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有關問題時表示,去年2月,教育部聯合四部門出臺治理整頓校外培訓的文件,從那時開始,分四個階段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綜合治理,共排查了40.1萬所培訓機構,其中27.3萬所培訓機構是有問題的、不合格的,目前已經整治了27萬所,接下來還將比照線下治理的措施,對線上的培訓進行規範,不久還將發布培訓機構規範文件,進行線上線下綜合治理。
為何那麼多培訓機構被教育部門嚴厲整治?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很多培訓機構不合格,比如,無證無照,有安全隱患,等等。有的都沒有像樣的辦學場所,也缺乏有資質和經驗的教師,也能辦培訓機構招生,純粹就是為了渾水摸魚騙錢。但更多的培訓機構被整治,主要是在招生、教學上存在問題,比如有「應試」傾向、超綱教學、變相強制報名,等等,不符合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也違背教育部門推行的素質教育理念。所以,整治培訓機構是有現實必要性的,規範培訓機構也將是大勢所趨。
27萬所培訓機構被整治,雖然並未都被關停,但關停的培訓機構為數不少,剩下的在「白名單」的培訓機構,比過去龐大的總數量少多了,原本熱鬧的培訓機構可謂「涼涼」了。不過我們也要看到,這些年培訓機構蓬勃發展,乃至「野蠻生長」,是與社會有龐大現實需求分不開的。客觀地說,當前的教育尤其是K12階段的教育存在問題,並不都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罪過。而眾多校外培訓機構被整治、關停了,激烈的升學競爭仍然存在,還有很多學有餘力孩子的素質教育需求,依然需要得到必要的滿足。當然,學校教育可以通過改革提高,「接管」很多之前由培訓機構承擔的工作。但很顯然,在培訓機構大幅減少之後,家庭教育需要及時跟上。否則,很多孩子將會「嗷嗷待哺」。
家庭教育方面的普遍需求,首先是對課內知識的輔導提升。家長當然可以輔導孩子功課,但大部分家長沒有足夠精力,也不具備老師的教學能力。畢竟,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很多家長都知道,引進名師的教學內容是個好方法。但很顯然,光購買靜態的教輔資料是不夠的,效果也不夠好。如果能通過網絡教學,或者電子教育產品,引入名校名師教學、題庫等優質資源,可謂一個事半功倍的好辦法。而對於許多孩子感興趣的英語口語、思維訓練、音樂美術,乃至計算機編程等寓教於樂的課外學習、素質教育內容,更是需要獲得優質、可靠的學習資源,才能讓孩子在家中就能如魚得水地快樂學習。
在網絡教育和電子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為孩子配備一臺萌狀元AI學習一體機這樣的教育科技產品,是廣大家庭一個不錯的選擇。萌狀元首先是個開放的在線教育技術平臺,擁有海量優質教育資源,接入了2000+在線教育機構,並且有很多高新「黑科技」和豐富的交互體驗,可以為學習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讓孩子學習到好的內容,並且愛上學習。而特別要說的是,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有顧慮,但萌狀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這些顧慮。比如可以通過家長手機端管控系統遠程操控,進行智能化學習情況分析、應用使用分析等,給孩子關心,讓家長放心,讓普通家庭也能擁有先進、優質的現代家庭教育。