裝運動在此揭竿而起,成了中國農民革命的開山之師、正義之師。敢為天下先的「地下海陸豐」從此名揚四海、載入史冊。

位於海豐縣紅宮紅場的彭湃烈士紀念雕像

在報告會上,彭教授深情地講述了爺爺彭湃烈士在母親和革命思想的影響下由地主少爺變成無產者,最後成長為革命先驅的感人故事。

作為家喻戶曉的農民革命運動領袖,彭湃為了改變勞苦大眾的命運而背叛了地主家庭,選擇走上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道路,最後被叛徒告密,被押往刑場的路上被還不忘高呼「共產黨萬歲」,臨刑前還在高唱《國際歌》。在彭湃烈士的感召和影響下,有六位親人投身革命,最後均壯烈犧牲。真可謂「碧血丹心傲蒼穹,滿門忠烈鑄英魂」!

隨後,彭教授繼續生動講述了她的父親彭士祿院士——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鮮為人知的成長故事。

彭士祿院士的成長經歷非常坎坷。父親彭湃英勇犧牲後,年幼的他被國民黨列為「小政治犯」,靠著老百姓的養育和冒死保護,還有民主人士和紅軍的照顧,他一次次從死神手裡逃出。最後,在黨組織的栽培下,他勤奮努力,成長為中國核動力路上的「墾荒牛」。

工作中的彭士祿

在核動力研究的道路上,他不計得失,默默無聞,苦苦求索,為祖國的核潛艇事業和核電站建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說:「我做的工作雖滄海一粟,但就是要為人民做奉獻,默默地、自強不息地去耕耘,開荒,鋪路。」

如今,96歲高齡的彭士祿院士在病床上,帶著氧氣管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核動力事業,他說:「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核事業!」

就在上個月,彭士祿院士剛剛榮獲了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彭教授也親赴頒獎典禮現場代表父親領獎。

