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寶媽,拼三胎的背後:為了要一個男孩
說真的,今天在網上看到這則內容的時候,我還是蠻震驚的。
一個寶媽,在網絡上含淚哭訴自己生二胎時候的心酸經歷,寫得聲情並茂。
她跟老公結婚也沒幾年,已經生了兩個孩子,都是女孩。一個三歲,一個17個月。
生二胎的時候,她們就過得很艱難。
那時候,她孩子生下沒多久,大寶才兩歲多一點,身邊沒有老人照顧,所以兩歲多的女兒,只好帶到醫院。
生完孩子,是女人最虛弱的一段時間,床上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旁邊是只有兩歲的孩子,老公要忙進忙出,辦理手續。
最後,只好把孩子用繩子綁在一旁的椅子上。
只有兩歲的孩子,可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撲閃著大眼睛看著產房裡的所有人。
旁邊別的家屬看著可憐,就拿了一個蘋果給孩子吃。孩子雖然被綁著,卻吃得津津有味。
這一幕,她用相機記錄下來,一直保存在手機裡。
說真的,看到這幕景象的時候,我們這些作為媽媽的,還是很難過的。年輕的打工夫妻,來到外地討生活,身邊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忙,孩子又那麼小,肯定要吃苦。
但這個媽媽,現在又懷了,你想一下,稍微有點理智的人,絕不會幹這種蠢事。兩個女孩,一個三歲多,一個17個月,前面兩個都照顧不過來,哪能生第三個啊?
所以,她聲淚俱下的哭訴,我就同情不起來。
像這樣的家庭,租住在20幾平的小房子,孩子的居住環境已經很差,第三個孩子到來,只會增加負擔,讓家庭更加貧困。
為什麼,這對夫妻,還要拼三胎?
答案就是:想要一個男孩。
想想這一點,就覺得蠻恐怖的。男孩對一個家庭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第三胎不是男孩,那麼是不是還要拼四胎?
當一個女人,把自己淪為生育的工具時,那麼悲劇就開始了。
但往往悲劇的人物,都有悲劇的性格和想法,所以這樣的媽媽,我覺得沒什麼好同情的,只可憐這幾個孩子。
沒節制地生育,是女性的災難
其實,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是好的,但有很多的家庭也不願意再生。主要還是因為,考慮到育兒的成本和精力。
我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兩個孩子也只差兩年。大寶16個月的時候,我懷了二寶,那時候我已經辭職,在家專心帶孩子,另外婆婆也跟我住在一起,所以,相對來說,我還是輕鬆一點,至少飯有人做,衣服有人洗。
但第二個孩子到來,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比較混亂。
特別是兩個孩子一生病,就會互相傳染。我們特別害怕冬天,因為感冒比較多,一個孩子咳嗽,另外一個大概率也會傳染。
我記得有一年,二寶八個月,一直跑醫院,在鎮上掛水四五天,不見好轉,最後只好去市區做治療,二寶整整醫院跑了十多天。後來大寶又開始了。
又接著跑了一禮拜。
這種事,或許只有經歷過的父母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孩子之間歲數相差不多,是很難帶的。不僅要考慮到,有沒有足夠的人手,還要考慮到生病時,會不會傳染。
如果沒有保姆,沒有父母幫襯,孩子只差兩三歲,那麼作為媽媽,這一段日子是非常難熬的。
因為現在帶孩子,不像以前農村,這個可以幫忙看一會兒,那個可以幫忙帶半天。在城市裡,鄰居之間,幾乎是不交流的,誰願意幫你看孩子,你又有什麼理由去麻煩別人?
正因為經過這樣的日子,所以我很明白,孩子帶給我們的不全然是快樂,更多的還有煩惱。如果媽媽的情緒不愉快,那麼孩子也很難快樂成長。
作為女人,或許很難逃過生孩子這件事,但不節制地生,最後吃苦頭的還是女人。當然,有部分女性,你再怎麼苦口婆心跟她講,她都不會覺得有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更適合養育兩到三個孩子呢?
第一: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不管是生孩子還是養孩子,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奶粉要錢,尿不溼要錢,一年到頭的衣物以及教育培訓費用,這些基本的東西,不能少。
像我那時候全職,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家裡全靠老公支撐。雖然他的收入,足夠我們全家人的吃喝,但也時常會感覺經濟緊張。所以,相對的,我基本不在自己身上花錢,護膚品買便宜的,基本不逛商場,五年,沒看過一場正兒八經的電影,更別說旅行。
第二:要有足夠的精力。
前面我提到的三胎媽媽,沒有保姆,沒有大人幫襯,前面兩個女孩都是自己在照顧,第三胎到來,難道就有錢請保姆?有家屬能幫忙?
所以,一般能夠考慮生二胎的家庭,也都是父母幫襯,或者請保姆。
胡亂生一通,最後害得不單單是孩子,也搭上了女人的一輩子。
那位三胎媽媽,最後說:現在,我除了孩子,一無所有。
不知道為什麼,聽起來是有點悲涼。但孩子是你生的,苦也只能自己受。至於,受到哪個程度,那麼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