資料來源:北京潮訊、共青團中央等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四光之外孫女、蘇步青之孫,他們來淄博做了這件事
    彭湃烈士孫女、彭士祿院士之女彭潔分別來到周村區正陽路小學和張店區重慶路小學,作了題為「忠於理想的兩代人:記彭湃烈士和他的兒子彭士祿院士的故事」報告會。報告會上,彭潔教授從尋求探索救國真理、開展農民運動等方面講述了他的爺爺彭湃烈士為了革命理想毅然與家庭決裂走上革命道路、為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故事。
  • ...年江西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在南昌航空大學成功舉行
    為廣泛宣傳科學家動人事跡,激勵廣大師生和科研工作者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12月8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江西行暨江西省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主場報告會在南昌航空大學舉行。
  • 「萬裡紅道」彭湃故裡崛起「東方紅城」
    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國內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推出具有全國聚合輿論效應的「萬裡紅道——廣東紅色印記調研行」系列報導,圍繞「東縱抗戰路」、「粵北長徵路」、「南粵星火路」等主題,全方位、深層次剖析廣東省各地市在紅色旅遊發展中的有益嘗試及探索。本欄目得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大力支持,聚焦紅色旅遊發展,為讀者講述廣東盪氣迴腸的紅色故事、展望譜寫新時代發展的新篇章。
  • 孫女返程爺爺雨中相送不肯離開 這讓人想起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
    孫女返程爺爺雨中相送不肯離開 這讓人想起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時間:2020-10-06 23: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女返程爺爺雨中相送不肯離開 這讓人想起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 真的是缺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比較容易火,最近一段老人打傘送子孫女回家的視頻在網上火了
  • 用彝族流行音樂講述父親的故事
    原標題:用彝族流行音樂講述父親的故事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⑩】   這首歌講的是一個彝族男性的成長故事
  • 寶寶出生後回家,爺爺盯著孫女看了1小時,畫面太美媽媽不忍破壞
    導讀:寶寶出生後回家,爺爺盯著孫女看了1小時,畫面太美媽媽不忍破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回家,爺爺盯著孫女看了1小時,畫面太美媽媽不忍破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風清正 幸福傳城 | 來聽聽2020「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的故事
    活動邀請毛澤東侄外孫曹耘山、李堅真孫女巢穗、鍾南山之子鍾惟德等嘉賓傾情分享家風故事。此前獲評2020年度「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稱號的13戶廣州家庭代表也齊聚一堂,共同推動「廣州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自2020年6月啟動以來,「幸福小康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故事演說比賽發動全市逾千人參與,活動現場還特別舉行了演說比賽青少年組及成人組頒獎儀式。
  • 彭湃: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彭湃曾回憶說。  彭湃顯然不耽於家族的蔭庇,他曾經這樣描繪他的故鄉海豐縣,「辛亥以前,海豐的農民一直是隸屬於滿清的皇帝,官僚,紳士和田主這班壓迫階級底下,農民怕地主紳士和官府好像老鼠怕貓的樣子,終日在地主的鬥蓋,紳士的扇頭和官府的鎖鏈中呻吟過活。」  彭湃在同輩兄弟中排行第四,所以在家中他習慣性地被稱為「四哥」。自幼聰明伶俐的彭湃在同輩中最得祖父彭藩疼愛。
  • 爺爺捧著戰疫孫女的笑臉照哭了
    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劉赫,如今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婦科一名護士。今年的元宵節,孝順的劉赫本來該在那天回家陪爺爺奶奶一起過節。就在老兩口精心準備了一桌子菜時,孫女的電話打了進來:今天我在單位加班,不能回家過節啦!老人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一個「小謊言」。打電話時,劉赫已經打點好行裝,加入到逆行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伍中。
  • 周冬雨爺爺:重男輕女兒子卻英年早逝,孫女周冬雨願為他養老送終
    身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她本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她的出生卻讓爺爺眉頭一皺,只因她是個女孩。周爺爺是一位十分傳統的老人,難免有些重男輕女,兒媳沒有一胎得子,他心裡難免有些失望。好在他雖然看中孫子,但也不是苛責孫女的人。當時他們祖孫三代還住在一起,兒子和兒媳要去上班,他和老伴就照顧起孫女,也算用心。
  • 30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湃》7日晚在央視首播
    據了解,彭湃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本身家庭富裕,但為追求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他矢志不渝投身革命事業,最後在上海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 4歲孫女總喊手疼,爺爺只當孩子嬌氣,到了醫院讓爺爺悔恨不已
    4歲孫女總喊手疼,爺爺只當孩子嬌氣,到了醫院讓爺爺悔恨不已小雲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小雲從未見過自己的奶奶,她從小就是和爺爺一起長大的最近一段時間小雲三天兩頭的就要和爺爺說自己手疼。爺爺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平時小雲哪裡有病痛也會告訴他。如果是肚子疼的話爺爺會重視一些,但是手腳這種地方不舒服一般都是小孩子們打鬧摔出來的,過幾天就好了。
  • 爺爺怕小孫女曬黑,拿著敞篷傘跟隨孫女腳步獲高贊:果然是隔輩親
    ,那樣的溫柔是無人可比的,如果說爺爺是這個家庭的一家之主,那麼做孫子就可以公然挑釁一家之主的底線和權威,讓這個一家之主毫無脾氣。最近微博上有這樣一條視頻,爺爺對小孫女的耐心,讓眾多網友驚呼不已,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炎熱的夏天,外面太陽高照,小孫女穿著美麗的裙子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耍,這位神仙爺爺害怕自己的小孫女被太陽曬黑,舉著一把水果攤遮陽的大傘,默默的小孫女的後面還不停地,關心自己的小孫女,整個態度語氣都顯得極為溫柔。
  • 爺爺打工,月月打錢,孫女高考走出考場,才知打錢的早已不是爺爺
    對於很多人來說,最親的人可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但對於小月而言最親的人卻是爺爺奶奶。小月的父母對小月來說大概就只是傳說一樣人物,聽村裡的人說,小月的母親當初和爸爸一起來了之後受不了這種窮困的生活,於是在生下小月跑了。而小月的父親去外面打工後就在也沒有再回來。小月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
  • 爺爺和孫女玩耍,淡定被打扮成美杜莎,網友:最幸福的模樣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老人都會和自己家孩子出現隔代親,兩個人之間雖然隔了一代,但一點都不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多老人甚至會對孩子非常的寵溺,將所有的寵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 「超努力爺爺奶奶」火了,為孫女提前自學功課,比考研還認真
    更何況兩代人之間有代溝,育兒觀念不同,請父母幫忙帶孩子,一家人就很容易起衝突。因此,大多數年輕的爸爸媽媽一想到「隔代育兒」,就覺得「累感不愛」、頭皮發麻,以至於能自己帶,儘量不麻煩老人帶。可最近走紅的這對爺爺奶奶,卻顛覆了大家對於「隔代育兒」的認知。
  • 馬連良孫女馬季彤:爺爺是愛戲如命的「戲痴」
    一早,馬連良先生的孫女馬季彤便來到展廳,仔細端詳著爺爺演出時的每一張劇照、每一件戲服。回憶起兒時與爺爺相處的時光,馬季彤說,在她眼中,爺爺是一位愛戲如命的「戲痴」。  【同期】馬連良孫女 馬季彤  從我小的時候對我爺爺的印象就是他愛戲如命。每次進到後院都是看到爺爺在給徒弟們說戲,每一齣戲、說每一個動作 給他們做演示。
  • 孩子們給爺爺拜年,小孫女的吉祥話讓全場哄堂大笑,爺爺滿臉苦笑
    就像下面這個小孫女給爺爺拜年時的吉祥話,就讓在場的所有長輩們都笑翻了。孫女們給爺爺拜年,說的吉祥話讓全場爆笑!春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兒,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共度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